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來源微信公眾號——SharesPost獨角獸研究院

(公眾號:SharesPost_China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假期不知道要去哪裡?不妨讓你的基因來做決定。

這是Airbnb和美國知名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推出的新玩法,讓用戶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一場尋根之旅。

基因檢測是這幾年相當流行的事物。消費者只需花幾百元,並通過一個基因試劑盒採集唾液或血液並寄回基因檢測公司,即可獲得一份包含患病風險、祖源分析等信息的檢測報告。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通過基因檢測追尋祖源。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大家也許聽說過國內基因檢測初創公司,如23魔方、WeGene微基因、水母基因等。這些初創公司在DTC(Direct-to-Consumer)營銷模式興起後,於2014年開始推出直接面向客戶的基因檢測服務。而他們的商業模式正是仿照在美國已經成熟的頭部企業23andMe。

2006年成立的23andMe,致力於讓消費者得到精確的DNA分析結果以瞭解更多關於健康、疾病和家族史的信息,以期顛覆醫療保健產業。

究竟,23andMe基因檢測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

23andMe的官網上有兩種服務可供選擇,分別是$99美元的祖源服務,及$199美元的祖源+健康組合服務。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通過$99美元的祖源分析,消費者可以瞭解自己的祖先構成(目前覆蓋祖源超過1,000個地區),還能看到自己DNA中還擁有多少原始人的基因,父系和母系的DNA的單倍群分類。基於龐大的基因數據庫,23andMe能夠根據基因的相似度,協助尋找自己的家族近親。(詳細請參考36氪“真人體驗 | 傳說中的23andMe基因測序到底怎麼玩?”)

而$199美元的擴充組合,23andMe提供了更多關於個人健康傾向、健康狀況、遺傳病狀況分析服務。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至今,23andMe已經為1,000多萬人次提供基因檢測服務,其三部曲式的便捷服務體驗,是能吸引到眾多客戶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費者只需網上下單,在郵寄的基因試劑盒中完成唾液採集,並寄回實驗室,便能在2周後,獲得一份來自23andMe的完整基因檢測分析報告。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23andMe與FDA的恩怨情仇

看似很簡便、有趣的過程,對23andMe來說,走來的這條路並不是如此一帆風順的。

現實的例子就是,安吉麗娜·茱莉通過基因檢測公司提供的服務,瞭解到自己得乳腺癌的概率高達87%之後,採取了切除乳腺的預防手段。消息一出,預防性基因檢測一時風光無限,並且《時代週刊》更是直接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安吉麗娜效應”,

這引來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關注。因為這類報告潛藏著各種風險,比如檢測失誤風險。由於恐懼將來會得乳腺癌就輕易地做了乳腺切除手術,那麼人們潛在的健康損失及責任方都成了嚴重問題。

FDA於2009年做出決定,要求23andme證明其檢測結果是準確的,並且已詳細向顧客解釋了檢測結果的意義。甚至在2013年勒令 23andMe 停止售賣各類基因檢測裝置。而此時,23andMe通過短短几年時間,已經積累了近40萬個人用戶的DNA數據。

轉機出現在2015年,23andMe公司生產的“布魯姆綜合徵”基因檢測試劑盒獲FDA批准上市。歷經兩年,FDA雖然只是批准了23andMe的一款產品,但也意味著23andMe終於可以再次提供基因檢測服務。

之後在2017年4月,23andMe的第一款消費級基因測序產品——可針對10種疾病風險的個人基因組服務遺傳健康風險測試(Genetic Health Risk,GHR),終於問世。

至今,23andMe已經可向消費者提供包括帕金森病、阿茲海默症、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糖尿病等十多種疾病遺傳風險的報告,其中糖尿病風險的報告至少已經惠及7萬人。

以為只是基因檢測就結束了嗎?

不,如今23andMe已經建立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遺傳學/表型數據庫…

23andMe背後的價值

自2015年開始,公司與基因泰克(Genentech,美國知名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和輝瑞製藥(Pfizer)都進行了合作,主要為其提供用戶的基因數據來進行醫藥研發。

23andMe的用戶中,同意讓自己的基因數據參與醫藥研發的有超過80%。

2018年7月,知名醫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SK)宣佈對23andMe進行3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並達成4年合作,將利用其人類遺傳學信息數據來研發創新療法。GSK在廣泛的疾病領域擁有新藥開發的能力,有能力帶來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以及細胞與基因療法。結合23andMe大規模的遺傳學資源和數據,以及GSK在科學和醫學領域中的專精,雙方聯手尋找關於創新藥物帶來創新療法。

而除了上述這些合作以外,23andMe正在獨立開發的醫藥項目也高達13個。

不斷被資本追逐的獨角獸

公司自2006年以來從Google Ventures、紅杉資本、富達、GSK等主要投資者那裡籌集了近7.92億美元。在2018年7月GSK戰略投資3億美元后,23andMe的投後估值達到25億美元,投資人不乏明星投資機構的身影。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來自: SharesPost 23andMe Company Report)

基因檢測服務雖飽受監管及市場的非議,然而在基因測序企業們多年努力後,作為目前最大市場的美國,總數據量從2017年中的約500萬人迅速上升到2019年中的近3,000萬人,目前已經有近10%的美國消費者使用了基因檢測服務。僅美國一地,便已使得23andMe、Ancestry等頭部公司紛紛實現盈利。國內市場在此領域的發展看似僅比美國晚5年,但相較美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已達7.9%的人口滲透率來看,中國僅有0.03%。未來,留給DTC基因檢測的市場仍然巨大。


以上內容由SharesPost獨角獸研究院發佈(公眾號:SharesPost_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