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INS的出現,並一直火爆至今導致攝影圈分化出了兩個群體。平臺的民主性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與大量的潛在用戶進行連接,並以此獲得相應的回應 。這顯然是一種非常積極的進步。不過對於其他人而言,他們就要冷淡的多。在他們看來,在INS上獲得的讚賞並非僅僅來自於對攝影作品的評判,它隱含了太多其他因素。因為那些名人自拍和動物萌照在INS上的盛行,導致許多攝影師選擇遠離INS的社群,而另一些人,則因為他們的作品,從那些普通用戶中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認可與共鳴。這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Jason M Peterson,一位使用Leica SL拍照的黑白攝影師,擁有百萬級的粉絲數量。今天我們就找到Jason,聊一聊他的黑白攝影、他的影響力,以及如何去擁抱未來。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Photo by Jason M Peterson

Q: 你是Havas(廣告公司)的聯合主席兼首席創意官。你怎麼還有時間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INS紅人的?

A: 我作為廣告藝術指導和創意指導已經工作了25年了。在這期間一直在持續拍照。我是個非常晚到的數碼攝影師,幾乎和社交媒體爆紅的時間一樣,然後我就發現這些社交媒體可以為我的攝影作品找到觀眾。正是這一點推動我每天拍攝和發佈作品。

Q: 你在廣告行業的創意工作是否影響力你的攝影風格?此外,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影響你的創意風格麼?

A: 作為藝術總監,我一直有一個巨大的攝影作品參考體系。我特別喜歡早期的街頭攝影師,例如Harry Callahan、Ray Metzker和Bresson。以及六七十年代的時尚攝影師,比如Clifford Coffin, John Cowan, Jeanloup Sieff以及 F.C Gundiach,還有一些其他門類的攝影師比如Lillian Bassman, Hiroshi Sugimoto,甚至還有Ed Ruscha的畫作。我一直嘗試發展出一種獨立的攝影風格,既有圖像感又兼具攝影感。我喜歡簡單,有力以及昏暗的圖片,他們總能帶給你某種感受。

Q: 你第一次用Leica拍照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你和這個品牌又建立了怎樣的關係?

A: 我在80現代就開始用Leica M6拍照了。後來我的朋友Matt Jacobson又重新把我拉回了Leica,那時候Leica正在全球範圍內推廣Leica Q,我也就順勢買了一臺。在美國我和Leica有大量的合作項目,而最近我幾乎只用SL、Q和M10進行拍照。我確實非常喜歡這個品牌,而且它也實實在在的幫助了我的發展。

Q: 你幾乎只拍攝黑白照片。這種形式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A: 我非常喜歡那些有感覺有故事的照片。黑白攝影對我而言,非常好的減少了那些干擾因素。我一直在用顏色來標記一段時間,例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這樣,他們都擁有著自己的色彩。我喜歡那些記錄人類,超越時間的照片。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你應該知道的攝影師—INS百萬粉絲網紅攝影師指南

Photo by Jason M Peterson

Q: 你覺得是什麼讓你的攝影如此受歡迎?

A: 首先,我對於自己照片受到追捧一事感到沮喪。我想它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我一直嘗試著保持照片的連貫性。我堅持每天拍照,到現在都沒有對自己滿意過,一直在嘗試改進他們。我可以認出我喜歡的藝術家整個職業生涯中的每一幅作品。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

Q: 都市風光與城市環境最近頻繁出現在你的作品中。這僅僅是因為你最近在市區待的比較久,還是因為你有什麼其他打算?

A: 我喜歡展現那些規模化的內容。我確實在城市的時間更久一些,不過就算我生活在鄉間也會去嘗試拍攝這樣的內容。我一直在努力展示人類的生存環境或存在本身與我們這個世界的規模或範圍之間的關係。

Q: 在你的這個系列中,還有平時拍攝的一些照片裡,會傾向於在巨大的社會背景和雄偉的建築群落中,將人物個體描繪為一個畫面細節。這是你在拍攝時有意識的行為麼?你是否對社會有自己的評價。

A: 是的,我經常反覆去往同一個地方來尋找合適的光線,並等候一個合適的時機。我的很多作品都是用一個3英尺的手機屏幕來展現的。我嘗試著用這樣一個小屏幕來呈現出宏大的規模感。

Q: 通過對可見光的應用,你的照片大多具有強烈的對比,使畫面更有氣勢磅礴的感受。在按快門前,你一般會考慮到什麼程度?

A: 我追隨光線,並通過它們來書寫畫面。我拍攝RAW格式的照片,但是在jpg的設定上,通過調整對比度和壓低曝光,直出效果會非常接近我的後期結果。

Q: 你一般會後期到什麼程度?你能給我們講講你的後期流程麼?

A: 很多人都會驚訝我的後期其實非常少。我在拍攝時腦子裡是有成片效果的。我修片常常不超過幾分鐘。我把照片倒進電腦,然後拉進Lightroom裡。我從不使用預設,而是一張張的調整圖片。我通過調整曲線和局部反差來增強深色的部分。我會導出4*5尺寸的照片發到網上,然後保留原片尺寸的tiff來打印使用。

Q: 對那些希望可以加強黑白攝影技巧的人,你有什麼建議麼?

A: 最重要的建議是,在選擇黑白還是彩色攝影之前,你應該先找到自己的風格以及觀點。我以自己的風格構建所有作品,甚至於我的創意工作。很多人給我發他們模仿我的風格拍攝的作品時,我總是感到受寵若驚,我更感興趣於他們是否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Q: 對於攝影未來的發展你怎麼看?

A: 我覺得社交媒體讓所有人都成為了攝影師。當你看到一些由新想法和激情所創造出來的新生事物時,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在設備和規則的推動下,那些老派攝影師的消極行為總是讓我感到沮喪。我非常願意睜開雙眼去看看那些有趣的下一代會搞出怎樣的東西。

原文鏈接:https://www.leica-camera.blog/2018/01/08/mr-consiste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