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最近,我被一部日劇輕鬆圈粉。

《風平浪靜的閒暇》(又名《凪的新生活》)開播第一天豆瓣評分9.4,可見這部劇的火熱程度。

劇情簡單清新,劇中的女主角凪是一個28歲的女孩,有著穩定的工作、固定的戀人,但卻時時處處看氣氛,是討好型人格的典型代表:

為了跟女同事打成一片,她不斷迎合,幫同事背鍋、做很多額外的工作;

天生自來卷的她,為了跟愛人結婚,早日結束她貧苦無依的生活,每天都要提前一小時起來將頭髮拉直,打扮成男友喜歡的風格,無條件滿足男友的所有要求;

為了哄媽媽開心,從小就討厭玉米的她每次都要裝作特別喜歡的樣子將玉米吃完,每次都很大方地將本來就不多的存款毫不猶豫的打給家裡…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然而,大家是怎麼對待她的:

她在幫同事做那些繁重的工作,同事們卻在背後議論她無趣、沒主見,揹著她偷偷聚會唯獨不叫她;

認認真真對待男友,每天給他做飯,卻被男友在背後嘲笑為窮酸,和她在一起只是因為那方面合適;

只要不滿足媽媽一件事,便會被媽媽鬧上一通,被媽媽戳中心底最脆弱的部分,陷入極度自卑中。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所以,善良的、一味順從的小凪因為“過度呼吸症”而暈了過去,讓她傷心的是,在她住院的那幾天,竟然沒有任何人來看過生病的她。

這也是她決定重置人生的導火線。

凪決定不再像以前一樣活得沒有自我,帶著一床被子和幾件簡單的衣服,來到鄉下的老公寓生活。在這段閒暇時光裡,真正實現了自我成長。

正確認識愛情,在感情的挫折中實現自我成長

愛情是甜蜜的。凪因為第一段失敗的感情而沮喪,但新的情感也在悄悄萌芽。

隔壁溫柔的DJ帥哥阿昆走進了小凪的心,她很快就墜入愛河不能自拔,正如當初愛上前男友我聞慎二一樣。

阿昆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對待小凪也是周到體貼,跟她一起玩遊戲、野餐,認同小凪的生活方式,要知道,被認同、被關注,對於一個想要重置人生的普通女孩來說,有多麼重要。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小凪沉浸在愛情中,卻突然發現阿昆有很多女朋友,在這關鍵的時刻,雖然她心裡也有過掙扎,但她毅然選擇離開。

看到小凪果決的行動,我才打消棄劇的念頭。因為小凪沒腦子的第二段戀情,和第一段戀情出奇地相似,如果作為當局者,走出來確實很難,但作為吃瓜群眾,我們希望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小凪。

放棄不靠譜的愛情,這是小凪向成長邁出了第一步。她不再盲目戀愛,而是認清愛情的本質是成就更好的自己,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愛情,就必須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樣的愛該放手。

儘管隨著劇情的發展前男友我聞發現自己真正愛上了小凪而默默關心幫助她,阿昆漸漸意識到愛是唯一的,想要給小凪更好的生活,但他們的愛都被理性的小凪拒絕了,因為小凪發現,以前關於愛情的做法實在太過荒誕,兩個想法不同步的人,終究難在一起生活。

我們不難發現,逃離生活正常軌道的小凪經歷的愛情跟之前完全不同,她已經不再是被動者,但她卻沒有輕易的墜入愛河,而是選擇獨立堅強,這正是她一個夏天的閒暇時光所悟到的道理:人啊,你需要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給的。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我們也通過此劇,看到了一個從不懂愛到愛有方向的姑娘的蛻變。

不再“看氣氛”,在大膽“說不”中實現性格轉變

你是否在單位唯領導是從,無論領導說得正確與否都絕對順從、肯定其想法?

面對同事們的閒言碎語、歪曲八卦,你是否隨聲迎合,不發表自己的意見?

你,跟曾經的小凪一樣,太注重“氣氛”了,但當你想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不看“氣氛”時,周圍的人就會認為你“沒眼力見兒”,將你打回原形,在工作中,你永遠戴著面具,只有回家才能得到片刻的放鬆。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劇中的小凪曾經就是這樣,但在來到鄉下之後,她開始改變:

上街買菜發現價錢不對,她第一感覺是“算了”,猶豫再三後決定跟收銀員說清楚,沒想到還獲得了一袋蘑菇的獎勵;

她唯一的朋友坂本誤入傳銷組織工作,她冒著友盡的風險將她從眾目睽睽的禮堂中拉出來,不僅讓她們之間的革命友誼更深厚了,還救了坂本;

面對前男友的無理取鬧,她不再妥協,而是開始懂得拒絕。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這也是看這部劇心裡特別爽的原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很難時刻都成為真正的自己,但是劇中人的改變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如果你想改變,不再跟生活妥協,還是有出路的,因為你的人生還長,有無限可能。

具備同理心,感同身受地理解和關懷身邊人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朋友在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你作為唯一的傾聽者,是隻說“是啊,你真的太可憐了”,還是說“親愛的,你經歷的這些我也遭遇過,實在太能理解你的感受”,更好一些呢?

顯然是後者,而曾經的小凪,從來沒有用心去理解任何人的悲喜,只是隨便迎合,這也是她沒有朋友的真正原因。不具備同理心,當然跟最親的人不會有更好的溝通效果。

當小凪發現自己無法插入到人們的話題中而陷入苦悶時,是打工酒吧的老闆點破了她自身的問題:你從沒有用心去了解別人。所以,小凪在慢慢地感受他人悲喜的時候,漸漸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感,即便他是陌生人,是不相干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和我們每個人在發生關聯,在逐漸理解他人的基礎上,她也收穫了更多愛和包容。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因為同病相憐,所以感同身受。我們常說真心才能換真心,誰都喜歡和自己情感經歷相似的人聊天,更容易產生共鳴,更重要的是,訴說人和傾聽者都能獲得釋放,感受到理解和關懷。

所以,無論談戀愛還是交朋友,請用心去理解對方,這是交往的基礎和前提。畢竟,誰都不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明確未來目標,終於找到心之所向

小凪剛來到鄉下的時候,曾興奮不已地去圖書館看書,其中一本書上說,如果想要獲得成長,先要將自己想做的事一件一件列在本子上,再一點一點實現目標。但當她拿起筆時,卻發現自己一件想做的事都沒有。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跟別人談天說地有鴻鵠之志,但落實到行動上,卻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也做不成,最後只能將人生過得越來越平庸。

這樣平庸的小凪很是鬱悶,但在與鄰居們的接觸中,她慢慢發現了想做的事:

鄰居小麗的媽媽帶著她一起去郊遊,鼓勵她獨立開車一段路,小凪便有了想自己開車出門的願望;

看到酒吧裡那些男人們看足球激動的場面,小凪也萌生了想去看一場足球賽的願望;

無所事事的她,在洗衣店老闆的鼓勵下,夢想有一天能夠開一家自己的洗衣店...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想對他人感興趣、想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朋友一起喝酒、與大家分享美食...小凪的願望清單終於不再是空白。這些雖然看似都是很簡單的小事,但對於她來說,都是以前從未想過的,她就是在慢慢理解人、接觸實實在在的生活中一點點實現自我成長。

其實,劇中真正成長的,不只是小凪,還有有些虛榮的我聞慎二,追求浪漫而放棄繼承人身份的浪漫奶奶,曾經虛榮的小麗,愛情不專一的阿昆,東大畢業卻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坂本,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同的成長,每個人都在夏日短暫的閒暇中,找到了自己。

28歲,失戀、失業、沒存款:這樣的人生真的能重置嗎?

知乎上有個問題: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女性是什麼體驗?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回答是:

不靠人。不求人。

像棵大樹,自己是自己的天。

像株野草,挪哪兒都能活。

深以為然。選擇成長與否,遙控器終究在我們自己手裡。

只要我們真的想改變自己,就會發現,跳出舒適區,身邊的一切都變得風情萬種。而選擇風平浪靜,註定失去人生的一萬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