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尾參)的培植

玉竹(尾參)的培植

玉竹又稱尾參,原產中國西南地區,耐寒,耐陰,喜潮溼環境,適宜生長於含腐殖質豐富的疏鬆土壤,忌強光直射(看到很多人種植在陽光充裕的稻田裡,可能影響它的產量了)。野生分佈很廣,野生玉竹生於涼爽、溼潤、無積水的山野疏林或灌叢中,生長地土層深厚,富含砂質和腐殖質。

玉竹的根莖可供藥用,中藥名亦為玉竹,秋季採挖,洗淨,曬至柔軟後,反覆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乾,或蒸透後,揉至半透明,曬乾,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類黃酮物質與桑葉提取物脫氧野尻黴素結合形成一種新物質——洗胰清糖素(cics),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壓等作用。

栽培方法

選地、整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向陽的微酸性砂壤土,深翻30釐米以上,同時每畝施入農家肥3000~4000千克作基肥,整細耙平,作成寬1.3釐米的高畦。

種莖選擇

用地下根莖繁殖。 於秋季收穫時,選當年生長的肥大、黃白色根芽留作種用。

玉竹(尾參)的培植

玉竹(尾參)的培植

隨挖、隨選、隨種,若遇天氣變化不能下種時,必須將根芽攤放在室內背風陰涼處。一般每畝用種莖200~300千克。

種子催芽

催芽處理前先將玉竹種子用冷水浸泡24小時,撈出控淨水後,將種子與溼沙按1∶3體積比充分混拌後裝入木箱,裝箱前先把箱底用溼沙輔放3~5釐米,裝箱後在種子層上面輔蓋溼沙5釐米。溼沙含水量為15%左右,放置在25℃條件下,每隔2~3天檢查箱內溫溼度變化情況,每隔5~7天倒種一次,隨著倒種調節沙子溼度。使上下層溼度均勻,每隔10天取樣用刀切開,檢查種胚生長髮育情況,發現種胚充滿種子後,放置在0~5℃低溫條件下30天,每隔10天倒種一次,滿30天后取出播種到田間。

栽種方法

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選陰天或晴天栽種,栽時在畦上按行距30釐米開15釐米深的溝,然後將種莖按株距15釐米左右平排在溝裡,隨即蓋上腐熟糞肥,再蓋一層細土至與畦面齊平。

玉竹(尾參)的培植

玉竹具養陰、潤燥、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補藥品,主治熱病傷陰、虛熱燥咳、心臟病、糖尿病、結核病等症,並可作高級滋補食品、佳餚和飲料,具有保健作用,可作為針對現代城市亞健康人群的心肺,三高等問題的一味重要調養藥品,值得廣大農民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