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受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遣,廣西紅十字援鄂救援隊三名隊員馳援武漢35天,成為最美“逆行者”。在一個多月的救援工作中,協助彙總、追蹤全國紅十字系統援鄂物資去向,並協助總會工作組做好後勤保障、開展轉運、聯防聯控等外勤工作。

圓滿完成任務凱旋後,隊員們在集中隔離休整的14天裡,回顧記錄了這次特殊的救援歷程。

一起來看他們的【援鄂日記】。


每次出征救援,紅十字救援隊文化都時刻溫暖著每一位救援隊員,就像一根無形的紅絲線把大家緊緊連在一起。


溫馨營地結友情

出外救援,營地是救援隊的家。記得2013年四川蘆山地震和2014年雲南魯甸地震時,災區環境惡劣,震後餘震頻發,震中建築物基本都有風險,我們只能選擇在馬路邊支帳篷,在人行道上紮營。這次赴武漢前線抗疫,和以往救援不一樣,我們救援隊不用搭帳篷紮營了。

廣西紅十字援鄂救援隊和其他援鄂單位一樣,駐地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駐湖北工作組協調,當地指揮部統籌安排。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醫療隊、防疫和相關單位紛紛馳援武漢,當地可供住宿的酒店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在我們驅車前往武漢的途中,總會工作組才確定了廣西隊的駐地,同時提醒我們入住民宿條件比較簡陋。其實,為避免交叉感染,這次的住宿安排原則上是單人單間,民宿裡有電、有水、有床、有衛生間,比地震災區的救援條件好太多了,大家很滿足。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我們入住的民宿不大,錯層建築,上下一共12個房間。我們抵達時已是深夜,同住的紅十字同仁卻依然熱情地在酒店門口迎接,一起張羅著幫我們搬卸物資,把我們領到各自的房間。這就是紅十字大家庭的溫暖,救援一線團隊的力量。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進入酒店大門右邊第一間就是我的房間,空間不大,約15平米,一張床放在房中間。為方便集中管理,所有後勤和工作物資都放在我房間,這些物品圍著我的床,擺了滿滿一圈。雖然進出有點擁擠,但每天睡覺看著這一圈的食品、水、生活用品,感覺特別踏實。物資保障充足,哪怕要打持久戰我們也不怕。

受疫情影響,民宿沒有服務員上班。我們早有準備,鋪上自備的一次性床單,套上一次性被套、枕套,迅速把基本生活保障安排得妥妥的。這不是因為矯情或有潔癖,在疫情防控重地武漢,個人衛生和防護意識都必須比平時提高一大截,這也是戰勝疫情的基本前提。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雖然沒有服務員,但清潔衛生還得繼續做。房間的個人衛生各自負責,酒店的公共衛生廣西隊主動挑起來。我們攜帶了比較齊全的消殺物品(包括藥品、盆、噴壺),剛開始每天消毒2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後期改為每天1次。我每天樂此不疲地為大家提供服務,能為大家做點事,感覺心裡特別充實。

總會工作組和湖北東道主多次到我們駐地慰問,仔細瞭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一再叮囑大家要做好防護,注意休息和飲食,提高免疫力。領導的關懷一直是一線救援的常態,這個住著來自五湖四海救援隊的臨時“營地”,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攜手合作共抗疫

分工不分家,在疫情嚴重的救援一線,各隊之間更少不了攜手合作。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全國紅十字系統的援鄂物資有很大一部分集中支援武漢。按照總會工作組的分工,廣西隊主要協助總會對全國紅十字系統援鄂物資的去向進行核查,江蘇隊主要協助武漢市紅十字會開展物資管理。

江蘇隊是第一批抵達武漢的賑濟隊,我們到武漢的時候他們已工作半個多月。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主動與江蘇隊溝通,攜手推進援助武漢的物資核查工作。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江蘇隊隊長聶城部長對我們有求必應,毫無保留,耐心介紹相關情況,把廣西隊的任務當作自己的事來做。針對我們提供的物資核查信息,他充分利用手上的資源,想方設法查找各方面信息,從第一階段武漢市紅十字會管理的信息,到第二階段市統計局管理的信息,到第三階段物流管理的信息,從品名、時間、來源等元素多角度反覆、仔細檢索、查找,為我們的核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此外,為了讓我們更加直觀地瞭解相關情況,他還親自協調並陪同我們前往國博倉庫,實地瞭解倉庫運行狀況,幫助我們詳細分析、溝通反饋需要核查的物資信息。在我們提出的首批需要核查的100多條信息中,江蘇隊很快就回復我們已核查到70多條相關信息,為我們做好核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3月20日中午,為了完成紅十字轉運隊撤離時的物資交接工作,同住公寓的四川隊2名隊員顧不上準備第二天的返程,與我們一道趕去上海隊駐地,3支隊伍共同合作,幫助前來交接物資的英山縣緊急裝卸防護物資。

前來裝物資的是一輛高欄板的大貨車,大家往車上裝防護物資極不方便。我靈機一動,將救援車開過去緊靠大貨車,把救援車當臺階,再往卡車上遞送裝著物資的箱子。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由於夾在卡車和四川隊送貨車中間,我的車門打不開,四川的隊友們哈哈笑道:“你看著我們幹就行了,等我們車卸完東西挪開,你再出來。”

四川隊的車挪走後,我們一起推著酒店的行李車,上到酒店7樓轉運隊的庫房。東西還真不少,如果靠行李推車運,至少得花1個半小時才能把庫房的物資運完。這時上海隊的隊友出了個主意,將所有隊員分三組,一組在7樓往貨運電梯裡裝貨,二組在一樓接應,三組在卡車上接貨碼貨。大夥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話不多說就著手幹了起來。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當時武漢的天氣開始變熱,穿著長袖紅十字T恤衫的我早已滿頭大汗,四川隊和上海隊的戰友雖然穿著湖北省紅十字會的短袖T恤衫,一個個也都熱得不行,特別是在電梯裡碼箱子的兩位四川隊友,幾乎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溼透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8米長的高欄板貨車,滿滿一車物資,我們 3個隊伍19個人齊心合力,只用了1個小時,就順利完成了搬運、裝車任務。


交流聯誼傳真情

和以往初到災區一樣,在疫情吃緊階段,物資通常都會出現暫時的緊缺。抵達武漢的次日,來和我們對接、安排工作的總會工作組老戰友,在我們辦公場所看到一個用過的外賣紙袋子,順手就撿了起來,還特別告知在場的隊員,物資緊缺,這袋子還可以裝東西不要浪費了。總會工作組第一批人員來得較早,也比較倉促,在災區養成的節約習慣自然而然就流露了出來。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由於各隊救援任務不一樣,大家每天見面機會不多。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同仁把攜帶的水果放置在酒店服務檯,方便大家自由品嚐,我們也把廣西帶來的香蕉等擺出來給大家分享。一線救援隊員之間不用多說,就是默契。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來自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救援隊伍都帶了不少本省採購的“儲備糧”,工作之餘,彼此之間也常常主動分享存貨。我們收到了總會工作組的節日慰問巧克力、湖北東道主的牛奶、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小食品、江蘇隊的蔥油餅、青海隊的青稞粥、上海隊的糕點、雲南隊的除菌噴霧……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來而不往非禮也。收到大家的禮物,我們當然也要把廣西人民的愛心傳遞出去。於是廣西的粽子、黑芝麻糊、螺螄粉、檸檬鴨等特產紛紛登上舞臺,出現在各省救援隊的餐桌上。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這種淳樸而簡單的紅十字救援隊文化,讓大家在疫情防控和救援任務的緊張氛圍中互相關心、攜手並進,傳遞著紅十字大家庭的關愛,溫暖著每個人的心。


特殊生日顯溫情

完全沒想到,這次在武漢戰“疫”的第一線,我度過了42歲的生日。在救援期間過生日,是巧合,也特別榮幸。馳援武漢戰疫情,更讓我的這個生日具有了特別的意義。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用裝水果的泡沫箱當作蛋糕底座畫上圖案,拿出從廣西帶來的小蛋糕,把香蕉切開擺放在周圍,再鋪上花生堅果,自制了一個生日蛋糕。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隊友們一起為我慶祝生日,沒有蠟燭就用手電替代,大家一起唱了生日歌,嚷嚷著讓我許願,我當即許下了“順利完成任務、早日安全回家”的願望。總會工作組的老領導、老戰友得知我的生日,紛紛用微信發來祝福。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決勝武漢,平安回家”不僅是我的心願,也是成千上萬告別家鄉來到湖北,來到武漢抗疫一線的全國各地醫療隊隊員、各級紅十字會救援隊隊員的共同心願。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根據黨中央的部署,總會工作組逐步安排各地救援隊分批、有序撤離。得知我們的鄰居北京隊的同仁將於3月21日撤離,20日晚,我們煮好螺螄粉,熱情地約上大家一起吃夜宵,分享廣西美味,回顧一起度過的救援時光,談起赴意大利等國的海外救援隊情況,祝福遠方的戰友早日平安凱旋……


救援工作中傳承的“救援隊文化”,讓身處武漢封城中的我們倍感溫暖,給了我們直面疫情、戰勝病毒的力量。特別的紅十字救援隊文化,在2020年的春天溫暖著我們,讓我們時刻銘記,終身難忘。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援鄂日記】別樣的春日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