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裝進腕錶裡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裝進腕錶裡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裝進腕錶裡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裝進腕錶裡

身為商業菁英,身為旅遊達人,你一年到頭搭著“飛的”全世界飛。拜訪客戶、調研市場、參加國際會議、造訪名勝古蹟……可謂標準的空中飛人。而在一些跨時區的長途飛行中,有些什麼困擾你的事呢?

當你前往開普敦參加重要論壇,在迪拜機場轉機,既想知道目的地時間,也想打電話回上海和家人報平安;當你在馬爾代夫度假,既想和紐約總部視頻會議,也想和阿姆斯特丹讀書的孩子聊聊天……但那邊現在幾點鐘?他們已經睡了或是起床了?他們已經上班了還是下課了?這些都是我真實面對過的窘境。

當然,這時候你可以打開手機或電腦查詢,但如果只消瞅一眼腕際的手錶就能掌握正確時間,絕對很酷。

機械錶有個極為實用的功能——時區。腕錶如果可以顯示第二時區,那叫做“兩地時”(Dual Time),如果可以展現3個時區,那就叫“三地時”(Three Time Zones),而如果一枚表能同時顯示全球24個時區,那就叫“世界時”(World Time)。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

時區表在盤面上通常會有“GMT”的英文縮寫,意思是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我們都知道,地球劃分為24個時區,基準線是位於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這裡有一條0度經線(本初子午線),將地球劃分為東經與西經。和每一個來這裡參觀的人一樣,當我造訪這裡時,同樣也將雙腿橫跨在這條0度經線上,一隻腳踏在東經,另一腳踏在西經。

因為地球360度,每天24小時,360被24整除,每15度為一個時區。從這條零度經度往東往西各7.5度的這一個區域被稱為“零時區”,往東每增加15度增加一小時,中國位於東8區,因此當倫敦午夜12點,上海是早上8點。同樣的,從這裡往西,每15度減少一小時,紐約位於西5區(這裡不說美國位於西5區,因為美國國土分屬6個不同時區),因此倫敦午夜12點,紐約是前一晚7點。

有了時區的概念,我們來欣賞一些精彩傑作。

兩地時(Dual Time)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蕭邦(Chopard)

L.U.C系列GMT One雙時區腕錶

直徑42毫米,不鏽鋼錶殼

兩地時+日期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60小時

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

手錶的讀時功能,最重要的是獲悉當地時間,因此錶盤中央的時分針是留給第一時區的。無論你在上海、東京、芝加哥,無論你是出差、旅遊、宅在家裡,你要看的都是當地時間,因此手錶中央最重要的時分針以及日期,顯示的都是當地時間。通常是12小時制,因為你很容易知道當地時間的早晚,是早上10點還是晚上10點,因此不需要額外的日夜顯示。

此時,會有另一套指示系統告訴你,你想知道的另一個時區的時間。比方你在巴黎工作,想知道中國的時間,或是你在中國居住,想知道孩子讀書的城市紐約的時間,或是你在舊金山公司需要Con Call的時間……這時會有另一根指針或是另一個副盤來告訴你那座城市的時間,而且因為你不在那座城市,所以你不知道那個時間是早上還是晚上,因此第二時區的時間通常會用24小時來顯示,比方是10時還是22時來區分日夜。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勞力士(Rolex)

蠔式恆動格林尼治Ⅱ腕錶

直徑40毫米,不鏽鋼錶殼錶鏈

兩地時+日期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70小時

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

因此第一時區時間又被稱為當地時間、目的地時間,第二時區時間則被稱為家鄉時間、出發地時間。當我們調整好第二時區時間後,一般就不再動它,因為它是你主要居住地的時間,而當你跨時區旅行到了一座新城市,只消把中央時分針調整到當地時間(日期隨之聯動),就可以同時掌握兩個時區的時間。

這個第二時區的24小時刻度環可能是在錶盤邊緣(如最上方的蕭邦),也可能是在表圈上(如上面的勞力士)。24小時刻度環一般06~18時為淺色,18~06時為深色,讓晝夜區分更為一目瞭然。但也有的兩地時腕錶的第二時區與第一時區一樣,採用的是12小時制,這樣的好處是當你並未外出旅行時,第一時區與第二時區的指針是重疊的,在讀取時間時不會有所幹擾,但這樣一來,腕錶就得增加一個顯示第二時區晝夜的副盤(如下方的萬寶龍)。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萬寶龍(Montblanc)

4810系列兩地時腕錶

直徑42毫米,不鏽鋼錶殼

兩地時+日期+晝夜顯示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42小時

一般兩地時腕錶,第一時區與第二時區時間調校共用一個錶冠。通常來說,錶冠有三段,首先將錶冠拉出至第三段,設定第二時區時間,也就是基本保持不變的家鄉時間,然後將錶冠推回至第二段,調整第一時區時間,也就是你旅行城市的當地時間,此時小時指針以一次一小時的方式往前或往後跳動,不影響分針和秒針運行,日期與當地時間聯動。最後將錶冠推回錶殼第一段,這時可以為腕錶上鍊。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積家(Jaeger-LeCoultre)

Reverso系列雙面雙時區翻轉腕錶

尺寸42.9 X 25.5毫米,不鏽鋼錶殼

兩地時+晝夜顯示

手動上鍊,動力儲存42小時

這樣的調校模式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還是有些小複雜。那麼有什麼調校更加簡便的兩地時腕錶呢?積家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品牌標誌性的Reverso翻轉腕錶打造為雙時區表,正面為當地時間,翻轉後呈現第二時區。如此一來,花一枚腕錶的錢,就能擁有兩枚風格截然不同的表,搭配不同的穿著與心情。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卡地亞(Cartier)

Tonneau系列雙時區鏤空腕錶

尺寸52.4 X 29.8毫米,鉑金錶殼

兩地時+鏤空

手動上鍊,動力儲存60小時

和翻轉腕錶概念類似的,還有將第一和第二時區兩個盤面並置的設計,擁有各自的調校錶冠,互不干擾(如上方的卡地亞)。

三地時(Three Time Zones)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寶齊萊(Carl F. Bucherer )

柏拉維三地時間計時碼錶

直徑47.4毫米,不鏽鋼錶殼

三地時+日期+計時碼錶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小時

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

具有三地時甚或是四地時功能的錶款大都搭載石英機芯,像寶齊萊這樣搭載機械機芯,而且還附加了計時碼錶功能,可謂鳳毛麟角。除開計時功能不論,其實它的三地時功能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兩地時的基礎上,加裝一個帶有24小時刻度的雙向旋轉表圈罷了!

錶盤中央的白色時分秒針指示所在地的第一時區時間,另有一根紅色指針指示錶盤外緣的24小時刻度,指示第二時區時間;這根紅色指針同樣指示表圈的24小時刻度的第三時區時間,只是要將事先旋轉好表圈,將正確時間對應紅色指針,那麼下次要知道第三時區時間時就一目瞭然了。是不是很smart?

世界時(World Time)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蕭邦(Chopard)

L.U.C系列Time Traveler One世界時間腕錶

直徑42毫米,玫瑰金錶殼

世界時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60小時

1935年,鐘錶師Louis Cottier發明了首個世界時鐘表結構。原理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在當年能設計出這樣的機械結構卻很天才。本地時間按常規的12小時方式由錶盤中心的時分針讀取,其他時區時間則從錶盤外圍帶有24個時區代表城市的外圈圓環對應24小時刻度的內圈圓環讀取。首先把所在地的城市調整到12時位置,然後調整好本地時間,之後城市環不動,小時刻度環24小時旋轉一圈,簡明扼要。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1937年推出的世界時間系列P-938腕錶

很快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注意到了這個超級厲害的發明,立即與Louis Cottier攜手,於1937年推出全球首款世界時腕錶,並且持續合作,奠定了品牌在世界時腕錶領域的領頭羊地位。

之後,百達翡麗陸續推出很多世界時腕錶,或是疊加其他複雜功能,或是運用各種裝飾工藝,更重要的是還改良了轉換時區時的快速調時方式,利用一個簡單的按鈕來控制城市環,在轉換時區時(比方從巴黎回到上海,只要按7下按鈕即可),完全不影響手錶正常走時。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世界時男士腕錶Ref.5231J

直徑38.5毫米,黃金錶殼

世界時+掐絲琺琅工藝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48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百達翡麗出品的世界時腕錶,東八區的代表城市早年用的是Peipeng或Pekin,後來也有些紀念限量版本為Shanghai,但近幾年絕大部分採用的是Hong-Kong,不過自2019年開始正式迴歸“Beijing”。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Escale世界時藍色腕錶

直徑41毫米,白金錶殼

世界時+微繪工藝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38小時

路易威登以箱包起家,品牌最核心的精神是“旅行”,就此展開的旅程——無論是空中的飛機或熱氣球,海上的郵輪或帆船,陸地的火車或老爺車,都成為創作的靈感源泉。因此,時區表自然也是品牌著重打造的腕錶功能,並且迭出新意,與眾不同。

這枚Escale世界時腕錶,第一個特色是24時區代表城市裝飾符號色彩繽紛,採用微繪工藝,將38種色彩逐一手工繪製,然後放入烤箱經100度低溫烘烤。二是盤面上找不到時分針,而是在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下繪製了一根不會轉動的黃色箭頭,利用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小時環與分鐘環來指示時間,獨樹一幟。

但是,24個時區有時真不夠用。因為除了常規的24個時區,地球上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採用的不是一小時整點制時區,而有快慢15分鐘或30分鐘之別。像尼泊爾時間比中國慢2小時15分鐘,印度時間比中國慢2小時30分鐘,伊朗和阿富汗時間比中國慢3小時30分……因此有的世界時腕錶就要把這些快慢15分鐘或30分鐘的不同時區包含進去。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江詩丹頓

(Vacheron Constantin)

縱橫四海系列世界時腕錶

直徑43.5毫米,不鏽鋼錶殼

世界時+地圖晝夜顯示

自動上鍊,動力儲存40小時

日內瓦印記

江詩丹頓的世界時腕錶就能顯示全球37個時區,而且位於錶盤中央的北半球地圖會隨著實際的時間發生變化,白晝的地區呈現淺色,黑夜的地區呈現深色。這是因為在北半球的透明地圖下,有另一個24小時旋轉一圈的帶有深淺顏色的藍寶石水晶玻璃轉盤,讓不同時區的晝夜顯示更加直觀。

要特別提醒,這些15分鐘或30分鐘的時區不是固定的,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有的國家或地區會更改自己的時區設定。最顯著的例子,就是2018年5月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趨緩,朝鮮就將自己的30分鐘時區調整回與韓國整點一致。

在電腦與智能手機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當然可以在數碼產品上查詢到全球城市的時間,但兩地時、世界時腕錶的妙處在於,你不用打開這些設備,只要抬起手腕瞄一眼,便能馬上知道答案。尤其是一枚時區腕錶還代表著機械智慧、工藝美學、價值傳承,永不過時。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装进腕表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