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無論是誰,行走在路上,總會有一些感悟。在我們完全投入身心的情況下,在所見所聞中得到。

無論我們去哪裡,是帶A景區,還是荒郊野嶺,只要我們用心去看,用心去感悟,總能看到很多的感動,我們在路上看到的成群結隊的驢友,他們都是因為喜歡,因為熱愛,同時又渴望成長,而來到戶外。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成長,但是同時,我們的成長又被自我限制,只有行走在路上,我們才能明白,困難與挑戰根本不是阻力,自我才是。風景與鮮花不是終點,心安才是。


行走在路上,學到的這幾點,才是最大的收穫。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1對生活的熱愛

我們的一生,只有區區的幾十年,到了我們的退休的年齡就已經接近尾聲,那麼剩下的那點歲月,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是拿著退休工資,帶帶孫子,跳跳廣場舞,平平淡淡的過完這一生,還是不甘平庸,選擇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忘掉過去的平淡,重新出發,為我們的人生畫上圓滿的句號。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如今,我們在戶外看到的很多人,都是退休後的老人,甚至有的已經年過七旬,他們退休前,跟年輕人一樣,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退休後,他們不想把自己侷限在生活中,他們走向了戶外,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你問他們快樂嗎?他們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你,生活有多美好,他們就有多快樂。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富蘭克林曾說: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了80歲才下葬。我們總是在事後才去後悔,我們為何選擇了碌碌無為的一生。但是我們知道,回首已經沒有意義,重要的是當下和將來。我們應該珍惜現在,讓我們走到戶外,尋找生命的第二個春天。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2對自由的追求

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繁重的工作壓力,讓我們體會到,悠閒自由,是奢侈的。雖然每年有幾個大小的長假,讓我們去尋找身心的自由,但是我們卻缺少實現自由的勇氣和條件。

只有行走在路上,我們才會真正理解,我們需要的自由是不被束縛,不被慾望左右,忠於自己的內心。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未來的我們,到底是選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是享受城市中的車水馬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不為形式所困,只要心是自由,便處處是詩和遠方。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3對同伴的善意


在路上,什麼都可以沒有,但絕不能沒有同伴。再強悍的人,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再弱小的人,也有能發揮作用的時候。

很多時候,在自然面前,個人的力量顯得十分渺小,而一群靠譜的隊員,就顯得尤為重要!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驢友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卻因同一個原因聚到了一起,既然選擇了彼此作為隊友,那對隊員報以最大的善意,是很有必要的。

在路上,我們不可能單槍匹馬的去完成一次活動,我們需要幾個人一起,相互依靠,相互幫助,共度難關,為了相同的目標,努力前進。

有時候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你的搭檔都知道你要幹什麼,你們一起攀登過聳入雲間的雪山,一起穿越過荒無人煙的山嶺,這種過命的情誼,只有一起玩過戶外的人才能體會到。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4對自然的尊重

有人說人和自然是共生關係,有人說是包容關係,

也有人說: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對母子,自然是母,我們是子

我們吮吸母親的乳汁長大,本應懷著感恩之心,報答母親。這些年,我們一直卻向母親索取,割下母親身上的肉熬湯,卻只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只留下滿身傷痕的母親。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這麼做下去的結果,是讓自然漸漸的失去她的活力。


身處鬧市的居民,又何曾見過山林毀壞,河流泛濫的景象。行走在路上,當我們見識越多,就越能體會到人對自然的傷害。尊重自然,並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而是我們深知,不尊重自然,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對真正的行者來說,行走一詞,是真正地去深入自然,去那些廣袤的天地敞開自己的心扉,細細體味人生的意義、在戶外探險中與隊友結下的袍澤兄弟般的情誼⋯⋯然後再次上路。

如果戶外是爐,磨難是火,行者們早已經爐火純青。


行走在路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如果想要參加京郊徒步,全國戶外旅行活動,歡迎關注徒步戶外公眾號【tuburshw】徒步人生,用雙腳丈量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