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翼骑兵:唐代具装骑兵的产生

《白蛇缘起》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更是一部不仅仅给小孩子看得动画片。虽然是一部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但在片头便确立了故事发生在晚唐时代的背景,对于一部动画来说是需要勇气的。如果要求一部动画片能完全的尊重历史原貌进行创作无疑是过于苛刻,但身为土生土长在中国传统土壤里的民间传说为什么会出现欧洲的翼骑兵呢?难道是大唐的骑兵打不过背后有翅膀的翼骑兵?

翼骑兵也称骠骑兵,以背后华丽的双翼造型为最显眼的标志,据说在冲锋时双翼也会随之发出尖锐的声响,如果组织大规模的军团出击,其摄人心魄的气势可想而知。翼骑兵是出现欧洲中世纪的重装骑兵,以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翼骑兵最为有名。1576年波兰国王斯特凡巴托雷将匈牙利骠骑兵的装备和波兰传统骑兵的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翼骑兵。波兰翼骑兵与西欧重骑兵身披全身板甲不同。波兰翼骑兵的甲胄的胸部由一整块钢板制成,腹部则由数块钢板联接而成,俗称“龙虾甲”,这种铠甲更为灵活,但也形成了防御的不足。并且放弃了盾牌,使用一次性的空心骑枪,这些特点都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波兰翼骑兵因为更为注重作战的机动性,也被称为“重装化的轻骑兵。”

大唐的翼骑兵:唐代具装骑兵的产生

翼骑兵最具标志性的就是骑手背后佩戴的翼饰,但通过现代人的实验证明,这些外表华丽的装饰在骑兵发出冲锋时会产生巨大的阻力,使骑手伴随着从马下摔下的风险,并且在奔跑中也无传说中会发出骇人的响声的现象,至此,不得不怀疑骑兵身上华丽的双翼仅仅是带有荣耀感的装饰,而在实际作战中不会出现。但在影片中的高潮段落,翼骑兵依然佩戴双翼冲锋,也不难猜出他们被团灭悲惨的结局,如同它在真实历史中的结局一般。

我国自汉朝便出现标准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但受限当时的冶铁技术的不足和马鞍、马镫关键装备的尚未出现,并没有出现全身披甲的重甲骑兵。西晋末年,中国就出现全身马铠。而北朝的建立,将传统的骑兵与中亚地区骑兵相结合,再加上北方优质的马匹资源和生产甲具技术发达,使北方游牧民族的科技值瞬间加满,再结合擅长骑射的天赋,甲骑具装一跃成为军队的核心力量,主要用于君王近卫、部队殿后和冲锋突击的作战。在东魏和西魏的邙山大战中,高欢与宇文泰双方分别投入重装骑兵对敌方军阵发动冲锋,起到战役胜利的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具装骑兵在南北朝时期迅猛地发展,才使得继承者隋朝与唐朝在重骑兵方面迎来第一个高峰。

大唐的翼骑兵:唐代具装骑兵的产生

北魏时期的具装骑兵

相比北朝,甚至是隋朝的具装骑兵,唐代的骑兵编缀金属札甲甲片的甲裙要更大。这种甲裙一直延伸至脚踝,可以更好地全方位地保护战士的腿部。在开元年间,又在铠甲腹部加装圆形加强板甲。唐朝札甲的护颈不同于北朝时竖起的盆领,使用能够贴紧颈部,更为灵活自如的软甲。这种新式札甲胸前、背后有圆形或椭圆形铜制或铁质板甲,可能就是影视剧中经常见到的护心镜。如同欧洲的重骑兵一样,繁重的战甲大大加重战马的负担,使其失去机动能力,只适用于正面战场的战术决战。

在唐朝建立前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手中掌握着当时无人能敌的玄甲军。李渊家族原属于北朝贵族,先天具备重视骑射和骑兵作战的传统。并且李渊经营山西地区,向北依靠突厥,可以获得优质的战马和骑手。

这种具装骑兵通常用于对敌军统帅、薄弱环节处发动突袭,使局部溃散演变为整体溃散,这一点不仅在邙山之战,在唐的统一战争也尤为明显。但这种对敌人大军发出强而有力的进攻,也十分依赖率队武将的勇武。传统评书《隋唐演义》中秦琼、程咬金等人物,在历史中多次亲率黑衣玄甲军突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就连李世民也常常身先士卒,孤军深入,可见北朝贵族尚武的精神。正因如此,唐军靠着在当时任何诸侯、军阀都无法组建的精锐部队和武将奋勇作战,在短短几年内结束了乱世。

大唐的翼骑兵:唐代具装骑兵的产生

这种重骑兵在唐军中属于主要力量

在唐代建立以后,随着对外战争的增加,这种风光百年的甲骑具装的重骑兵发展出现瓶颈。在唐—突厥战争中就意识到具装骑兵与突厥人披铠甲、去掉具装的中型骑兵在机动性能上的差距。并且随着车弩出现和新型弓弩杀伤力的加强,具装骑兵在冲锋时也会有被射杀危险,其在攻击性和防御性上的优势消失,逐渐被中型骑兵代替。

然而重装骑兵并没有退出舞台,在宋朝与西夏、金等政权作战中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尤其是《岳飞传》中有名的“拐子马”,就是金朝的重装骑兵。金军作战时利用轻骑兵或中型骑兵迂回骑射扰乱宋军,待阵脚已乱,再发动重甲骑兵的发出猛烈攻击。如此轻重骑兵配合战术,再加上金军坚定的作战意志,对当时军队已经腐败的宋军完全无解,单凭借冲锋时无人可挡的气势就可以让敌军自乱阵脚,一度成为宋军战士心中的恐怖阴影,直到“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岳家军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