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危機?有一個方法讓你去除焦慮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昨天我看了一段視頻,印象深刻。一個自由職業者,拍攝另一個自由職業者如何在泰國生存。我們看到那個泰國的自由職業者,做各種生意,租房、做民宿、幫助人辦理手續、提供搬運服務……活得很豐富多彩。

這個視頻博主,說她要採訪100個人,100個“只工作不上班”的人。那麼剛剛說的這個採訪,就是她的100個人中的一個了。 我非常喜歡她視頻內容整體的感覺。她幾乎把我們可能因為好奇想去了解另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都採訪到了。

我在看視頻的時候,覺得很爽,也想有空的時候,再關注她採訪的其他人。

同樣作為職場領域的創作者,她的身份清晰,分享的主題鮮明,讓我從一堆職場領域創作者中間關注到了她。 為什麼?她有垂直度。

同樣的,還有另一個人也被我關注了。我最近忙著在陽臺上學種菜。作為小白的我,很想知道什麼菜可以在陽臺上種,如何種,需要多長時間收穫,中間如何打理,還有什麼異常……總之,一系列的問號在我心中盤旋。我查看資料的時候,看到有很多視頻分享。不過,有的人就是偶爾種種菜,也認真寫了文章,但是我看過就路過,因為看不出下次在她的分享裡還會出現同類的內容。但是有一個人,視頻幾乎天天有,內容幾乎都是居家如何種菜什麼的,我立馬關注了。不僅關注,而且就其中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主動問她。結果她還大清早回覆了。於是我判定,她也是有垂直度的人,下次有類似話題,可以到這裡來找她。

有垂直度的人,等於在這個大千世界有了一個職業身份。他們知道如何分配精力,什麼是主什麼是次,知道要鏈接什麼人,發出什麼聲音。作為我們,看到有垂直度的人,也會從自己的視角出發,這個人怎麼樣,未來是否可以合作,該不該關注。

我身邊好多朋友問我,我的頭像看起來漂亮又專業,是在哪裡拍攝的。第一次有人問,我也就回答一下,並沒有多想,但幾次被人問起,我就好奇,然後明白了,好產品即廣告。東西做得好,容易被看到,等於做宣傳。我無意中幫助拍攝者做了很多廣告,但是非常願意而且樂意做:好的東西,值得推廣。

反過來,如果對於我們來說,要讓別人記住我,是不是也要在一個地方深度挖掘才可以? 我身邊也有一些人,今天在一個地方打工,明天又開始做手工,後天看到他在微信做一個產品的銷售。假如有一天,他加入保險行業,向我推銷保險,我哪裡會相信他是專業的呢? 當然,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從頭來起,但是我們一生的時間畢竟有限,精力也有限。摩西奶奶70歲開始重拾畫筆,80成名……但世界上有幾個摩西奶奶?

國內職場上35歲是個尷尬的年齡,因為有些單位可能招聘中限定了最高年齡。其實35歲應該是最好的整理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精力好,人生前半場已經有豐富體驗,正好可以回顧來看自己到底在哪裡垂直行不負此生。

想辦法聚焦,找到自己的垂直度。

35歲危機?有一個方法讓你去除焦慮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