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道德,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01

道德来源于信仰,所以是意识形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既是信仰的产物,也是信仰的另一个面。换句话说,信仰这个词是针对造物主的,而道德则是针对同类的。面对造物主,看一个人的信仰虔诚度;而面对被造物,看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有些人以为道德来源于《道德经》,其实这本书最初无名,后来被称作《老子》,再后来才被称作“经”的。汉语里的“道德”二字最早见于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做人做事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长期以来,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以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正当与合理。

今天我们读老子的这本哲学著作,感觉有些深奥,其实它对“道”的表述是很粗犷的。有些像我们对真主的表述,但没有那么具体。也许作者想阐述自然界的规律,借用一个词来做比喻。也有些类似辩证法或矛盾律。所以,老子的“道”并没有具体内容。所以,后世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这些解释大多是观念性的,也被当作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把“道德”二字分开来论,那么,从“道”到“德”犹如从天上到地上的距离。就按老子的说法,“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大自然的次序关系。这是因为他没有接触过造物主派遣的使者,自己感悟出来的一套理论。我们看“道”这个字就能想到,“道”掌握天体运行,地球旋转,人的生老病死,以及春种秋收的秩序和规律等,基本符合造物主的属性。

因为老子对“道”的解释是模糊的,并没有确定是“真主”或真主的其他尊名。比如独一,大能,无始无终等属性,所以我们排除了老子是“圣人”的可能性。因为在我们信仰里的“圣人”或“使者”,首先是承认认主独一的,并且对真主的描述是明确的,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其次声明自己是圣人或使者,以及自己接受真主启示时会见天使的过程。很显然,这两点老子都不具备。

由于老子对“道”的解释仅仅是一种术语,没有实质内涵,所以,后来据此而发展成的尊教,并不是认主独一的尊教,而是包括祖先崇拜等多神崇拜的混合教。甚至后来参杂了佛教的许多东西,成为一个信仰大杂烩。这也是我们的先辈们把造物主翻译成“主”,而没有翻译成“道”的原因之一。

但是,既然老子的“道”表明的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他承认宇宙之间一定有一个超级大的力量支配,人们应该顺从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而人应该按照这个规律做人做事,这个过程就叫做“德”。所以,我们不排斥道指真主的说法。也就是说我们默认把真主称作“道”;把礼拜真主称作“德”。这样以来,人与造物主的关系,其实就是道德关系。

我们看“道”这个字,原指行人的路、道路、大道,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途径;“德”是行路者,是看准方向,不偏不倚直直地向前走的行为。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成为个人文明素质的称谓。这种素质的本身不产生结果,但却会成为一种固定的习惯,这种习惯最终使人能获得幸福。道德和信仰一样,都是自愿的,外人没有办法强迫。

人一生的活动,包括创业或就业等,都是为了获得某种自己追寻的幸福,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这个追求过程必须要有某种规律,否则,互相干扰,互相伤害,谁也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所以,道德概念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这个规范会产生一种社会舆论,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现实生活中,“道德”这个词是人们最熟悉的,却也是人们最忽略的。因为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利益,或者是效益,很少首先想到符合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在别人说他没有“道德”或“缺德”时,才会着急、生气,感到耻辱。所以,道德往往是平时最不重视,一旦失去了,或被别人认为缺失时,才感觉它是最重要的东西。

今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道德,并且这点是不容别人置疑的。那些缺少“道德”的人,干“缺德”事的人,都应该受到谴责,而且一定是别人,绝对不会是自己。所以人人都喜欢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有些人甚至以自己为“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别人,结论是别人都是错的,这就是“道德绑架”。

我们所说的“道德”,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一种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的基础,他看似有道德,其实是一点道德表象,会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质内容。比如,无论哪种尊教信仰都讲孝道,孝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但由于现在人什么教都不信,忤逆不孝的情况自然会越来越多。

所以,没有信仰的人很难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近年来,由于我们区域的信仰屡遭破坏、歪曲,某些地方被严重摧毁,人们的道德观念已经很模糊了。有些人甚至觉得“道德”这个词是空洞的,这个提法是过时的。加上我们教育中缺少了信仰教育这个核心要素,年轻人的意识中只有法律而没有道德。

人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人一定会感到迷惑茫然、浮躁不安。人们常说的“良心”,其实也是道德的一种,因为每个人的本性不分善恶,人们在做善事的时候感到舒服,并且会产生喜悦,就是因为他的行为顺应了良心,良心促进道德,道德完善信仰,所以自己感觉很快乐。

有人说道德的标准是幸福,即道德就是不妨碍别人获得幸福,也不阻碍自己追求幸福。换句话说,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有些道理,但不全面。因为不同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对幸福的认知也许是完全不同的。

人的性格是多样的,有的人爱好美食,有的人爱好艺术。爱好美食的人,看一幅名画远远没有得到一盘菜感到幸福。所以,对待不同的人,道德的内涵不是一概而论的,这取决于他的信仰,如果信仰完全丧失了,道德也就彻底消失了。

人类社会活动的目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营养和繁殖,二是感觉和欲望,三是心灵和理性。道德与人类活动的这三个部分都密切相关,无论哪一部分缺少了道德,都会发生混乱,都会导致与追求幸福背道而驰的结局。尤其追求感觉和欲望的那一部分,道德会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总体可分为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如果人们缺失公德,首先大家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人际关系就会急剧恶化。比如邻里相处,相互之间就不会尊重,邻里关系必然恶化。其次,整个社会的经济会下滑,各种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如果人人都不遵守社会公德,就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即对国家、对社会的凝聚力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因为一个人人不守规矩、不讲公德的社会,很难让里面的某个人坚守道德。所以,道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其次才是法律,它是最后一道屏障。

道德是一个社会中衡量、辨别所有事物的准则,是是非对错的标杆和参照物。一旦道德丧失了,人就失去了衡量是非的标准,所有事情都会顺着人的私欲发展,也就失去了规则意识。这时,各种规章制度就等同虚设。所以说道德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一旦道德丧失了,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和颠覆。


道德,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02

由于传统文化中的“德”有造物主的含义,所以马坚先生把信仰真主的人“穆米努”翻译成“信道者”。这在今天看来却有些不妥。首先“道”是古人早期没有接受到真主启示,不知道真主的尊名、使者、经典等情况下借用的名词,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而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真主的尊名,就不宜再用含糊不清的名词了。

其次,“道”现在已经被约定成俗为另一种尊教的名称——道教,所以,我们不宜再把“穆米努”称为“信道者”,这样可以避免信仰混乱。尽管有些名词在明清以前是通用的,但后来已经分开了,有了各自确切延申的含义,就不能再混用了,毕竟历史不能倒退。 所以,我认为白志所老师把“穆米努”翻译为“信主的人”,是比较恰当的。

在真主经典的指引下,我们遵循正道,这个正道是真主给我们指明的道路,而非来自其他神明。我们遵循这个道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德”的过程。所以,我们理解的道德,实际上是为主道而奋斗的历程。这是一条从下而上的道路,除非真主的意欲,大多数人必须经过种种考验的磨砺,才能坚守在这条道路上,最终升达真境。

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他所主张的道德就没有内涵。没有内涵,自然就没有标准。有了信仰,就知道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在古热阿乃天经中多次提到过。真主说:这部古热阿乃天经必把(人们)引导上最正确的道路,并向行善的信士们报喜:他们将享受巨大的报酬。(17:9)

对大多数人而言,道德培养需要长期的“德行”积累,才可焕发“德性”之光,“德行”与“德性”是“德”之修养的两个条件,它们互为依托,互相激发与促进,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一个人的大脑中如果没有“道”则“德”无法培养;如果没有“德”则“道”是被荒废的。二者不可偏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之上的“建筑物”。

因此,我们相信“道”是真主赐予的,是从上而下的;“德”是后天培育的,是自下而上的。道德是横跨在先天意识和后天有意识之间,从现实角度来看,真主赐予了人们的先天无意识,然后引导人们的后天有意识,道德是一种宏大的恩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越有道德,越懂得知感真主的原因。

得“道”难,难于自己没有机缘,也就是真主给不给的问题。而“德”的修为难,难于在私欲遮蔽下要做出选择。所以得道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德行是人生最大的业绩。“德”要不断精进修为,全然在每一次道德的选择上发心用力,不以任何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在自我监督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越来越好。

如果我们把道德理解成功修,那就表现为不断接近真主并最终达成信仰与行为的内在统一。今天,作为信士,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将每一个对德行构成考验的行为加以反省,并通过切实的行动不断地改进,力行五功,虔诚而敬畏,改过迁善,养成习惯,这才是我们对道德修行的正确理解。

当今是一个人人浮躁的时代,人们一味地强调“德性”,却忽略了“正道”,这样的“德”就像没有轨道的火车一样,是无路可行的。所以,今天我们看那些放弃对“德行”坚守的人,感到非常遗憾,而对那些对“正道”迷失的人,更是感到痛心疾首。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写过一段注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孔子认为“德薄而位尊”是危险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和人品高度如果与他所处的位置不成正比,那便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很低,满脑子都是金钱享受,不知道真主、真理、正道、正行,后世的终极审判等,他做个小生意,也无大碍,但若突然发了大财,那对他来说就不是好事。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使用巨额钱财。如果把钱用来胡作非为,吃喝嫖赌,轻则家产败光,重则性命难保。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道不明,德行低,他的事业越大就越危险。就像小孩开玩具车没有问题,但有一天爬上大货车,竟然开动起来,那灾殃也就难免了。有些人的德行当个基层小官还可以,如果有一天突然被提拔成大官吏,负责管理一个庞大的机构,他的道德修为又不够,那就很难把握住自己,不自觉地收受黑礼,灾殃就临身了。

同时,“智小而谋大”也是很可怕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智慧不大,但他的计划却很宏大,这样,他的事业与他的能力不相匹配,结果当然是糟糕的。就如一个人医学知识很浅薄,却给患者做大手术,这样不闹出人命才怪呢。

德小而心大,犹如力小而任重。一个人的力量达不到其负重,轻者伤身,重者丧命。有些人把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强势夺取,占为己有;把那些本不该自己享受的东西,恣意挥霍,最终导致灾祸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与“干办”或“知感”等一样,虽然在经典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单词,但却有大意相同的句子。真主说:“你们应当记得,当时你们在地方上是少数,是被人认为软弱可欺的,你们生怕当别人的俘虏,但他使你们安居,并以他的援助辅助你们,以洁美的食物供给你们,以便你们感谢。”(8:26)

真主给了我们很多恩典,我们却没有感谢,疏忽了自己的使命,荒废了自己的功修,导致恩典变成灾难。当我们丢失了信士本该有的“德”,变成有道而无德之人,那才是最可怕的。直接后果是今世遭到真主的放弃,后世还要遭到真主严厉的惩罚。这便是“德不配位,必遭祸殃”的最好解释。

真主说:“当时,你们的主曾宣布说:如果你们感谢,我誓必对你们恩上加恩;如果你们忘恩负义,那末,我的刑罚确是严厉的。”(14:7)

作为信士,我们每天享受真主的隆恩,本该体恤他人,但我们往往却自作聪明,在财富和名利面前忘乎所以,忘记了真主,迷失了信仰,丢掉了道德,在恣意享受的同时,对别人冷漠刻薄。所以,无德之人是有罪的,他们是知“道”而不遵,严重地背离了正道,定会受到真主的惩罚。

丧志者潦倒,丧德者遭诛。有的人一旦身居高位,便为所欲为,处处高人一等,以为别人对他无可奈何,实则不然。表面上看有道无德不是大事,其实却惹怒了真主,是一件很严重的大事。虽一时兴旺,但日后必遭灾祸。所以,人就像树一样,高度应该和粗细度匹配,高度是位置,粗壮的身躯是品德。如果没有一定的粗壮,长得越高越危险。

不管我们身处何位,信仰功修不能丢。应该坚持修仁爱之心,守道修德规范,这样福气才能绵延长久。同时要心底明亮,不为虚名所累。今世是一场考验,没有多少真正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没有多少真正痛不欲生的事情。大多数事情要么快乐一阵子,要么痛苦三两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归于平淡。所以,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能忍则忍,可让则让,不要钻牛角尖。


道德,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03

《易·系辞下》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后来的儒家学者以“生”释“仁”,意思是人人应该顺从天道的“生”,这样可以使自我的一切行为都不违上天的“好生之德”。只有实行最广泛的仁爱、同情、友爱、帮助一切人、爱惜一切物,使天下之人、天下之物都保持一种“生”意,才算有德。

这个“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伤害生命;二是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其实,这点和我们信仰的道德观基本吻合。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应该尊重并保护。任何人都是真主的造化,人的宝贵并不在于身材高大,不在于脸蛋漂亮,不在于手艺或技能超群,而在于他可以履行大地代治者的使命。

今天的人们几乎都不知道什么叫“生生之德”了。站在生命的视角看“生生之德”,的确是有哲理的。因为在这个视觉下,这种品德是天地间最宝贵的。所以,每一个人应该从心底里认识它的重要性,自愿使这种品德成为自己发自内心的一种行动。

我们看生命,一切都是来自造物主,是完全平等的。德的根本立足于道,因此,对万物的平等心就是守道的体现,这个过程就是道德完善的过程。生命不只是为自己而存在的,也不是漫无目的游荡的,所以需要“道”的指引和“德”的规范。因此,“道”与“德”只存在理解上的差别,并没有人认为它们是可以分开的。

人的本性中有许多东西并不是对自己有益的,比如想独自得到一切利益,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有了道德的约束,也许会有这个想法,但却不一定会这么做。这就是道德以及道德教化的功效。任何人只要愿意在道德境界上有所提升,最终都会体会到“道德”是造物主给人最基本的默示,也是维护这个世道不会发生恶性循环的最佳预防措施。

今天,无论他人如何对待你,只要你相信造物主无时不刻地监察你,你就成就他,这要比满足自己的需求更好一些。因为造物主会从另外方面满足你的需求。你成就别人的,往往是简单的、表面的,而造物主给予你的却是你生命深处最需要的,就像光源一样照亮你的内心世界。从这个层面上讲,坚守道德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道德,是立行教门的根本,是演绎教门的最好方式。由于经典翻译受两边词汇的限制,汉译经书里鲜见道德二字,所以人们只知道讲教门,却不知道守道德。其实,道德就是教门。因为成就道德至境的内在要求除了信仰,与其它事物无关。这种境界会为人带来最深刻的喜乐,这与获得世俗物质之乐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其实“道德”一词要比“教门”更宽泛、更通俗、更容易与外界沟通。在易思俩目复兴之前,人们就懂得道德的内涵,比如人们重视“诚信”,自觉遵守道德原则等。道德中的“诚”是对己负责,对人真实。这就要求人做每一件事情时,哪怕对自己不利,也要做到讲信誉,讲诚信,真诚无欺。

有道德的规范,“诚”便成为自我觉察的意识,超越了任何制度或工具的管束,如摄像头之类的。有道德之人会将自我当做观察对象,时刻监视自己的起心动念及行为举止。说白了,他严以律己并不是怕某个人,而是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即敬畏大能的真主,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儒家强调精神境界的提升,必须是在做事上精进磨练,格致乃观心。朱熹直接将“不诚无物”诠释为“不诚无事”。“故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他认为如果没有“真”与“实”,也就谈不上“诚”与“信”。所以,道德是修身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修炼,最终达到君子的境界。

今天我们读“天道酬勤”,“仁者无敌”,“至爱无阻”,“至诚通天”等,以及“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等,都与道德有关。这些理念任你选择,最终却由“天”来成全,也就是凭真主的前定。人生,每走一步,就是一次选择。每错一步,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善恶到头终有报,谁也替不了谁。今天放着大道你不走,明天只好含泪奔跑。今天的一念之差,明天会受双倍的惩罚。

今天你脚下的某些坎坷,是你昨天选错了道的惩罚。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每一步都是算数的。最怕的是什么都想要,却又什么都抓不住,结果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得到。道德生活,就是淡然于心,从容于表,优雅地生活。道德更是追求真理,坚守信仰,如此,虽然人生路上也会有坎坷,但不会有大祸。

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坚持道德修为,不惜清贫一世。无论你多么优秀,总会有人看不起你,但这丝毫不影响你生命的价值,只要你的道德不缺少,你的人生一定是有意义的。做任何事情,不能背离信仰,不能忽视道德,努力进取,你就是最优秀的。人生就是这样,除了信仰操守和道德修养,一切都是浮云。

活在这个如戏的尘世上,谁敢说自己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谁敢说自己的生活中没有酸甜苦辣?谁敢保证自己一直会春风得意?往往遮蔽一个人本性的,使人失去道德的,大多都和财色有关。要知道,钱财不能养你一辈子;美色也不能炫耀一辈子,这些东西都是充满变数的,很容易失去,唯有你的“德”是别人偷不走的,是你最根本的财富之一。

道德并不高深,只要你信仰真主,虔诚履行功修,你就是得道之人;如果把最好的心情留给懂你的人,把最真的感情留给爱你的人,不做变脸鸡,不做负心汉,你就是有德之人。要知道,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谁的人生都不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老子的感慨,意思是失去“道”的人才喊“德”,这话是对那些不讲信仰只说道德之人的莫大讽刺。当我们理解了厚德载物,以德服人的含义后,就明白了品德和修养对人的重要性。无论是伊德、儒德,公德、私德,只有切实地遵行,都是上德、大德、美德。

最后,让我们静下心来,再学习一段马坚先生翻译的经典,真主说:“如果他们像你们那样信道,那么,他们确已遵循正道了;如果他们背弃正道,那么,他们只陷于反对中;真主将替你们抵御他们。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知的。”(2: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