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金詞金句】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1.出處

出自老子《道德經》無難章第六十三,“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記錄了思想家老子的學說,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近兩年,《道德經》的內容經常被國家領導人和各界人士在多種場合引用。

2.釋義

其實對這句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也為我們使用這句話提供了多種可能。

1、“大”可解釋為偉大,這句話的意思就可理解為“因此,偉大的人物始終都不認為自己偉大,所以才能夠成就自己的偉大”。該句話強調的是一種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態度,跟“成熟的麥穗總是低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虛”以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卻比之更加新穎和高大上。

2、“大”還可以理解為“大事”,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表述為“所以,偉大的人物始終不貪圖大的貢獻,才能夠做成大事”,講的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小事做起。如果從這個層面理解就可以替代我們反覆使用的“水滴石穿”、“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古語。

當然,聯繫上下文,我認為第二種意思更加貼切原意,但是在面試的高壓環境和緊迫的時間下,例子“一魚兩吃”性價比就更高了。

3.應用

當題目中的主題涉及到謙虛、驕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脫離群眾、目標不合理、愛崗敬業等時,上述古語皆可運用其中。

【應用一】

題目中凡是可以聯繫到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注重積累等方面的主題時,社會現象、態度觀點、漫畫甚至是現場模擬類的題目均可以結合這句話的第二種意思適當引用。

示例:天上不會掉餡餅,要踏實肯幹。請說出你的夢想,並結合經歷和崗位談談你如何實現夢想。

用於如何實現夢想:正所謂“聖人不以為大,故能成其大”,聖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要想成就偉大的夢想必須要做到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一方面,要重視每一個任務。俗話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無論是打印、窗口還是上傳下達的工作(結合崗位選擇即可)都是完成一項大項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把小的項目做好才能為大項目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注意觀察,總結出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梳理程序、簡化流程,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如spss數據統計軟件、網上辦理平臺等,創新辦理手段,提高辦事效率,用小的創新之舉為日常工作增光添彩,點亮夢想。

【應用二】

遇到謙虛謹慎的態度觀點題目時,該古語及其出處可以成為論證的素材。

示例:老子說上善若水,與世無爭,水具有謙遜的品格,結合自身經歷和崗位談談今後在工作中怎麼做?

在工作中的做法:謙虛謹慎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無論是“上善若水”還是“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都向我們揭示了謙遜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作為剛剛進入新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更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不足的眼睛,正視自己在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樹立謙虛謹慎、終身學習的理念:向領導學習統籌兼顧的大局觀念,向同事學習待人接物的工作技巧,向群眾學習樂觀向上、腳踏實地的生活智慧。唯有“終不為大”,我們才能發現不足、正視不足、取長補短彌補不足,推動自己的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