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文 | Dove


《弗蘭肯斯坦》(又名《科學怪人)出版於1818年,距今已經兩百零一年。

《弗蘭肯斯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籤——這本書是得到公認的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女作家。

我並沒有性別歧視。但是在兩百年前的社會背景下,竟然是一位女性作家,以這樣一本不朽的著作,開創了這個有一些“男性向”題材的科幻小說題材,可以說是十分偉大了。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其實我科幻小說接觸的不多。

我閱讀過的科幻小說大致分為三部分——

“現代科幻小說”——大劉,特德·姜,時間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

“黃金期科幻小說”——上世紀後半葉,井噴出現的 “基地系列”,“海伯利安系列”,“地海傳說系列”等等(還有異類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史前版科幻”——儒勒·凡爾納,著名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神秘島》等等,還有威爾斯的《時間機器》。

我一直以為科幻的開端是凡爾納,直到遇到了《弗蘭肯斯坦》,我才查了下凡爾納的著作時間表:

《八十天環遊地球》,1873年;

《海底兩萬裡》,1869年;

還有威爾斯的《時間機器》——出版於1895年。

而這本《弗蘭肯斯坦》,出版於1818年。

這就是這本《弗蘭肯斯坦》的沉甸甸的重量。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弗蘭肯斯坦》的作者是瑪麗·雪萊。

雪萊,很熟悉的名字。

你肯定聯想起了那位著名的 “雪萊”。沒錯,瑪麗·雪萊就是那位著名詩人珀西·比希·雪萊的妻子。

但是這本《弗蘭肯斯坦》,既不美麗也不詩意。它除了 “科幻” 這一標籤外,還有一個 “恐怖” 的標籤。

難以想象這本書出自一位浪漫詩人妻子之手。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這本書之所以說是科幻,正因為它裡面的主人公——弗蘭肯斯坦,就是製造 “人造人” 的始作俑者。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弗蘭肯斯坦從小就是個學霸,熱愛自然科學,而且天賦奇高。

他長大後對科學充滿了抱負,他從人體結構入手,研究生命的死亡問題。

弗蘭肯斯坦通過拼接屍體肢幹,造出了一個八英尺高、巨醜無比的怪物。

重點是,它活了。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弗蘭肯斯坦被他親手製造出的怪物的醜陋面貌給嚇到,拔腿就跑。

怪物也消失不見了。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弗蘭肯斯坦製作出來的這個怪物是英俊的,美麗的,這個故事的發展會不會就不一樣了。

遺憾的是,這就是個看臉的世界。

怪物被它的醜陋面目,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怪物最初是善良的,他為了能融入人類世界,努力學習人類的語言,文字和歷史。

他甚至單純的認為那些善良的人類會因為自己的溫柔和善良而忽視自己丑陋的外表。

可是當他努力地做了所有的事情,結果還是被那些善良的人類打跑。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到最後,在最絕望的時候,他的願望僅僅是能有一個人能不懼怕他,能願意和他交流。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我本應當是你的亞當,可如今,卻更像是你的墮落天使了”

弗蘭肯斯坦周圍的親人,一個接一個遭受到了毒手。

他終於意識到他製造了怎樣的一個怪物。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怪物仍然不罷休,依舊跟隨著創造了它的弗蘭肯斯坦,直至成為他無處不在的夢魘。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這本書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掉的副標題——當代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何人?希臘神話中的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盜火者,為人類送去了光明和希望。

但是他違背了宙斯的意願,被縛在一個陡峭的懸崖上,日復一日被鷲鷹每天去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

可以說普羅米修斯犧牲了自己,未全人類帶來了福祉。

這本書副標題——當代普羅米修斯。他指代這位科學家嗎?但是他造出了這樣一個帶來了悲劇的怪物。

指代這個被造出來的 “怪物”?更不可能。

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或許我們想多了,作者的意圖也許就是這麼簡單。


Dove,老去的80後,冒牌文藝中年。公眾號ID:Dove_booklist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2019讀#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