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用十年生命,換你想要的生活

小時候看童話故事,總會看到一些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內容大概都是跟魔鬼做了交換,比如用好聽的聲音、美麗的外表,或是用靈魂和生命,最終的結局也大多未得善果。

可如果我現在問你,如果用十年生命,換你想要的生活,你會換麼?

如果是12年前,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換!

因為那時候,爺爺奶奶還健在,想起最後一次放暑假回家,我還拉著奶奶的手跟她說,等以後我上班掙錢了,我要花錢僱兩個保姆,給他倆一人配一個。可奶奶沒有等到我高考,爺爺也沒有等到我成家立業站穩腳跟。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永遠都無法釋懷的傷痛。

因為那時候,爸媽還在為了讓我在北京有更好的生活而奮力打拼,媽媽長年累月的出差,經常我跟爸爸晚上回家打開冰箱,就看到媽媽出差前準備好的一冰箱包子;爸爸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複習考證到半夜,經常我和媽媽都睡了,他還在小書房裡默默看書。

父母的勞累辛苦我無法替代,那時候很希望自己快點長大,靠自己給父母換一番生活。

可現在,說實話,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見證了親人的生死離別,感悟了生命的難能可貴,我突然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如果可以用十年生命,換你想要的生活

或許我仍舊會換,但前提是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我換來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回頭想想,我們,又何曾不是在用生命換自己想要的生活?

沒日沒夜的拼命打拼為了什麼?仗著年輕的生命和看似健康的身體,過度透支和消耗,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想要的生活麼?

努力、拼搏都沒有錯,人活一世最可怕的就是庸庸碌碌混一輩子,不活出點意義來,就浪費了來這世界一次的機會。

但問題是,

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你是誰?你想成為誰?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你努力、拼搏換來的將會是什麼?

你篤定那就是你想要的麼?

如果回答不了這幾個問題,我想,你還不知道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那與其拼掉了健康、拼掉了生命,不如先想明白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用掉十年生命很容易,以許多人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但問題是哪怕你用掉了十年生命,都不知道自己換來的到底是什麼,豈不是可憐又可悲呢。

如果可以用十年生命,換你想要的生活

列夫·托爾斯泰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寫到這裡,其實只想與各位夥伴共勉,在這個過度焦慮、過度浮躁的社會里,別光忙著低頭跑,至少要先抬頭看看,自己是不是早已經跑錯了賽道。

人生只有單程票,哪怕真想要剪斷一段尾聲,也要清清楚楚的知道,剪掉的一段到底為你換來了哪一程的絢爛繁華。

關於生命的思考,未完待續......

如果可以用十年生命,換你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