外事警察沈崢嶸嚴把鹿城疫情“輸入關”

“我身體很好,不用戴口罩,也不用隔離。”近日,一位從俄羅斯返溫的外籍人士面對鹿城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工作人員沈崢嶸的防疫勸說時,不以為然。經過耐心勸解,對方才同意居家隔離。沒想到,該名外籍人士竟是全省首位境外輸入性確診患者同機人員。幸虧沈崢嶸工作到位,有效阻斷了疫情傳播的可能。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沈崢嶸作為鹿城出入境負責外國人基層管理的中隊長,一直處於高壓工作狀態。返溫外國人的防疫登記管控、健康碼申請、防疫諮詢……為了嚴把“輸入關”,他力求工作“沒有最細,只有更細”。

外事警察沈崢嶸嚴把鹿城疫情“輸入關”

走訪篩查出全省首例輸入性病例同機人員

2月27日,沈崢嶸在走訪群眾反應的一名俄羅斯籍人員時,發現他剛從莫斯科回來,沒有到派出所進行臨時住宿登記,也不準備隔離,身邊也沒有準備口罩等防範設備。當時,國內還未對所有入境人員實行集中隔離觀察。

“現在處於非常時期,國外返溫人員必須在家隔離14天。”沈崢嶸告知這名外籍人士隔離要求。

“我體質好,不用隔離!”人高馬大的“老外”邊說邊向沈崢嶸展示自己的肌肉。最終,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勸解,沈崢嶸才做通其思想工作,答應在家自我隔離。

2月28日,沈崢嶸再次上門走訪,並給這位“老外”帶來幾個口罩和消毒液,一再叮囑其一定要在家隔離14天,為了以防萬一,他又聯繫社區派出所,安排社區網格員關注動態,時刻不能鬆懈。

3月1日,浙江省爆發首例確診的境外輸入性病例,該患者系從意大利出發,由莫斯科轉機後於2月27日晚從上海浦東機場入境。鑑於新冠肺炎病例確診,所有同機人員均有被感染可能性,因此需隔離觀察。

後經核查,被勸導的那位俄羅斯籍人士是該確診患者的同機人員。“幸虧平時走訪篩查和管理工作比較到位。”鹿城出入境管理大隊一位負責人表示,經先期勸告,他一直在家隔離,無他人接觸史。此後,該外籍人員被送往酒店進行集中隔離觀察。

外事警察沈崢嶸嚴把鹿城疫情“輸入關”

“謝謝你,謝謝中國,謝謝溫州。”近日,一位名為托馬斯的荷蘭籍人士用中文在微信裡向沈崢嶸道謝。

托馬斯於2個月前來溫州做貿易,持商貿簽證,期限為2個月。他原本打算4月初返回荷蘭,不想國外疫情日趨嚴峻。“沈警官,我遇到了一件糟心事,我的簽證馬上到期了,但荷蘭的疫情很嚴重,現在乘坐飛機非常危險,我不想違規不想被罰款,更不想坐飛機,能不能幫幫我?”在微信中,托馬斯向沈崢嶸求助。

“沒關係,鑑於疫情影響,所有滯留在中國的外國人的簽證時間已經自動延期2個月,你可以放心的呆在中國。”沈崢嶸將這個非常人性化而又貼心的好消息告訴托馬斯時,對方連連道謝。

話說回來,托馬斯是如何與沈崢嶸“接上頭”的呢?原來,為了更好地對轄區外國人進行動態管理和服務,沈崢嶸摸索出一套創新的管理模式。

“由於近期復工復產,我將轄區內所有涉及外國人的用工企業負責人都拉進了一個微信群,有針對性地做好涉外防疫宣傳工作,互通信息,做好服務。有了這一渠道,外籍人員也可以隨時向我諮詢新冠肺炎期間出入境以及隔離、預防相關事宜。”沈崢嶸介紹說,疫情發生以來,他通過微信提供諮詢60餘次,幫助外籍人士解決困難20餘起。

外事警察沈崢嶸嚴把鹿城疫情“輸入關”

“私人熱線”24小時接受境外人員諮詢

沈崢嶸從警以來,25年如一日,始終兢兢業業,履職盡責。2015年調入鹿城出入境大隊以後,他把不管提升服務水平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為境外人員解決困難、提供諮詢,他主動把單位諮詢電話轉接至自己的手機,24小時接受境外人員諮詢。沈崢嶸說,在這一非常時期,境外人員打進“熱線”一定有非常緊急的事情,所以儘可能方便大家,“自己損失一點休息的時間無所謂”。

鹿城出入境管理大隊一位負責人說,因為有一群像沈崢嶸這樣拼的“小夥伴”,該大隊自2014年至今已經連續6年獲得“群眾滿意審批窗口”的榮譽稱號。

為了更好地實施浙江省12條移民與出入境新政精神,該大隊在受理大廳設立12條“新政”綠色通道,配備專員為外籍人才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與此同時,為加強疫情防控,該大隊開通24小時雙語服務綜合熱線,為外籍人士瞭解證件辦理政策和相關國家(地區)入境管制措施提供線上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