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今天筆者要來和大家說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這句話已經被大家“說爛”了,但試問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真的能一生追逐自己的興趣?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從小就是個“學渣”,最後只能去中專上學,畢業後成了個快遞員,但誰都沒想到,這樣一個打工仔,竟然一人破解了世界級數學難題,登上浙江大學的講壇。他是誰?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餘建春,出生於1983年,河南人,父母早早就去世了,他的日子很苦,出生農村的他並沒有機會得到太好的教育,所以成績也不怎麼好,最後也沒考上高中,只能在新縣職業中學讀書,後來上了鄭州牧專,原本準備畢業以後當個獸醫,但條件不允許,所以他到處打工。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因為餘建春沒錢、沒學歷、沒技術,所以畢業10多年了,一直居無定所,在北京當過保安,在上海當過工人,甚至還去日本種了半年的番薯,“工作經驗”還是挺豐富的,但無論在哪裡,無論做什麼工作,餘建春都會在兜裡放個小本子,裡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數字和公式。

餘建春說,其實自己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咋好,以前考試也就是及格分數以上點,但他從小就特別喜歡數字,雖然幾何啥的不太懂,但“算數”可太有意思了!他甚至想成為一名數學家,但他沒好意思告訴別人。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別人下班了去喝點小酒,餘建春回家算數;別人忙著搞副業賺錢,餘建春回家算數。無數個日日夜夜,餘建春就憑著這股子對數學的愛,最終破解了世界數學難題——卡邁克爾數。

“卡邁克爾數”是一種偽素數(偽質數),在1億以內的正整數中只有255個,一旦餘建春提出的公式是可行的,那麼人們就能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找出更多的“卡邁克爾數”。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其實餘建春的“成功路”並不好走,他為了讓大家看到他的發現,去過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河南大學等等高校,也把自己的演算手稿寄給無數數學界的牛人,但皆石沉大海,無人關心一個快遞員的發現。

直到2016年5月,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打開了餘建春的信和手稿,蔡天新教授十分激動,立馬聯繫了餘建春,邀請他來到浙大,餘建春很開心,同時也很緊張,因為面前坐的全是教授、院長、博士生,他一箇中專畢業的人要在他們面前推演自己的5個數論發現。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但很快,這種緊張感就消失了,餘建春興奮地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推算,在場所有人對他刮目相看。事後,蔡天新教授直言,餘建春的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碩士水平,可惜他數學基礎實在太差,但可以培養。

一夜之間,餘建春就“火”了,他登上了浙大講壇,很多記者去採訪他,平時的工友們最是驚訝,誰知道這個不愛說話、只知道算數的小夥子竟然那麼牛,後來浙江省某集團還找到餘建春,給了他一份不錯的工作。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2016年接受採訪時,餘建春表示,自己已經33歲了,去年自己花了大部分的積蓄在老家蓋了個小房子,已經快裝修完了,他自幼父母雙亡,如今孤身一人漂泊了十多年,他最大的心願就是結婚,有一個自己的家。

河南33歲物流工,破解困擾科學家百年的世界難題,為浙大教授講課

他說,沒有成家,他就像沒有根的水葫蘆,心都是浮的,等他了卻了這個心願,才能安心看書,繼續學習數學知識,也許在未來的某天,餘建春會再次破解出新的世界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