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八十七)

自恃其才

“自恃其才”中的“恃”為依賴的意思;“其”意為他的。整個意思是:自己仗著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負。

典故出自明代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回:“惟成得臣自恃其才,憤憤不平,謂眾諸侯曰:‘宋城旦暮且破,奈何去之?’”

這段話指的是春秋時期的一個歷史事件。公元前637年(成王三十九年)冬,楚成王以楚、陳、蔡、鄭、許五國聯軍侵攻宋國,包圍了宋國都城睢陽。宋國向友國——晉國求援。晉師渡過黃河,先攻楚國的附國曹國,後伐楚國的附國衛國,以讓楚軍離開宋國救曹、衛,解宋國之圍。但楚師仍然攻宋不止。晉文公召集將佐商議,想讓秦、齊兩國幫助晉國同楚國打一仗。怎樣才能得到秦、齊兩國幫助呢?少壯派健將先軫說:“可以讓秦、齊兩國怨恨楚國,辦法是讓宋國人以厚重的賄賂去求秦、齊兩國向楚國為宋國說情,楚國一定會拒絕秦、齊兩國的斡旋。如此,秦、齊兩國一定仇視楚國,就會同晉國一起打楚國了。”晉文公從其計。結果正像先軫說的那樣,秦、齊兩國覺得成得臣駁了兩國的面子,決定與晉國一起戰楚國。宋國出兵,決心與晉國聯手擊敗楚軍。

楚成王得到消息,覺得對楚國不利,決定撤軍,命令成得臣領兵回國。但成得臣自恃其才,憤憤不平,對助戰的眾諸侯說:“宋城旦暮且破,奈何去之?”並認為晉國有助手也不怕,憑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打敗晉國,竟派人代他去向成王請戰,說:“不是我一定要建功立業,而是出戰前有人說我不行,我是要塞住說我壞話的人的嘴。我一定能打敗晉國,要用勝利證明說我不行的人是錯的。我敢立軍令狀。”成王動了氣,但知道要讓成得臣撤軍,成得臣不會聽,便給成得臣派去很少且不中用的援軍。成得臣一見,心中不快,決意要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讓楚成王看看。便移兵北上,與晉國一戰。

據《國語·楚語》記載,晉師得到成得臣移兵的消息,準備退避。王孫啟對先軫說:“與楚國結盟的諸侯大約有一半不再追隨成得臣了,我們與楚一戰,楚師必敗無疑,我們怎能撤退呢?”晉師便決定迎戰。

成得臣聽信部下宛春的話,派宛春去對晉國的君臣說:只要晉國允許曹、衛復國,楚國就可以從宋國撤軍。實際上這是一計,如果晉國答應他,宋國、秦國、齊國就會怨恨晉國,使晉國孤立。但晉國君臣識破了他的計策,私下允許曹、衛復國,而要他們叛楚從晉,同時扣留了宛春,藉以激怒成得臣。果然,曹、衛兩國都派使者向成得臣表示他們不能再為楚國效力了。成得臣知道這是晉文公逼曹、衛兩國這樣做的,怒不可遏,更加堅定了與晉國一戰的決心,率師直奔晉師所在的衛國。晉文公流亡時曾受到楚國的招待,當時說過以後晉、楚兩軍相遇時晉軍要以退避三舍報答楚國,便實現諾言,命令退兵。成得臣命令全軍追趕。追上晉師後立即據險立營。次日,兩國對陣,臨陣時,成得臣誇口說:“今天一定要晉師不再存在了!”親自帶領中軍,命子西帶領申、息兩國之師為左軍,子上帶領陳、蔡之師為右軍。晉軍以中軍抵擋楚軍的中軍,以上軍抵擋楚軍的左軍,以下軍抵擋楚軍的右軍。楚、陳、蔡聯軍有戰車近一千二百乘,晉、宋、齊、秦聯軍只有戰車一千乘。但楚右軍陳、蔡比較軟弱,他們是作為附庸來幫忙的,以保全自己為主,在順利的境況下尚能衝鋒陷陣,在逆境下勢則難堅守頑抗。晉師看準了楚師這一致命弱點,命令晉下軍攻擊楚右軍。晉下軍的戰車馬披著虎皮,突然出現在楚右軍陣前。陳、蔡的戰馬受了驚,亂了套。陳、蔡的將士見狀,爭相逃散。在楚右軍潰退之際,晉上軍佯作後撤之狀。成得臣指揮楚左軍追擊晉上軍,不料受到晉上軍和中軍的夾攻,傷亡慘重,不得不且戰且退。結果,成得臣的楚中軍失去左右兩翼的依託,被晉、宋、秦、齊聯軍打得潰不成軍。楚軍大敗。成得臣率殘部回楚國,行近方城時,派兒子去向楚成王認罪,請示寬恕。楚成王卻不寬恕。成得臣自殺。

成得臣自恃其才落得如此下場,成為天下笑柄。“自恃其才”便成了成語,多用於貶責。

例句:“市場環境不好,他卻自恃其才,硬要幹那項生意,結果賠了錢。” (2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