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實施十大健康提升工程

4月10日,全省衛生健康大會在鄭州召開,吹響了新時期我省衛生健康工作的集結號,為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記者從鄭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今年我市衛生健康工作將以實施“十大提升工程”為抓手,全面落實大會決策部署,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健康促進、健康管理上下功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爭取到2022年,我市大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健康管理能力達到先進地區水平,人均預期壽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國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為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實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提升工程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市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的一場考驗。我市將以疫情防控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進衛生應急工作規範化建設、應急隊伍常態化管理;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疾病防控體系,防控網絡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實現全覆蓋、網格化。

實施公共衛生服務提升工程

我市將以重大疾病防控為抓手堅持重點疾病重點防控、重點區域重點預防、重點人群重點干預,因病施策、精準防治,築牢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保障線。

實施健康城市提升工程

近年來,我市通過開展“全城清潔”行動,市民群眾環境衛生意識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群眾健康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下一步,我市將以創建健康城市示範市為抓手,加強健康細胞建設,整治城鄉衛生環境,大力推進衛生城市管理,力爭所轄縣市100%創建成國家衛生城市。

實施健康服務管理提升工程

一個健康小屋,一個健康管理員,一個健康管理服務團隊,自2019年初起,在我市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這種“三個一”的健康管理模式悄然推開。隨著一個個健康小屋逐步建起,職工、師生們在單位、學校就能享受到日常量血壓、測血糖、心理疏導等健康管理與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的社會反響與成效。我市將以建設健康小屋為抓手,持續完善三級健康管理體系,加強醫療保障政策與公共衛生政策銜接,提供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一體化服務。

實施全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

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為此,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專家庫、知識庫,健全媒體傳播發布機制和醫務人員健康科普激勵機制,打造權威健康教育平臺,培育健康科普品牌,力爭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指數達到21%。

公立醫院是百姓看病就醫的窗口單位,既要做好常規醫療服務,也要做好惠民醫療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我市將在公立醫院全面推行去行政化改革,推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地,鞏固擴大日間手術,推進按病種收付費改革,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

實施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工程

全省衛生健康大會要求,五年內每個省轄市至少建成3所三級甲等醫院,建好學科帶頭人、醫療技術骨幹、科研骨幹“三支隊伍”。我市將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完善衛生科技創新體系,鞏固擴大開放合作,加大優質醫療資源培育力度,提高醫療衛生核心競爭力。

實施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是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在全省推進醫共體建設,力爭縣域就診率達到90%、縣域內基層就診率達65%左右。

我市將縣域綜合醫改為抓手,推動縣鄉村一體化管理,引導資源下沉,加快社區、鄉村基層衛生機構系統化標準化建設,補齊基層公共衛生領域短板,構建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實施智慧健康提升工程

我市將以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為抓手,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服務深度融合,改善醫療服務,推進優質資源下沉基層、互聯共享,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

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提升工程

4月1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健全服務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完善管理機制等5個方面提出了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發展的舉措。

《意見》提出進一步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到2022年建成25個省級中醫專科診療中心,依託市縣兩級中醫醫院,建成30個省級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提升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建設省級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同時建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西醫會診制度,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

我市將以貫徹落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為抓手,堅持中西醫並重,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大力弘揚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提高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推廣實用性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讓中醫藥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京儒)

鄭州:實施十大健康提升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