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如今,中國酒業市場可謂“百酒流香,爭奇鬥豔”。白酒依託本土文化抵禦洋酒;黃酒群雄並起,新品競出;葡萄酒強強聯手,中西合璧,共築中國葡萄酒業的錦繡前程;啤酒市場早已是洋品牌大舉攻堅,本土品牌奮力抗爭,熱鬧非凡。

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據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5月,烈酒進口量同比增長31.53%,進口額約為5.4億美元,約佔酒類進口總額的27.4%,同比增長16.4%。在尼爾森提供的全國現代商超渠道的酒類數據報告中,僅威士忌的銷售額和銷售量就分別比2018年同期增長12.7%和13.9%,高於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大品類。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也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烈酒消費國,市場前景廣闊。未來五年,中國的烈酒消費市場將以兩位數的速度進行增長。

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新消費觀崛起,年輕人傾向多元酒種

現在中國酒類市場已經非常開放,我們能方便地買到各種酒類產品,白酒、啤酒、葡萄酒,還有來自國外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這些酒種各具特色。而紅酒、調味雞尾酒、果酒、養生酒、保健酒等新鮮酒類的崛起,與其說讓年輕一輩過足了酒癮,還不如說是過足了時尚癮兒,喝酒都滿是時尚味兒。

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隨著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制約消費增長的供給瓶頸得到明顯突破,品牌和品質成為進口商品消費的主要導向。在酒類消費方面,消費升級也得到新的體現,生力軍正是年輕的中產。中國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崛起,對酒類的消費提出新的需求,年輕的中產對酒類有著和以往不一樣的消費觀,也願意為了得到更好的體驗而為中高端酒類買單。

洋酒以時尚著稱,同樣體現了年輕時尚消費群體對品質、高雅生活的追求。以往,白酒往往出現在帶有強迫性質的商務宴請。而年輕的中產階級喝酒,更多是在獨酌、對飲和歡聚這些場合,隨意隨量,帶有更個人、更愉悅的目的。

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新的酒類消費觀,是享受、品鑑、怡情。新的消費群體,對酒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年輕人都很少喝白酒,而是選擇喝葡萄酒。如果希望喝點中高度的酒,那麼洋酒這個品類將拓寬他們的選擇。洋酒的飲用場景也適合年輕中產階級的多樣化的需求,無論是朋友聚會商務宴請,加冰飲用或者進行調製,洋酒都可以滿足需求。

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洋酒在中國市場發展面臨的問題

中國企業紛紛入局與洋酒同類別的威士忌、白蘭地市場,讓這場江湖之爭顯示出更為激烈的態勢。在競爭壓力陡增的情況下,市場開拓發展有著很多問題。

 一、市場定位。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要想改變中國對酒文化的認知和飲酒方式的改變是十分困難的。都知道啤酒是非常大眾化的消費品,佔據著主流地位;而白酒與政府官員有直接關係,也是中國的代表酒品;葡萄酒隨著近幾年來的逐漸興盛,已經漸漸的被國內人所接受。洋酒要想在中國開拓出屬於自己的消費市場,就必須找準定位,從改變消費者的飲酒習慣開始發力。

二、渠道多元化。在中國,酒水的主要消費場所並不是在酒吧、夜場這種場所,而是主要在餐飲時間,而渠道長期被啤酒、白酒、葡萄酒佔多,其他洋酒的品種只能在狹窄額酒吧和KTV等場所生存,除葡萄酒,其他洋酒在中國還沒有形成家庭飲用的趨勢。

三、產業價值鏈不健康。從銷售的終端來看,酒吧、KTV等洋酒的主要消費場所開開關關,並不穩定,而且一部分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給酒吧等場所帶來不好的印象;還有就是市場上的其他水貨和假酒受利益驅使對自身的品牌造成影響,以及地方政府對當地企業的保護政策,都會對洋酒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

如何在中國市場做洋酒

中國洋酒的純銷售量增長空間不小,競爭非常激烈,就品牌來說,定位於一個或兩個細分市場比較合理,要選擇高品質、名品牌的洋酒,最好在世界上獲過獎,產品有特點,能夠明確區分於同類產品。廠家要有一定的實力。能夠為中國經銷商提供足夠的資金和宣傳支持,尤其在產品進入市場初期,沒有強力支持和佔領市場的決心是很難進入市場並且佔住腳的。這樣才有可能為今後銷售打下良好基礎。

洋酒是否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產品要正確定價,既不能偏低影響品牌形象,也不能偏高被同類競爭產品打壓,要找到正確的宣傳方法,與自己品牌特點、銷售定位、銷售方式及資金實力想配合。中國經銷商一定要根據經銷產品的特點,選擇經營切入點,運用正確的經營方式,配合適合自己品牌的經營渠道,認清自己的實力,以便透過他們瞭解在中國成熟的產品運作策略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同時要創新、出奇,不斷製造出銷售熱點,不斷吸引消費者。


洋酒文化對於追逐新潮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這些消費群體,也是中國名酒竭力爭取的對象。但是洋酒是否能迎來新一輪春天,做判斷還為時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