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砸光6000萬!88歲中國老太徒手造“千年瓷宮”,震驚世人

她,一生與瓷為伴,創作的瓷板畫曾刷新吉尼斯世界記錄;

她,5年花光6000萬,砸爛80噸瓷片,靠一雙起皺的手,打造出一座容納60000多件藏品的瓷宮;

為了這座瓷宮,88歲的她曾從千萬富翁淪成“喪家犬”;

因為這座瓷宮,她從國內火到了國外,成了《每日郵報》上的中國紅人……

她,叫餘二妹。這,是她和瓷宮的故事——

夢想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曾困擾了長安君很久,在知道餘二妹的故事之後,長安君突然想起這麼一段話,分享給劍友們。關於夢想,這也許最好的說法:

夢想它不是光明,也不能指南,但卻能死死牽住你的魂魄,讓你無懼的走入黑暗,而不至消融其中,所以啊,人一旦有了夢想,連苦難都是通往幸福的橋樑。

江西景德鎮的浮樑縣,有個88歲的老人出名了。

短短5年時間,她花光6000萬,砸爛80噸瓷片,還欠下一屁股債。

卻非但沒被人譴責,還火到了國外,成了《每日郵報》上的中國紅人!

在當地,提起餘二妹的名字,會聽到兩種聲音。

有人罵她是瘋子,放著晚年舒服的日子不過,偏要在80多歲的時候,一意孤行跑去深山裡造奇怪的房子,折騰得眾叛親離,傾家蕩產。

也有人讚歎她是活成了一代傳奇。

小學文憑都沒有,卻一生與瓷為伴,

創作的瓷板畫曾刷新吉尼斯記錄!

然而,為了一座“瓷宮”,她從千萬富翁淪成“喪家犬”。

變賣家產、住茅棚、吃泡麵,穿幾塊錢的破衣服,獨自一人在工地上堅守了整整五年時間,靠一雙起皺的手,打造出一座容納60000多件藏品的私人宮殿。

88歲的餘二妹還在堅持夢想,你有什麼理由放棄?!

餘二妹是景德鎮有名的“女強人”。

小學文憑都沒有的她,12歲起便跟著舅舅學做陶瓷。解放後,她到了景德鎮的陶瓷廠做工,雖然不識幾個字,卻畫得一手好畫。

她創作的《九龍鬧海》巨型陶碗曾創下過世界吉尼斯紀錄,日本瓷板畫大師田本一郎也曾幾次專程跑來向她拜師求藝。

在廣東、上海各地跑銷售時,中國第一批銷往新加坡的陶瓷訂單也是在她手裡搞定的。

餘二妹覺得,陶瓷成就了沒什麼本事的自己,她覺得自己也該報答些什麼。

於是到了1988年,她主動“下崗”,在景德鎮浮樑縣建廠,率先恢復了古法柴窯工藝,最早實現了柴窯復燒,為中國留住了一門寶貴的傳統手工藝技術。

自己廠生產的陶瓷,餘二妹看見喜歡的,都會收藏起來。就像農民種糧屯糧,她做瓷,就囤瓷,幾十年下來,收藏了60000多件瓷器。

瓷宮沒造之前,這60000件瓷器就一直堆在餘二妹的倉庫裡,一年年過去,瓷器上的灰塵也落在了她的心裡。

“要是能造一個瓷器博物館,讓大家看到就好了。”做了一輩子瓷,愛了一輩子瓷,平凡的餘二妹,有了一個偉大的夢想。

這個念頭起的時候,餘二妹剛過完50歲大壽,藏了29年的心願沒和任何人提過,直到她遇見了那一座把夢想照進現實的“瓷房子”。

那年她去天津旅遊,偶爾間看見了路邊的一棟瓷樓,那是一座法式老洋樓改造而來的,極盡奢華。

餘二妹看著它,愣愣地站在原地,陷入沉思:和瓷器不沾邊的天津都能有這樣的瓷房子,景德鎮作為世界有名的瓷都,居然沒有一座像樣的瓷房子?

她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建一座屬於景德鎮的瓷宮!

從天津回來後,她立馬計劃起了“造瓷宮”的事兒。

辦了幾十年瓷廠,餘二妹手裡還有點積蓄,辦廠的收入和出售藏品的積蓄有一千萬,老宅拆遷補償款有一千萬,但她諮詢了一圈,發現按自己的設想,沒有個6000萬根本下不來。

這意味著,散盡一輩子打拼的家產不說,還有可能要背上一屁股的債款。

不出意外,餘二妹的夢想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傾家蕩產不說,80歲的一副老骨頭,萬一搭上了命怎麼辦!

說服不了家人,她又去找村幹部商討,人家看她一把年紀,以為她說胡話,嘴上應和著,隨便就打發她幾下走了。

餘二妹沒放棄。

打從一開始,她就壓根沒指望別人會理解,“我做的這件事,是別人都不會去做的事,但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千年瓷宮的建成,我的人生就不會留下遺憾,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某個時刻,需要堅守自己的決定。一個說“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人生”的時刻。

不顧所有人的反對,

餘二妹開始走尋多處為瓷宮選址,

最終她選擇了浮樑縣新平村,

古代製陶瓷就是在這裡,

這裡是瓷器的源頭。

她沒和家人商量,就花了200多萬租下了50畝土地,子女們得知後,氣得好幾年都和她沒了往來。

她索性搬進工地旁的茅棚,一來方便盯施工,晚上還能看守瓷器與建築材料。

頭一年,工地上沒通水電,她只好每天走去村子裡打水回來洗漱,生火做飯。

為了省錢,

她從沒穿過50塊的衣服。

頓頓用一塊五的泡麵充飢。

一下雨,茅棚就像發大水。

最難的時候,她會偷偷抹抹淚,

心想:算了吧···

但第二天天還沒亮,

又早早出現在工地。

夜裡工地上漆黑一片,

除了算當日的收支明細,

餘二妹唯一的活動就是抬頭看天。

每一顆閃爍的星星,

都懂得她獨自在“黑暗”中的堅持。

就這樣5年時間,餘二妹連春節都沒回家,一個人孤寂在瓷片中默默堅守,唯一陪伴她的是對“瓷宮”夢想的執著。

有人問她,“你孤獨嗎?”

餘二妹停頓了一下,“有時候,一想到是孤獨,那如果能做成瓷宮,孤獨也值得。”

“瓷宮”初建時,她也想過請過設計師,可籤合同100萬,出圖紙又要100萬。餘二妹覺得不值當,設計不就是畫畫嘛,沒錢請裝修公司,索性自己來!

想突破樓臺亭閣,

想建景德鎮還沒有的房子。

她跑去複印店,把想法告訴店員,

幫她上網一頁一頁找圖片,

最後花了20元,

打印了一張福建土樓建築圖。

每天親自監工,

一邊推敲一邊指導工人,

細節圖樣的做法,瓷器的拼法。

憑藉12歲開始就在瓷中鍛練的審美,

在她的啟發和指導下,

景德鎮誕生了這樣一座別具一格的

圓形“宮殿”。

為了打造出博物館的樣子,

她用盡一生收集的60000多件瓷器,

還把廠裡的原材料砸得精光。

後來,錢不夠了,

她又變賣了母親留下的老宅,

甚至把金銀首飾全部賣了換錢,

連自己的養老金都用上了,

還欠下幾十萬元債務。

而她在景德鎮市區的老房子,

由於年久失修,已經成了危房,

但餘二妹卻捨不得花錢修繕。

八十歲,原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為了心中的一個夢想,她選擇了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徹底的“窮人”。

她也不是沒有想過貸款,可政府的“手續”遲遲批不下來。

光是縣裡的一個領導,她就先後去找了六次。從新平村去縣城,汽車要做一個多小時,一次次申請,一次次跑空,比身體上更吃不消的,是內心的無力感。

眼看著瓷宮還差就能完成了,最後一次去申請時,她直接衝進了辦公室。

“你要麼把瓷宮推倒,要麼你給我批手續。你把瓷宮推倒了,我也就死心了。你要是不推,只要瓷宮還在那裡,我就要堅持一天,我還會這裡還找你!”

餘二妹說,別人可以等,可是我已經84歲了,我沒有時間了!

餘二妹覺得委屈,自己明明做了件大好事,為什麼反倒像個乞丐一樣。

但每當被人問到,這樣被人踐踏尊嚴,是否值得?

她又總是堅定地答道:“當你一心想要做一件事時,就不會問值不值得,而是會告訴自己,不管付出什麼代價,我一定要做成。”

這是屬於她的信仰。

2015年底,餘二妹一個人花了5年時間,打造的“瓷宮”終於竣工開放了,不久後,瓷宮還被認定為2A級景區。

那天人群散去後,餘二妹獨自站在“瓷宮”前,瓷片的反光晃得她第一次在白天流出眼淚來。

“就叫瓷宮,不會有別的名字,

因為裡面什麼都有!”

在瓷宮正門,7個青花釉色的

“千年瓷宮萬年藏”的大字,

鑲嵌在大門上方。

“瓷宮”共有3層,

第一層是以青花為主的高溫瓷,

第二層是老茶花盤子,

第三層則是古典粉彩顏色釉。

一共用了6萬件各類瓷器,

重達80噸的碎瓷片。

每一件瓷片的擺放位置,

瓷片的拼貼方式,

都是餘二妹親手設計的。

即便是“瓷宮”內的天井地面上,

也鋪滿了各式瓷片。

聽見遊客的驚呼,

餘二妹會讓她們躺下來,

和她一起看看頭頂圓圓的天,

那裡有希望照進來。

瓷宮牆面上鑲嵌著各式工藝的瓷瓶、瓷碗、瓷盤和瓷板畫。

這些瓷器,都是按照傳統方法燒製的景德鎮代表產品,精品乃至孤品。

有的在景德鎮僅此一套,

還有的是祖傳的,

最少也有上百年曆史。

在瓷宮的外牆,她鑲嵌的是

上世紀80年代最早在

景德鎮重新啟動的柴窯裝置。

除了基本的陶瓷裝飾外,它還是一座用瓷器講故事的瓷房子。

《紅樓夢》、《水滸傳》等四大古典名著的故事瓷板畫與100 箇中國曆代帝王瓷板畫、500 羅漢瓷板畫陳設其中。

對於餘二妹來說,“瓷宮”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凝固了時間,凝固了歷史,這是她“囤”給未來的禮物。

這也是餘二妹即便與全世界為敵,也要堅持到底的原因:辛苦賺了一輩子的錢,最後也帶不走,不如用來做一件造福這座城市子孫後代的事,也算圓了自己最初的夢。

瓷器的英文名就是“CHINA”,它也成了中國向世界伸出的最好的一張名片。

“連外國人都來採訪呢!”,瓷宮出名後,不僅國內的採訪不斷,還登上了《每日郵報》。

外國網友也紛紛被這個巨型的“China”震驚了!

(真棒!她真了不起!)

(為了藝術和美而做出的驚世之舉!太厲害!)

(所以說“中國”和“瓷器”在英語裡面是同一個詞。她樹立了一座令人愉悅而敬佩的豐碑!)

如今,餘二妹早已和家人和解,懊悔曾經的“狠心”,但她還是堅持要住在“瓷宮”旁邊。

因為在它的不遠處,第二座瓷宮的姊妹殿堂“瓷海”在建中。她說,她還有很多瓷板畫,她想把中國名著的瓷畫建造進“瓷海”中。

她的夢,還沒有結束......

於是每天依舊雷打不動,四點起床監工。

等遊客陸續來的時候,她又當起講解員,每一個瓷器,每一塊瓷片,她都能手舞足蹈地給你說出一個故事來。

同齡老人都在享清福的時候,餘二妹風風火火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

不少人都佩服這個88歲老人的活力與樂觀,卻很難想象這個衣衫破舊、身材瘦小的老人,曾獨自在晚年經受過多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在她眾叛親離時;變賣家產揹債時;審批項目被趕走時;5年裡,一個人住在陰冷的茅棚默默堅守時......

在我們堅持夢想的道路上,或許都會經歷最黑暗、最絕望的時候,而這往往也是你離夢想最近的時候。

你要做的,是像她一樣,再站起來一次。

“我這一生,就是在陶瓷裡面闖,

跟陶瓷結緣很深的。

以後老了,我也要在這裡,

埋在這個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