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曾經上下求索,一個無數人渴望的夢想,因水而起。會寧這片厚重的黃土地,一度因為缺水被冠以“苦瘠甲天下”的標籤。

最近的水源在哪裡?一個讓無數會師兒女期冀已久的引水夢想開始發芽,上個世紀50年代,經過多方考證,離會寧最近的洮河水具備引水條件,於是,一個凝結了多少人心血的工程、跨越世紀的工程開始誕生——引洮工程的名字,從此響徹了隴原大地。

引洮河清流,解隴中之渴,歷經無數困惑。終於,洮河之水穿山越嶺、攜卷著希望的種子,走進農家院落,潤澤貧瘠旱塬。

於是,銘記了多少會寧人苦盡甘來的夙願終於實現,這一天,跨越了半個世紀的等待。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上下求索,涓滴水澤入旱塬

隴中之難、隴中之苦,沒有經過的人是無法想象的。十年九旱是最真切的寫照,苦甲天下是最生動的詮釋。

“舀上一勺清水,半勺在止渴,半勺在呼喊。”貧瘠的黃土地,苦澀的旱塬間,一度因為厚重的底蘊被無數詩人深情吟唱,也被海內外廣泛關注。

一個跨越世紀的延續,因為一個共同的渴望被苦苦的堅持著,水水水,還是水。只要提起它的名字,多少人都會汗顏,都會抹淚,這裡面承載著,一半是期待,一半是無奈。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1958年,1.4萬名會寧血性男兒,為響應引洮上山工程的號召,帶著故土父老鄉親的期盼,帶著引水潤澤旱塬的願望,全線傾心投入了這場浩浩蕩蕩的引水工程。但由於前期工作準備不充分,加之財力物力不足,受當時歷史因素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前後歷時4年,最終全線停工,於是第一次引洮工程的歷史被淹沒在過往的烽煙裡,一度成為會寧人心中久久不能忘卻的痛。滴水貴如油。貧瘠的隴中,乾旱的會寧,一直牽動著各級領導殷切的心。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歷屆省委、省政府傾力推動,打破了重重阻礙和條件限制,終於;引洮工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得以重啟,一個曾經熟悉、又富有新生希望的名字——引洮工程,又一次走進了會師兒女的心中。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2006年11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14年12月28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這個甘肅歷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惠及定西、白銀、蘭州等市7個縣區的154.64萬城鄉群眾,並將使19萬餘畝旱地變水田。

期待,圓夢,延伸。在一期工程開通之際,甘肅省又馬不停蹄的規劃實施引洮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是列入國務院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的建設項目之一,是我省迄今為止開工建設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工程建成後,將從根本上解決甘肅省中部嚴重乾旱缺水問題,受益區域涉及8個縣區268萬人口,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進程。

殷殷重託,以人為本。2013年2月3日,引洮工程進入最艱難的施工階段時,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總幹6號隧洞工地考察慰問,帶著總書記的囑託和數百萬隴中群眾的期盼,引洮建設者們扛起責任與擔當,夜以繼日的奮戰在引洮一線,為隴中人民的生命之水保駕護航。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同頻共振,效益水滴潤萬家

會寧,因水而惑、依水而興。洮河水引來了希望,也引來了發展,於是,腳下這片厚重的黃土地,開始了趕超跨越式的奮進鉅變。

洮河水是希望水,洮河水是生命水,洮河水帶來了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帶來了群眾增收的鏗鏘底氣,也帶來了那些不曾忘卻的最初回憶。一池清波潤萬家,從此,曾經“苦瘠甲天下”的會寧大地,因為洮河水的到來,高山旱塬間開始煥發出了新生的希望和脫貧的夢想。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引洮、引洮,一個被久經傳唱的故事,一方養育千年的土地。因為洮河水的到來,增添了許多新的奇蹟。

洮引會州,潤澤萬家。洮河水對於會寧的改變,從用水方式的轉變、到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一次徹底的深層次革命。

黨家峴鄉大寨村中心組村民馬清芳告訴記者,以前的時候我們就在河溝裡拿著一個擔擔水著呢,用兩個桶挑水著呢,挑著挑著,挑的後面也幹了,河溝裡也沒水了,我們就慢慢改進,共產黨有政策,讓我們挖窖,我們就挖了一口窖,就感覺方便了,一年雨水多了窖裡也就有水吃了,乾旱了也就沒水吃,後來,引洮水來了,吃水也逐漸穩定了,也方便了。我自己很有幸,經歷了用水方式的三次轉變。

水來了,如何做好“水”文章,會寧縣開始了新的轉折和尋覓。近年來,會寧縣搶抓引洮一期會寧北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和引洮二期工程新建的有力契機,立足地域先天條件,用足水資源優勢,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不斷盤活水利助推產業發展的最大要素,在中川、韓集等16個鄉鎮,開始探索推進以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為主的“萬畝萬座”設施蔬菜產業,通過引洮水的灌溉和這些產區的帶動,引導全縣蔬菜產業大規模、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戶實現增收致富。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以前我們這裡洮河水沒有來,我們種的小麥、豌豆、玉米、土豆,也就能吃飽肚子,也沒有什麼經濟收入,洮河水來以後,我們種上大棚了,我們現在每一個棚達到毛收入6000元左右,4個棚純收入就是20000元左右。”會寧縣土門峴鎮蘇堡村村民張思萬如是的說。

做好“用水、活水”後半篇文章,才能實現產業發展和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合成力。

協同帶動,致富水源促脫貧

洮河水的一池碧波澆灌了致富的莊稼,也推動了脫貧攻堅行進的腳步。

有了洮河水的滋潤,會寧開始了戰天鬥地的脫貧攻堅,於是,一場依靠洮河水,為徹底解決會寧吃水不穩定、不安全而來的“自來水”入戶工程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久違的洮河水,甜到了老百姓的心頭,也讓他們往後的日子也更有盼頭。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位於大溝深處杏花村的厙弆村,曾經乾渴到要到30公里以外的甘溝驛去取水,如今;這裡依靠自來水入戶,不但解決了農戶吃水的問題,還通過大力探索發展鄉村旅遊的新模式,逐漸興起了以設施蔬菜大棚種植、田園採摘觀賞為主的公益鄉村體驗旅遊的新路子。水的到來,不僅改變了這裡的曾經貧窮落後的面貌,還帶來了脫貧致富、奮進跨越的新夢想。

孕育生命的水,因它才顯生機,有它才有豐盈。

每天,喝一杯濃濃的罐罐茶,是會寧縣郭城驛鎮黑虎岔村80歲的王仲孝老人堅持了60多年的生活習慣。他告訴記者,以前在會寧的山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水極為珍貴,每個人對水的深厚感情更是不言而喻。“一碗油換不了一碗水”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現在,自來水入戶的實施,讓我們品嚐到甘甜的洮河水,真的不敢想象這會是真的。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據瞭解,位於會寧縣郭城驛鎮東北部的黑虎岔村,向來乾旱少雨,引洮供水工程未通水前,這裡水資源極度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自會寧縣農村自來水入戶工程實施以來,黑虎岔村整村推進引洮人飲工程,村民都用上期盼已久的甘甜洮河水,還用於灌溉扎子塬砂土西瓜田,給當地產業的發展注入了無窮水力量,實現了打通經濟活水和致富水源的雙促進,同提高。

用水點亮夢想,以水澆灌希望。有了引洮水的滋潤,會師大地上才奏響了脫貧奮進的凱歌,才築起了雄偉的歷史豐碑!

如今,洮水入會,這裡的山青了、水秀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眉頭展了、日子也更美了。

近年來,在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會寧縣發生了鳳凰涅槃般的蝶變,經濟穩步提升,社會和諧穩定,人居環境徹底改變,為會師兒女同全國人民一道,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會寧:引得洮水入旱塬

不會忘記,腳下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一代又一代會寧人追求不懈的夢想,因水的制約,我們前赴後繼,因水的到來,我們喜出望外。

不能忘記,曾經驢託肩扛取水的記憶裡,有我們無數辛酸的淚和渴望,曾經多少引洮人背井離鄉,掘水築夢的鏗鏘誓言猶在耳畔。

不敢忘記,養育我們的這方家園,苦甲天下的烙印中,蕭瑟落後的標籤下,會師兒女依然堅強的挺立出巍峨的臂膀,共同守護著會寧輝煌的明天。

洮河水,希望之水,圓夢之水。

(會寧融媒記者 魏永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