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在梦里有想见的人么?”

“卢武铉总统”


“虽然几次在梦里相遇,但是因为无法交流,觉得很遗憾,可就算是那样的梦,也想再做一次” ——文在寅


“和他在一起经历的所有事情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快乐,是我的荣幸” ——卢武铉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成年人的心,大多数时候坚硬如铁,偶尔也得见柔软。


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被文在寅和卢武铉两个钢铁直男之间的深厚情谊所感动,自顾自在办公室里落下泪来。


连夜读完《命运:文在寅自传》,对于这两位的神仙友谊,我只想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


为君入仕途,为君出谋略,为君证清白,余生承君志,万死不足惜。


人活一世,短短一生,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1

张紫妍、胜利丑闻

牵出青瓦台背后的恩怨情仇


2019年3月18日,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下令彻查尘封10年之久的“张紫妍”事件,这让许多连日来关注Bigbang成员胜利涉嫌性招待丑闻的网友们大呼“振奋人心”。


而随着张紫妍和李胜利事件背后牵扯出的政界、新闻界、商界、娱乐圈众多大佬,关于青瓦台和韩国大财阀家族的之间的权谋斗争和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也逐渐浮出水面。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对于熟悉韩国近代史的看客来说,文在寅总统此次重启“张紫妍”事件的调查,在明知背后牵扯复杂的前提下,依旧决心下令彻查,原因大概并不像官方说的那么简单。


更直接的说法是,文在寅缜密布局十年,期间忍辱负重,为的就是一朝能够找到一个切口,对韩国的财阀势力进行集中清算,而他之所以必须要这么做,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迎合民意,重树社会正义和青瓦台权威。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昔日挚友卢武铉总统的遗志——改变韩国当前大财阀专权的现状,对韩国的社会体制进行一次彻底的肃清和改革。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2

从被弹劾到含恨自杀

文在寅始终是卢武铉的辩护人


2003年,卢武铉当选为韩国第16届总统。


在好友文在寅眼里,卢武铉是他“人生中的光”,是他穷尽一生要守护的人,同时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范本。


那么卢武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个人魅力,才能让文在寅这样的强人甘愿一直在他身边支持他,为他出谋划策。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事实上,和文在寅一样,卢武铉也出身贫寒,同样学习优异,四年之内就通过了在韩国难度系数极高的司法考试,当过法官,后来自己出去开了律师事务所,一直致力于社会人权保护事业。


但是卢武铉又和文在寅不一样,从《命运》一书中我发现了一个事情:卢武铉相对于文在寅来说是非常外放的性格,亲民,理想主义,反对大财阀专权,宁折不弯。同时他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仕途野心和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变整个韩国社会的宏大抱负。


相比之下,文在寅从一开始就对仕途没有什么野心,他后来之所以进入青瓦台担任要职,还是因为一句话——


“我怕总统一个人会孤独“。


后来卢武铉被朴槿惠弹劾,监禁于青瓦台,当时文在寅正在国外旅游度假,听闻此事即刻回国组建调查团队,最后因为有了文在寅的辩护,卢武铉得以复职,转危为安。


2009年,卢武铉期满卸任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


李明博和朴槿惠一样,都和以乐天和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大财阀家族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由于卢武铉在任期间韩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关系上也有一些大的突破,即使已经不是总统,他依然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威望和支持率,再加上卢武铉一直都坚定地想要肃清财阀,而在此之前卢武铉和文在寅又联手收拾了大独裁者朴正熙(朴槿惠的父亲),新仇旧恨之下,李明博开始全面清算卢武铉,结果因为卢武铉一生清白,怎么也查不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然而自己没问题,不代表身边的人没有问题,后来调查组终于查到了卢武铉夫人为了还清家庭债务而收下了一笔贿赂。此事曝光之后,韩国民众和媒体开始大肆声讨卢武铉。


最终,卢武铉在极大的舆论压力下纵身跳下猫头鹰岩,结束了自己写满遗憾的一生。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3

200多页罪状清算李明博

文在寅对财阀宣战


卢武铉死后,文在寅决定继承他的遗志,用余生去完成那未竞的事业。


于是这个本来没有什么政治野心的书生终于走进了青瓦台的角斗场,虽然在第18届总统选举中输给了朴槿惠,但是文在寅并没有放弃再次竞选。


2017年,文在寅当选为大韩民国第19届总统,之后不久便以200多页的罪状清算了李明博。


而此次对于胜利事件和张紫妍事件的深入调查,恐怕只是文在寅对韩国大财阀宣战的一个开始。


也就是说: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场。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4

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在韩国,有一个魔咒:历届总统,无一善终。相比较被暗杀,锒铛入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然而世间万事,总归逃不出因果二字。


韩国总统出事,大多与财阀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财阀势力一日不肃清,韩国社会就一日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而表面看上去姹紫千红,光鲜亮丽的娱乐圈,只不过是这团乌烟瘴气中最恶臭的一角。


有人说:文在寅是从地狱来的复仇者,根本就没想活着回去。


从他亲自宣布卢武铉死讯的那一刻起,仇恨的种子就已经在这个原本毫无政治野心的文质书生心里深根发芽。从他决定正面向韩国财阀宣战的那一刻起,他也一定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但是我认为文在寅必须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复仇,至少不仅仅是为了复仇,因为他们都是曾经为了维护人权和民众尊严四处奔走的律师,对他和已经死去的卢武铉来说,只有真正改变了韩国黑暗的现实,才算是实现了最大的理想。


与其说是复仇,不如说是殉道。


何为殉道?


只要最后是人民得利,在黑夜中飘荡已久的冤魂得以安息,那么斗士就可以付出任何代价,乃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卢武铉曾自称“江水”,而文在寅在《命运》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一次相遇都是一种缘分,如同江水,奔流入海。


卢武铉终其一生都在和大财阀作斗争,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韩国走向那“人真正活着的世界”,而当时作为总统秘书室长的文在寅,则一直以总统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文在寅这样写道:一切都是命运,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士为知己者死!文在寅与卢武铉: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他们相遇于微时,在追求理想路上中相互引为知音,又在充斥着权谋算计的青瓦台相互扶持,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在流向大海的途中遇到了另一条清澈的小溪,碰巧这两条小溪还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奔向大海。


你看,这多难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