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求救”獲華春瑩聲援後,美國出現不同聲音,特朗普陷入兩難

我們知道,自從美國在去年5月份將華為納入到實體清單之後,對華為在芯片領域的打壓就一直沒有停過,例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禁止美國的芯片企業向華為出售產品,這是建立在認為華為不具備自主研發,市場上也不具備替代品的前提下,然而華為突然公開自主芯片,立刻讓禁令出現了鬆綁。

既然華為做到芯片的自主研發,那麼美國又開始從芯片研發的源頭做足文章,例如禁止美國芯片設計軟件企業出售產品給華為,當時ARM也曾經暫停過一段時間與華為的合作,所以華為還表示之前已經得到了ARM V8架構的永久授權,直到後來華為研發的5納米芯片成功流片,說明這些方法也失效。

因此在芯片上,焦點就集中到芯片的製造,所以美國開始將“美國技術最低含量”從25%降低到10%,然而即便如此,受到影響的只是臺積電14納米工藝,更先進的工藝不受到影響,而14納米工藝,我國的中芯國際已經實現量產,而且華為也開始將14納米訂單轉移到中芯國際。

徐直軍、華春瑩、倪光南發聲

至此便出現了美國商務部正在起草新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一事,如果實施,那麼臺積電或將無法再為華為代工芯片,因此華為在發佈2019年財報時,徐直軍就表示:為什麼不能基於同樣的網絡安全原因,禁止美國公司的5G芯片及含有5G芯片的基站和智能手機、各種智能終端在中國使用呢?

之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表示:華為公司的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先生的反問非常有力和有道理。中國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理。

很快倪光南院士也發聲:若美國對華為的極限施壓落地,中國將不得不採取對等反制措施。其中就提到了高通和蘋果。

美國出現不同聲音

而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國家外貿委員會、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以及其他六個組織聯合致信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信中指出,這些變化(美國新規)可能會對半導體行業、其全球供應鏈以及更廣泛的技術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其實SEMI總裁近日已經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這一變化(新規)將損害美國芯片製造設備出口。

而今年年初的時候,美國國防部也表示過擔心,限制華為將會降低美國高科技企業在全球的領先性。

很顯然,無論是美國相關的行業協會、組織,還是行業內的企業以及國外行業內企業,都不贊成限制華為,而且之前美國國防部的擔心也正在成為現實。

高通開始實力下滑

在實體清單之前,美國高通的手機SOC芯片一直是智能手機界的標杆,曾一度讓對手聯發科暫時放棄旗艦芯片的研發,然而高通最新發布的驍龍765系列,根據行業的測試軟件,例如安兔兔、Geekbench等評測結果,其與華為麒麟和聯發科天璣都存在著較大的性能差異。

其實在去年6月份,華為發佈的麒麟810就一直壓制高通驍龍730G,而現在已經上市的麒麟820,則同樣壓制驍龍765G,聯發科天璣1000L同樣在性能上領先驍龍765G不少。

不僅如此,以前一直可以做到將基帶集成到SOC的高通,新發布的驍龍865旗艦芯片,依然沒有做到集成。旗艦芯片在集成度上不及對手,中高端芯片在性能上不及對手,顯然高通的實力在與友商的對比中已經開始下降。

根據爆料,華為還將有一款麒麟985芯片上市,如此一來,高通就出現了空檔,根本沒有與之對應的產品競爭,這讓高通在實力面前的對比更加尷尬。

而根據倪光南的表示,如果高通被禁,那麼極有可能,高通不得不退出5G通信市場。

特朗普陷入兩難

所以我們看到,特朗普其實已經陷入兩難境地,制裁華為的影響是一連串的,美國自己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甚至“傷敵800自損1000”,尤其是在5G方面,中國無疑將會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5G建設速度也全球領先,而美國在5G方面比較突出的,只有高通和英特爾。

因此若失去中國5G市場,美國的5G技術在本就弱勢的情況下,將更加雪上加霜,而中國在5G上的領先優勢將繼續擴大,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華為“求救”獲華春瑩聲援後,美國出現不同聲音,特朗普陷入兩難


華為“求救”獲華春瑩聲援後,美國出現不同聲音,特朗普陷入兩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