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媽蟲”,原本被用來貶低沒把小孩管教好的年輕媽媽,現在也用來諷刺沒有收入,專靠老公養活,在家裡無所事事,只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做為新時代女性,金智英患上了育兒抑鬱症。每天她會變成不同的人,然後完美且惟妙惟肖地模仿那個人。

她會學著媽媽的語氣,關心老公的身體。她會學著社團學姐的口氣,讓老公多關注自己,鼓勵自己。她會學著媽媽的口氣,向公婆抱怨,節日也應該讓金智英回孃家,與家人團聚。

金智英看著還是金智英,但她整個人都變了。

金智英,是韓國作家趙南柱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裡的人物。小說講述了,金智英前半生令人唏噓的故事。金智英通過不斷打破舊觀念,在職場上找到生存的位置,可最後,別人為她貼上“媽蟲”標籤,讓她徹底對自己失去信心。

小說作者趙南柱,曾任韓國多檔時事類的編劇。作者本身也因為育兒,不得不做起了全職主婦,在“媽蟲”事件發生後,作者有感而發,寫下這本書。這本書在韓國銷量高達100萬冊,是少見的現象級暢銷書。熱銷的原因,就是作者塑造的金智英戳中整個東南亞女性的痛。

有讀者坦言說,這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個女性的人生報告書。金智英就是很多女性的縮影,她的故事也是我們真實的生活。

我們以為這個社會,對女性的看法改變很多,可是看完這部小說,便會發現,很多事情還是守著舊習,不曾改變。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01一個女性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長大成人

金智英出生的時代,男女地位看似平等。可實際上,依然是男孩是璋玉,女孩是瓦片

金智英媽媽伺候著家中的婆婆,婆婆卻對她的行為視而不見,每次在外人面前,只說自己是因為有好兒子,才能享福。

弟弟出生後,金智英想嘗一下弟弟的奶粉,卻被奶奶呵斥。因為在她奶奶眼裡,她甚至連阿貓阿狗都不如。

在學校,金智英被男生欺凌,老師說他這樣對你,是因為喜歡你。在校外,金智英被男生尾隨,求救父親時,父親卻說她,不應該對男同學友善,不應該給別人尾隨她的機會。

自己不夠好,是金智英童年經常有的想法。而這想法一旦種下,就變成了暗物質,即使看不見摸不著,卻會影響她的一生。

“要是今天各位去拜訪客戶,但是客戶主管一直······就是······有些身體上的接觸,比如說按你肩膀啦,不經意摸你大腿啦,要是你們遇到這種情形,你們會怎麼做?”

進入職場面試時,她卻被問到與工作無關的問題。因為在公司眼裡,女性是一種麻煩。與其押寶在女性身上,不如直接聘用一個男性。

這些微妙的細節,讓金智英在工作中小心謹慎,甚至懷孕時,也不敢享用公司給的特權。

她生活得小心謹慎,步步不敢放鬆,希望活出自己的樣子,掌控自己的生活。可是有孩子後,她卻被打回原形,成為靠老公養著的全職媽媽。

這個忙裡偷閒的媽媽,因為喝了一杯咖啡,被陌生人貼上了“媽蟲”的標籤。

“媽蟲”這個詞,讓童年隱藏的暗物質甦醒,它們像金智英襲來,徹底壓垮金智英的自尊心。她不明白,她賭上性命把孩子生出來,甚至放棄自己的生活,工作,夢想。為什麼到她卻成為別人口中的一隻蟲。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02偏見,讓女性的“失敗”,在其出生那瞬間就已經註定

值得慶幸的是,金智英童年被忽視的情況,我們很多人沒有經歷過。

但不能否認,現在有很多人甚至女性自己,都會認為沒有男孩,就意味著女性的失敗。

就在前不久,深圳海關查獲了142管孕婦血液樣本。這些血液樣本讓小學生夾帶,想要逃過安檢,拿到香港做檢查。

檢查血液的背後,不難看出,有的家庭對男孩的渴望。因為很多人依然認為,男孩是家庭的希望,男孩有出息,家族才會興旺。

在職場上,同樣也存在“重男輕女”。

書中金智英懷孕時,為什麼不敢享用公司給的福利。正是因為,金智英畢業那年,百大企業女性錄取率只有29.6%。關於同等情況下,面試者資質相同,是錄取男性還是女性的調查問卷,4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會錄取男性,而女性沒有一人回答。

金智英明白,她享受那些形同虛設的待遇,很有可能會造成公司對女性的偏見加深,導致這個公司不再招收女員工。

在偏見的作用下,女性從一開始就不會被公司重視。即便是現在,女性已經在職場上取得很多成績,但一些侷限性還是阻擋到女性的成長。

《82年生的金智英》最後,為金智英診治抑鬱症的醫生,聯想到自己妻子,一個職場女強人,最後卻也只能在家陪孩子寫作業,又想到自己診所的女員工馬上就要離職待產。感嘆到:“下一個人一定要找未婚單身的才行。”

現實就是這樣,不管女性多麼有能力,表現多麼優秀,但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性都將面臨“失敗”。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03偏見,認為女性就是要犧牲小我,成全家庭

紀錄片《生門》導演陳為軍曾說:“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在《生門》中,我們能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同時也能看到女性在生育面前生不由己。她們無法決定孩子的去留,無法決定用哪種方式成產。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讓女生討厭的從來不是生孩子,而是自己的選擇權被剝奪。順產還是剖腹產?生一個還是兩個?有孩子之後家務怎麼安排?是全職帶娃還是繼續工作?

而女性關於生育後的困惑,在男人眼裡,更是不可理解的事情。

男人會輕描淡寫得說:“我覺得你不要只想著自己會失去什麼?要多想你會得到什麼。就算遇到最糟的情況,我會負責養你們,不會讓你辛苦賺錢。”

母親這個身份,看似偉大,可也會淹沒一個人的獨立人格。但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很多時候,女性不得不犧牲自己的事業。但她們偶爾的抱怨,卻換回男人一句話:“我也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助你照顧孩子,你還要我怎樣。”

“能不能不要再說“幫”我了?幫我做家務,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情,你的孩子嗎?”

金智英在書中,對老公說的話。說出了多少女性的心聲。明明是兩個人的事情,男人說得都像是發了善心幫助別人一樣。

成為全職媽媽,成為陌生人口中的“媽蟲”,並非是個人所願,可是在現實面前,她們只能這樣。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04打破偏見,在成為女人前,我們首先應該是一個人

早就1977年,舒婷就在《致橡樹》詩中提到,男女最舒服的狀態,應該是男人是橡樹,女人是木棉,女子不必攀附,不必依靠,各自獨立。

但傳統的力量是強大的,有太多看不見的因素,潛移默化影響著人們,讓真正的女性獨立難以實現。甚至有的女性,對自身權利的追求,也早就消融在社會中。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金智英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偏見,正在侵蝕我們的自尊。

父母給的安全感,會慢慢消失。

社會給的安全感,有時候形同虛設。

老公給的安全感,並不能長久。

女性獨立不是和男人間的戰爭,而是對自己的尊重。唯有我們自己獨立自主,打破偏見,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我們才能享受生活。看見自己生命的獨特性,人才會有活出美好人生的方向。

《82年出生的金智英》這本寫實小說,不僅能為女性帶來啟發,這本書同樣適合男性來看,看完這本書,也許他們會明白,有時候女性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是因為她們怕在結婚和成為媽媽後,妻子和媽媽的身份會淹沒她們的獨立人格。

金智英抑鬱之後,小說也隨之結束,我們沒有看到金智英的未來,但可想而知,在那樣的環境中,想要人生反轉,走向人生巔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金智英的故事,會讓我們及時醒悟,讓我們明白安全感,從來都是自己給的。改變別人不容易,但改變自己不難。從今天起,帶著勇氣和智慧上路。

1.重新排序自己的人生,即使有孩子,也請把自己放在孩子前面。我們只有好好愛自己,為自己活,才能照亮孩子。

2.找到自己的優勢,並持續發揮它。當我們找到來到人間真正的理由,我們就不會被安全感缺乏所侵擾。

3.學會為自己發聲,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我們需要的東西,可以欣賞接受,我們不需要的,要學會拒絕。

別人的愛,別人給的安全感,是陽光,是雨露,能令我們發芽開花,但請記住,真正能讓我們發出芬芳,綻放光芒,還是我們自己這粒種子。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審視我的內心吧,親愛的朋友,你應顫慄,

因為那才是你本來的面目。

“媽蟲”—讓全職媽媽抑鬱的標籤,究竟錯得有多離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