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有一種風景,叫大理 。在“蒼山雪、洱海月”的大理 ,放下城市的壓力和慾望,好好的享受一次久違的旅行時光;去大理洱海邊找一間適合自己的咖啡店,一本書一杯咖啡,靜靜的享受著獨一無二的慢旅時光;去大理崇聖寺,沉澱內心的不安,為心靈尋找一份寄託。當然還有一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就是大理古城,漫步在青石板街,用腳丈量著古老的街巷。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坐落於風光秀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歷經600多年曆史,至今仍然保存著古城的原貌,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國內歷史文化名城之中最為詩情畫意的地方,“風花雪月”為代表的大理風光將其圍繞其中,東臨洱海,西枕蒼山,自然風光秀美。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之間,一直都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歷史上更是相繼建立過南詔、大理國兩個地方政權,所以大理古城的規模壯在雲南地區其他古城無法比擬的。在古城的方圓十二里,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城外有護城河,清代多次重修,城內保持著典型的棋盤式結構,南北城門對稱,城內街道縱橫交錯,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厚重的城牆,把城內和城外隔開成兩個世界。城門內,是大理自治州首府下關,這裡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派繁榮昌盛、熱鬧喧鬧的景象。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銀飾、扎染、草編、服飾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極具當地特色的白族餐飲店。但是現在的大理古城似乎不再似從前那般古樸幽雅,古街兩旁店鋪林立,卻都是遊客在全國各地古城都能夠看到的商品,遊客來到大理不再是以前那邊安逸的尋找一份邂逅,而是被充斥的商業喧鬧聲給吸引,選購不同的大理特產。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其實對於大理古城,我們更應該好好的多留一點時間在這裡。漫步在古城內,你會發現大理有很多獨一無二的風景。走過古城的四個城門,你會發現大理古城城池的佈局為棋盤式,南北有三條街,東西有六條街,城市的中心偏西,而且南北軸線根本不是我們所常見的居中,形成了西重東輕的古城佈局;南北城門相互對稱,但是東西城門卻是相錯的,是採用了白族建築中的“東西南北不取中正”的原則。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清晨,沒有過多遊客的時候,商家都還沒有開門,閒逛在大理古城,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你可以近距離的靠近這些古民居,你會聞到空氣中瀰漫著陣陣花香。生活在大理的原住民,他們不論貧富,都會在自己的庭院內養花種草,已經成為傳統的習俗,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花園,無論是名貴的大理山茶花、杜鵑,還是雲南最為常見的三角梅,都綻放著最美的姿態,空氣中瀰漫著花香,可謂是“家家流水,戶戶養花”。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一首郝雲的《去大理》,讓大理成為很多人嚮往的釋放心靈的地方。當然大理古城,也是無法免俗開始變得商業化,大多數的遊客尤其是跟著旅遊團的遊客腳步匆匆忙忙,所以會把時間放在購買大理特產上,而忽略了大理獨一無二的風景。但其實,只要你有足夠多的時間或者足夠用心的去尋找,你會發現大理古城還是那個大理古城,只是它的古樸幽靜需要你更用心去尋找,而不是走馬觀花的錯過。

大理古城,多數遊客只顧得買特產,卻忽略了古城內獨一無二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