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原本在2009年河南省計劃在三門峽靈寶洛陽三個施工路段擴建,接到消息後,前兩個城市就立即開始建築,唯獨洛陽一拖再拖。到底是什麼緣由阻礙了洛陽段的擴建呢?

原來是一座名為“邙山”的山體橫亙在了中間。這座別名“北邙”的山來頭可不小,邙山坐落於洛陽市北面。有詩這樣描寫北邙:北邙冢墓高嵯峨。更有古諺語:生蘇杭,葬北邙。由此可見北邙山頭少閒土,其中更是藏著許多帝王的陵墓。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北邙土層很厚,滲水率低,再加上環境秀麗,風景如畫,十分適宜安葬。早在東漢時期北邙便成了洛陽人最後的歸宿。正因為北邙裡葬有歷代帝王,陵墓裡自然少不了奇珍異寶。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邙山和連霍高速本是並無瓜葛的,但是由於洛陽段的擴建需要橫通邙山陵墓,且需要經過邙山核心地段。但邙山地下埋葬的不僅是歷代帝王,更是那段歷史和遺蹟。萬一在施工當中造成遺蹟的損壞,那是永遠無法修補的。於是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決定,派出一支專業的考古團隊在高速擴建施工範圍內進行探索發掘。

在遺蹟發掘工作中一座編號為“44”的陵墓極為與眾不同。辨別古墓的等級首先看形制。最長通過形制的規模,團隊認為這座古墓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座古墓位處東漢帝陵核心位置,古墓東西跨度長達50米,這樣大規模的墓裡裡面到底葬了何人?到底會是哪位皇親貴胄呢?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在這裡先來講一下東漢墓葬的普遍形制,一般墓道非常寬大,墓道呈長斜坡狀。在墓道兩側都有臺階。這座編號44墓葬形制基本上與東漢墓葬符合。根據目前的推斷,初步確定墓葬的年代是東漢時期。結果接下來的發現更是讓考古團隊震驚。因為在古時候的墓葬等級制度十分嚴苛,從墓葬的規模和朝向就可以初步推斷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其他的東漢墓葬全部統一南北向,而編號為44的墓葬朝向卻是東西向。這一點和其他東漢墓特徵葬格格不入。然而,在接下來的發掘中竟然發現了許多盜洞,據統計一共有六個,而且六個盜洞來自不同的年代,從唐宋到民國期間。這個發現讓考古團隊的成員惴惴不安。這樣多的盜洞,墓室裡的葬品會不會已經被洗劫而空了呢?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但是這還不是讓人最疑惑的。緊接著考古團隊發現了這座墓葬竟然沒墓頂,如果根據前面的六個盜洞推斷,原本價值連城的隨葬品已經被盜空,後來的盜墓者為了不虛此行把修建墓頂的墓磚也盜取了。當考古團隊發掘到墓底時,發現墓底的地磚也都被洗劫而空。按理說這樣大規制的墓葬不可能連地磚都沒有。最後考古團隊在墓室的後室發現了僅剩的幾塊鋪地磚。原來這座墓葬是有鋪地磚的,但最後連地磚都被盜墓者卷席走了。根據目前的種種情況來看,水上片十有八九都已經被盜走了,如果沒有了隨葬品,那麼怎樣來確認墓主人的身份呢?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墓室裡的文物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些零星的陶瓷碎。接下來的事情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考古團隊心灰意冷之時,發現了一枚小印章。千萬不要小瞧這枚小小的印章。因為一般在墓室裡出現的印章都是墓主人的,且印章上會刻著墓主人的名字。給印章完成除鏽工作後,考古團隊中竟無一人認得印章上面的字。束手無策之下,團隊將印章交給了考古研究院的蔡運章先生解讀,幾天之後才研究出這枚印章上刻的字為“曹休”。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曹休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此人是曹操的族子,曹操視若己出。曹休和曹丕關係極為密切,在隨曹操四處征伐期間,立下汗馬功勞,其中下辨之戰揚威名,後擊敗孫權名震東江。曹丕繼位以後,曹休成為了曹魏大軍領帥,官至大司馬。曹丕臨終託孤,曹休便是四位託孤大臣之一。最後在率軍攻打東吳時棋逢對手,險全軍覆沒。這次戰役對曹休打擊深重,不久後含恨而終。

公路擴建發現漢墓,帝陵規格卻連地磚都不剩,專家:他是曹操愛將


最後,位於東漢帝陵核心區的墓葬竟然是曹魏時期的墓葬,經推測,曹休的墓葬之所以出現在東漢墓地是因為北邙山區域不大。如果又想選擇一塊風水寶地,最後只能穿插在東漢墓地之間。曹休為曹魏時期的人,墓葬的朝向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經於安陽發現的曹操墓也是東西向分佈,這也就解釋了墓葬方位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