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間,需要一點分寸感

分寸感,是社交中的高級直覺。

總有這麼一群人,說話做事恰到好處,給人如沐春風之感。善於盤活場面,不該問的堅決不會問;樂於相助,也不會強加於人。

懂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拿捏好這個分寸,是成年人社交中的一門大學問。

關係再密,也不能失了分寸

fen cun gan

成年人之間,需要一點分寸感

對於有分寸感的人來說,首要的就是界限意識,無論親疏遠近。即使是私交甚密的好朋友,也不會主動去介入對方的家庭紛爭、去打探分享他人的私密信息,因為明白再親密也有隱私空間。

這就是一種分得清的思維,關係再親密的朋友也得保持一點距離。保持距離本身就是一種關心的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友誼。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也有這方面的意思。

分寸感,讓相處更輕鬆

fen cun gan

成年人之間,需要一點分寸感

有人覺得,關係好就應該什麼都分享,不分你我。而實際上,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是要分你我的。當我們靠的越近,得到的不僅僅是溫暖,也可能是更深的傷害。

兩人之間的分寸給了各自小小的空間,而人都是需要一點私密空間去獨處的。相聚時可以把酒言歡、談天說地,分開時也能自得其樂、各有所處。即便偶有矛盾,也能退到不相干的地方,消化一番再重歸於好。

這樣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獨特的位置,相處起來也不至於患得患失,輕鬆愉悅的方式總是有利於關係的長久發展。

生活中的分寸感能悅人悅己,那麼對於一個酒場上的人來說,分寸感又該是什麼樣呢?

勸酒,點到為止

fen cun gan

成年人之間,需要一點分寸感

勸酒是個花樣百出的活,有人軟磨硬泡,有人死皮賴臉,有人倚老賣老...

但要說勸得好,勸出修養的,是一個叫老張的朋友。

老張的酒量算不上很大,但凡是和他喝過的,無不誇讚他酒品好。他勸酒有三原則:推辭者不勸、已有醉態者不勸、已經勸過兩次者不勸。

對此,老張是這麼說:別人推辭時,說明人家不想喝,自然不能強人所難;有了醉態的,還勸就是誠心灌醉人;至於勸過的人嘛,事不過三,喝酒要盡興,但盡興不是過度。

所以說,處處周到,點到為止,不強人所難,這才是勸酒的正確方式。

酒後,舉止有度

fen cun gan

成年人之間,需要一點分寸感

酒品如人品,真正的君子之風,都會體現在酒後的言行舉止上。有人酒後發酒瘋,有人酒後依舊紳士,這就是酒後分寸感的掌握不同。

曾經有次拿到了一批好湯溝酒,邀請朋友過來一起喝。大家平時就好幾口,加上酒確實好,有個朋友就喝多了,吐在了地板上。即使他當時已經有些迷糊站不穩了,還是堅持自己打掃乾淨,說“來做客不能髒了主人屋子”。

這種酒後的修養,不得不令人讚歎。不瘋癲出醜,不失態,不給人添麻煩,這便是酒後的分寸感。

酒是一樣很美好的東西,適合細品慢酌,倘若強行勸酒、借酒發瘋,實在是有煞風景、缺少涵養了。

成年人之間,需要一點分寸感

把握好喝酒的分寸感,不多不少,既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熱情,也不會豪飲無度讓人難以招架,這才是真正的酒桌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