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常見漂相解析,弄清楚才能杜絕空竿!


冬釣常見漂相解析,弄清楚才能杜絕空竿!

中魚率較高的漂相:

緩緩上升後下頓:浮漂到位後,穩定下來,出現緩緩上升,而後短促有力地下頓的情況,即魚吃鉤正常,一般是“標準”的咬鉤信號,建議立即提竿。

當浮漂上升時,要準備提竿,看見浮漂下頓就瞬間揚竿;而上升後沒有下頓,但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停留,建議也要迅速提竿。

小送漂:冬季鯽魚的較為常見的一個漂相,浮漂從原始位置,上浮一到兩釐米左右。這種情況多是小鯽魚在吃鉤,或者是天冷,魚兒吃口輕。

移漂:移漂是指浮漂在水面上,保持了一定的傾斜度,穩定的朝著某個方向移動的表現。一般是有大鯽魚上鉤了。移漂的幅度越大,大鯽魚的概率越高,提竿時應該是輕拉慢拽,根據魚類的前進方向,牽引魚類的活動範圍。

冬釣常見漂相解析,弄清楚才能杜絕空竿!

點漂與跳漂:點漂和跳漂的動作看上去差不多,但還是有細節上的差別。

點漂是浮漂交替上浮和下沉一目左右,輕微地晃動,像在點頭。出現這種漂相可能是小鯽魚開始咬鉤的信號,可以提竿。也可能是鯉魚在試探吃餌,還有可能是鰱鱅咬鉤的信號。這種漂相之後出現黑漂的概率比較大。

而跳漂的跳動幅度比點漂要大,頻率也比點漂快一些,並且跳動的方向也沒有規律,之後一般會逐漸下沉或者上升。這種情況一般是小魚鬧窩或者羅非魚咬鉤。

冬釣常見漂相解析,弄清楚才能杜絕空竿!

空竿概率較高的漂相:

浮漂前後左右晃動:它不是上下活動,而是左右前後四個方向不斷的晃動,漂尾時有抖動。

這種現象主要有三種情況導致:魚類吃口位置不合常理造成;小魚鬧窩造成;水層變動,或者大魚在魚線附近活動。

這類漂相不是提竿的好漂相,以上三種情況,均不建議提竿,盲目提竿反而會驚擾到窩子裡的鯽魚。

浮標在水下忽閃一下:這一般是魚兒碰線所致,空竿幾率較高。


冬釣常見漂相解析,弄清楚才能杜絕空竿!

黑漂後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目目斜向入水,然後恢復原狀。多為小雜魚咬鉤搗亂。

浮標緩慢上升再慢慢下沉到原位: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穩定二目,不時冉冉升為三目或目半後又緩慢沉到二目。這一般是魚在鉤餌周圍吃食、活動索引起水流水壓變化,不建議揚竿。但說明這時浮漂感覺好,很敏銳,要留意接下來短促有力地下頓。

浮漂在下降的過程中停頓或加速:在水庫或江河有此情況,多為白條,小魚。這時候建議減少餌料的霧化,加大餌料的粘性,使用短一點的子線、換大浮標,使餌料快速下底,躲開中上程的小雜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