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胡曉光,扶貧路上的“追夢人”

 她是一名村幹部,11年的基層磨鍊,讓她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體會,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更多的是想著如何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在她的身上體現了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精神風貌,她就是蒙城縣莊周街道後婁村扶貧專幹胡曉光。

  胡曉光,女,42歲,中共黨員,2008年1月參加工作,任村計生專幹,2014牟8月開始從事扶貧工作,她積極投身於扶貧一線,全力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街道脫貧攻堅工作安排,圓滿地完成了上級所分解的工作任務。她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工作,一心一意為貧困群眾謀福利,甘當幫助貧困戶排憂解難的知心人!

  和諧家庭“孝”當先

  胡曉光家5口人,胡曉光在家孝敬父母,支持丈夫,心疼兒女,是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她公公王興貴已近80歲高齡,體弱多病,胡曉光悉心照顧,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炎熱的夏天,時刻把公公冷暖放在第一位,把好吃的給老人吃,為老人洗衣,切實達到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左右鄰居羨慕的說,王家不知道哪輩子修來的好福份,媳了這麼好的媳婦兒。

  一心為民公僕情

  胡曉光參加工作己11個年頭了,在這麼好年裡,她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為封民貼心服務,贏得了當地幹群的一致好評,真正踐行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村民的好乾部,是村領導的好幫手,工作中,她看到村裡的婦女平時除了洗衣做飯帶孩子,還因為玩耍而鬧矛盾,她看到眼裡,急在心裡,及時向村兩委反映了這一不良現象,建議用村中的新型農興合作社,動員村中空閒婦女到合作社務工,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增加收入,婦女有了工作,能賺到了錢,在胡曉光的積極努力下,村裡的五、六十名婦女都有了增收門路,使婦女的腰包鼓起來了。

  群眾冷暖掛心間

  2017年5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熱火朝天地全面鋪開,繁瑣複雜的表格填寫、反覆入戶的精準識別、多種材料的調查取證,每一份檔案的建立,她都嚴格制訂出了從文字排版、會議傳達、具體落實、圖文記錄等詳細標準,並按照規定逐一落實,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瓢潑大雨,都沒有阻止她幹好扶貧工作的決心,在一個多問的時間裡,她走遍了每一戶村民,詳細瞭解了他們的情況,誰家孩子考上大學了,哪戶養殖多少畜禽,哪戶因病住院花了多少錢等,她張口就能準確地說出來,在貧困戶識別過程中,胡曉光更是心細如髮,生怕因為自己的大意疏忽落下了哪一戶,哪一人,她陪縣人社局幫扶責任人走村入戶瞭解情況,白天跑看入戶調查,晚上回到村裡加班整理資料,經常加班到深夜……

  手機微信已成為人們交流溝通最方便快捷的平臺,胡曉光想方設法把村裡有微信的婦女聯繫在一起,建立一個新農村婦女同志微信群,以方便全村婦女聯繫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誰家有矛盾了,哪一位遇到煩心事了,哪一家生活困難了……大家都樂意幫助,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就這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支招獻策中,很多煩心事就解決了,目前微信群已減為大家敞開心扉高談闊論的平臺,微信群不僅有家長裡短,生活日常,還有政策傳達,理論學習,同時,胡曉光還在群裡發佈法律法規、扶貧信息、惠民政策……

  胡曉光從事扶貧工作4年來記不清多少次沒有節假日,通宵奮戰;更記不清多少個迎著晨曦下鄉,踩著夜色返村披星戴月;也記不清多少日,夜以繼日在村戶之間奔波,分管扶貧以來,她滿腦子裝的全是扶貧……

  胡曉光在同事看來,她是一個“攢勁”扶貧幹部,正在用心血澆灌著全村的扶貧事業;在丈夫眼裡,她是一個早出晚歸的“工作狂”,她愛事業,有責任擔當;在群眾眼裡,她是一個“能行”人,她能為群眾到益跑腿跑路,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了一名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在接受採訪時,胡曉光告訴筆者,在習近平扶貧論述重要精神指引下,以十足的幹勁,百倍問信心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再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