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LPL“烏合之眾”5大特點 它們成為LPL輿論深淵的推手

這是LOL十年之癢系列的第四篇,這次我們聊的是LPL的“烏合之眾”,這算是遊戲電競發展的毒瘤之一。

一百多年前,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寫成了一本名為《烏合之眾》的鉅著。這本鉅著討論的內容是大眾心理學,勒龐在一百年前便深刻闡述了大眾心理的特點。而在一百年之後,大眾群體的表現完美印證了這本鉅著的觀點。雖然如今是網絡時代,但是大眾心理的特點卻更加明顯,這足以成為當代的社會心理學家新的研究方向。筆者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所以此文只集中分析國內頂級電競聯賽LPL中的“烏合之眾”。

這裡的烏合之眾不是指所有LOL玩家,也不是所有LPL觀眾,而是一部分沉入LPL賽事觀看但缺少獨立思考的人群。筆者認為,這部分人至少有5大特點。

分析LPL“烏合之眾”5大特點 它們成為LPL輿論深淵的推手

1,低智化

低智化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這在LPL觀賽群體中比比皆是。這類人在遊戲和電競之外也許有正常的智商,但是當他們成為烏合之眾後,他們便會盲目地追尋觀點。對於LPL圈子中所發生的事,他們缺少判斷能力和反思能力,他們最多成為某一個觀點的搬運工。比如在LPL賽事直播間,某一個選手的奇怪操作可能引發觀賽者群體性嘲諷,然而這群人並不能深入解讀某件事背後的原因,可謂相當的淺薄和愚昧。這些低智化群體也很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變成輿論導向的工具。

分析LPL“烏合之眾”5大特點 它們成為LPL輿論深淵的推手

2,高自信

烏合之眾往往擁有高自信的特點。一方面他們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很容易被外界觀點左右,另一方面他們又是高自信的,對於自己堅持的觀點深信不疑。而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特點,實際上是以烏合之眾群體拿自己的觀點和對立觀點所碰撞的形式出現。群體是有包容性的,烏合之眾處於群體之中後自信心就會被很大提升。烏合之眾高自信的危害是,他們會群體性地做一些過激行為。比如他們會集體語言攻擊某一傢俱樂部的官博,學名是微博爆破。再比如他們會集體抨擊某一位選手,引發輿論戰。低智化是高自信的支撐。

分析LPL“烏合之眾”5大特點 它們成為LPL輿論深淵的推手

3,情緒化

這裡指的是集體情緒化。在LPL的觀賽者中,有些人會參與到集體情緒中。有時候他們會過度激憤,對於某些事件的看法會一下拍死。有時候他們又會表現出過度的寬容和憐憫,從而漠視事實。情緒化容易衍生出過度崇拜和過度批評的情況,LPL的“造神運動”就和此有關。情緒化比高自信更加具有危害,也更容易被利用。在LPL各大戰隊的官博下面,情緒化隨處可見。

4,粉圈化

粉圈化是LPL走向輿論深淵時代的重要毒瘤。在早幾年的時候,隨著LOL和LPL的影響力提升,部分女玩家進場,而隨著LPL造神運動和選手明星化的進程,很多不懂遊戲的追星女孩也入場了。這些人帶來的就是粉圈化,粉圈化的群體會對選手和戰隊在某些時刻形成過度的保護。粉圈化也一定會帶來偏見,所以LPL的“雙標”現象非常嚴重。而且粉圈化不只侷限在女孩,男孩也有。粉圈化已經有盲目信仰的影子了,而且粉圈化的群體更難意識到自己的偏見。一旦LPL出現過度的粉圈化現象,那麼那些高質量觀眾和堅持獨立觀點的觀眾就會被逐漸排斥。

分析LPL“烏合之眾”5大特點 它們成為LPL輿論深淵的推手

5,惡的傳染

這是筆者認為LPL烏合之眾最重要的一個特點,而且也是危害最大的。如果你在觀看LPL比賽時是打開彈幕的,那麼你就絕對明白什麼是“惡”。而這種“惡”是可以傳染的,它讓一些原本正常的觀眾不知不覺地也參與進來。烏合之眾的低智化、高自信、情緒化和粉圈化都可以進行正向引導,都有迴環的餘地。但是“惡”傳播沒有反轉餘地,因為惡是一切美好的反面。“惡”是反理解反包容的,也是反溝通和反合作的,更是反持續發展的。不管是LOL遊戲內還是LPL觀賽直播間,“惡”無處不在。如果拳頭公司或者LPL官方對此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的話,那麼英雄聯盟的時代就算是走到了頭了。

分析LPL“烏合之眾”5大特點 它們成為LPL輿論深淵的推手

以上五個LPL烏合之眾的特點,極大地決定了LPL輿論走向。解說被逼辭職,選手一落千丈,造神運動,這都是烏合之眾乾的事。而所謂LPL輿論深淵,就是一腳天堂一腳地獄的感覺。

你覺得什麼是LOL這款遊戲近十年的分水嶺?是S4的韓國戰隊時代嗎?是S5的LOL全盛崛起嗎?是S7的版本鉅變嗎?是S8的LPL崛起嗎?我告訴你,當“我的我的”變成“nmsl”的時候,才是LOL真正的分水嶺。這個圈子正在發生由下自上的腐爛,空中樓閣立不住。在LOL十年之癢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裡,我會詳細地告訴你為什麼LOL已經走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