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詩意到了,自然有酒

文|華策諮詢李超

年輕一代:詩意到了,自然有酒

白酒是一個傳統行業,歷來白酒的消費主力一直被默認為年長的消費人群。說起白酒,大多年輕群體存有牴觸心理,原因主要有:白酒給人的感覺不時尚,不適合年輕人;度數高,容易醉;白酒口味太沖,口感不好;勸酒很令人反感;喝白酒的場合有限,太正式。面對年輕群體對白酒存在的這些偏見,是否意味著當代年輕人不會再喝白酒了呢?事實並非如此。

一、借問酒家何處有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古人想喝酒,尋尋覓覓,找個大半天,可能才發現一家酒館,一醉解千愁。現今,人們想喝酒,大街小巷,隨處可尋,想喝一杯酒,猶如家常便飯,不費吹灰之力。超市、菸酒店、餐飲店,甚至巷子深處的小賣部,都清晰可見各式各樣的白酒擺放在貨櫃上。有的年輕人可能會說:我不喝白酒,它再多再常見跟我也沒關係。實則不然,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這句名言的意思是說,河裡的水是不斷流動的,你這次踏進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進河時,又流來新的河水。河水川流不息,一直在變化,這就好比我們個人也是一直在發展變化的,你今天不喝,明天或許就喝了,喝與不喝,白酒就這樣一直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白酒,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相傳中國在夏禹時期就已開始釀酒,據歷史記載,中國人在商朝時代已有飲酒的習慣,並以酒來祭神。商朝距今已有3600多年,悠悠歲月,在漫長的時間長廊中,多少事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化作塵埃,銷聲匿跡,但白酒和酒類文化一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文化暫且不表,部分年輕人會說:社會變了,白酒是老古董了,一點也不時尚,度數還高,口感也不好,不適合我們年輕人。但細細研究,就會發現,白酒產品各式各樣,你說白酒不時尚,江小白“簡單純粹”的生活理念,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傳統美酒也可以走在時尚的前沿。還有說白酒度數高,容易醉,劍南春純享21只有21度、單純高粱酒25度、更低的蓑衣米酒甚至只有9度,低度白酒在市場上也有著巨大的容量。所謂的口感不好,更是多數年輕人對於白酒的一種錯誤認知,導致產生排斥感,但當酒喝得越來越多,就會發現好酒的香氣層次豐富,諸味協調,各有各的美妙。而且如今酒企非常重視白酒消費者的培養,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來吸引年輕消費群,白酒的口感與品質也越來越好,超高的市場能見度以及各式各樣迎合年輕人的產品,年輕一代也許會在某個夜晚有了“把酒問青天”的雅興。

二、勸君更盡一杯酒

說起勸酒,可能很多年輕群體要抱怨:我明明不喝酒,別人一直勸我喝太令人心煩。這就導致了現在年輕人對白酒的牴觸與偏見,不願意接觸白酒,但很多時候,這些只是我們的主觀臆想,實際上在我們遇到的各種喝白酒場合中,不勝酒力,可以少喝幾口;酒精過敏,可以以茶代酒。問題有,相應也會有解決的方法。在不想喝酒的表面下,是不想社交的心,社交障礙是當代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問題。社會在進步,當代年輕人實則也越來越理性,勸酒文化也會趨向於理性,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酒可以喝,也可以不喝,當選擇權在自己的手上,相信白酒一定會更受年輕一代的追捧。

酒以成歡,家庭聚會、好友相見、甚至獨自一人,都可以來一杯白酒作伴,小小的一杯酒,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氣氛。逢年過節,一家人團聚,美食美酒,溫情便在空氣中瀰漫,情感在酒中得到昇華。俗話說得好,酒後吐真言,喝酒之後總是很容易走心,對羞於表達情感的年輕人來說,藉著喝白酒的機會表達一下對家人的思念,何樂而不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三倆好友,聚在一起,總喜歡小酌幾口,酒是催化劑,讓朋友間暢所欲言,三杯白酒下肚,朋友間的關係不自覺拉近,朋友間的感情在白酒中得到提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古人就有獨自飲酒的習慣,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口感與品質兼佳的好酒層出不窮,喝白酒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一個人饞酒了可以喝酒;一個人想家了可以喝酒;一個人無聊了可以喝酒,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一個人也可以喝酒。安靜的自斟自飲,可以讓你的小日子變得很生動,讓美食變得更加美味。從家人到朋友再到自己,喝白酒的場合其實很常見,而不是所謂的“喝白酒的場合有限,太正式”,相信年輕一代最終也會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

三、借酒消愁愁更愁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酒是情緒的催化劑,也是情緒的排洩劑。古往今來,人們就喜歡對酒當歌、寄情於酒,來釋放自己的情感。在《東邪西毒》中,酒的存在,讓醉成為了一種境界,因為“醒”來的人,大多選擇遺忘,把過去化為時間的灰燼。個人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臺詞:“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喝白酒不僅有身體上的溫暖,更得到心靈上的慰藉。電影中,很多關於白酒的對白,記得大意是說遇上一個人,送了一罈酒,叫做醉生夢死酒,無論男女喝了以後,可以忘掉以前做過的任何事。人生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 如果什麼都可以忘掉,以後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那有多開心。酒以忘憂,無論電影還是現實,白酒或許真的可以使人忘卻諸多煩惱。

當代年輕人面臨著來自各方各面的壓力。工作上遭遇挫折,端上一杯白酒,暫時的忘記工作,忘記壓力,不受拘束,放飛自我,釋放出自己所有的苦楚,白酒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排洩途徑;生活上總是不順,端上一杯白酒,借酒消愁,暫時把酒當做傾訴的對象,它無言,也不會插嘴,非常禮貌,全程都會洗耳恭聽你所有的內心感受:失落、孤獨以及委屈,白酒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情感寄託。只要有情,白酒就不會消失,年輕一代也會在某個時候發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感慨。

從古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到現今的“我有故事,你有酒嗎”,白酒在時間的長廊裡一直傳承至今,留下了無數篇家喻戶曉關於酒的詩詞。詩酒自古不分家,同樣對於現在的年輕一代來說:詩意到了,自然有酒,祝你未來的生活,有酒有詩有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