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辭職,無編制,同工不同酬,你還覺得她是臨陣脫逃嗎?

疫情當前,很多小區出入口都是一線社區工作人員忙碌著的畫面,這個時候,作為社區工作者的小美卻選擇了辭職。原因很簡單,她不是社區的正式工作人員,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編制。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小美已經在社區裡面工作了快3年了,本應該是長輩眼中的香餑餑,但是小美卻一直煩惱了很久很久。

原來,小美籤的是屬於第三方的一個合同。

我問小美,社區工作不是挺好的嗎,而且離家也很近,作息時間一般來說也比較規律,為啥現在要辭職呢?

疫情期間辭職,無編制,同工不同酬,你還覺得她是臨陣脫逃嗎?


小美苦笑著跟我說,第三年了,我還是屬於第三方的一個合同工,沒有自己的編制。想想自己又是何苦呢,每天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年底看著人家的年終獎,而我只有200塊錢象徵性的過節費,我能不心寒嗎?

再說了,真有什麼事情,我不覺得我會享有他們那樣的保障待遇對吧,你說我何苦呢?

編制真的有那麼大影響嗎?

收入

簡單直白一點,有沒有編制,你的收入差距非常明顯,表面看來工資都差不多,但是更多是隱型福利,比如說你的社保、公積金、年終獎、季度獎等,沒編制不但收入低而且多幹活。

疫情期間辭職,無編制,同工不同酬,你還覺得她是臨陣脫逃嗎?

升職

沒有編制的話,那麼不好意思,如果有升值的機會,很大概率是與你無緣的,甚至你還會發現,你反而就是活幹的最多的那個人。別人吃肉的時候,你連湯都不一定有的喝。

社會認可以及底氣

有了編制,首先就是一個社會認可度高,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你的底氣也比較足。

我有一個朋友,在事業單位做了4年了,他這個人很內向,每天就是完成本職工作,其它能不參與就不參與,獨來獨往,下班就走。不會說話沒有眼力勁,部門聚餐的時候從來不去單獨敬領導酒,我經常開玩笑地跟朋友說,你要是沒有個編制,早就被你們領導開除不知道多少遍了。

疫情期間辭職,無編制,同工不同酬,你還覺得她是臨陣脫逃嗎?

PS: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小美這個時候怎麼能夠臨陣脫逃呢,其實從個人的角度來講,我是完全能夠理解並且尊重小美的做法的。畢業她也是個普通的孩子。

那一年,非典後的十年,很多人其實一直飽受痛苦的。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小美這麼做完全能夠理解,同工不同酬,有時候真的會心理不平衡,更不要說你做的更多了。

疫情期間辭職,無編制,同工不同酬,你還覺得她是臨陣脫逃嗎?

網友們,你們怎們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