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金融是不是在“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也再三強調

前段時間互聯網圈和金融圈鬧得最沸沸揚揚的一件事就是“51信用卡”被查這件事。據說杭州上百位警察直接奔進51信用卡的總部。

一時間,滿城風雨,無數的揣測和分析接踵而至。有人說是因為51信用卡利用爬蟲挖取銀行內部個人信息,有人說是因為51信用卡的董事長有跑路的嫌疑……總之,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都暴露了一個事實,那就是P2P金融已經死了百分之九十了,它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搞金融是不是在“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也再三強調

近些年來,P2P金融,互聯網經濟,比特幣等各種新鮮詞彙湧入人們的耳中,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依靠資本運作來達到套取錢財的目的,那麼搞金融到底是不是在“圈錢”呢?

金融搞得再火爆,它對國家經濟的發展都起不了太大作用。而金融火爆的另一面,是實體經濟的冷落和悽慘,如今很多四五線城市的大街上,有很多實體店都在轉讓。這其中的原因無非就是實體店開不走。


搞金融是不是在“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也再三強調

所以,無論是國家還是很多普通民眾,都認識到實體經濟才是中國的未來,唯有不斷髮展實體經濟,中國才有立足世界的資本。

很多人或許都知道,當初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董明珠和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下了一個五年賭約。雙方約定,五年後,若對方的營收比自己高,那麼就支付對方十億元。當時雷軍堅信,互聯網經濟絕對會取代實體經濟,而董明珠卻說,沒有實體經濟,互聯網經濟什麼都不是。

五年後的今天我們看結果,小米的營收果然沒有超過格力集團。這也從一方面印證了實體經濟的厲害之處。


搞金融是不是在“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也再三強調

除此之外,華為也是實體經濟的一個代表,華為這些年來深耕技術,認真做通訊設備,基站以及手機,在5G這一塊已經擁有了舉足輕重的話語權,連美國都因此感到忌憚而動用國家力量對華為進行封堵。

當初很多人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為何華為遲遲不上市?任正非也是再三強調道:“華為現在不需要上市,也不會上市,因為一旦上市,華為就要跟著資本走,什麼都需要看重利潤,那個時候想做事情都很難了。”事實上,華為的員工都有一定的公司股份,正是人人都是華為的股東,所以華為員工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搞金融是不是在“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也再三強調

實體經濟的還有一個代表就是新希望。眾所周知,新希望是靠做飼料起家的,其董事長劉永好如今也是四川首富。新希望這些年來一直在農牧領域深耕,靠做實體一步一步發展壯大。

當有人問劉永好為何不去轉型做虛擬經濟,去炒金融的時候,劉永好直接宣稱:傳統企業只要堅持創新,就能成為一流的新型企業,沒必要去炒金融。”


搞金融是不是在“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也再三強調

除此之外,娃哈哈的董事長宗慶後也曾說虛擬經濟始終是實體經濟的附屬,國家發展不能離開實體經濟;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也說過:“老乾媽始終不上市的原因就是因為上市企業都是為了圈錢,而老乾媽不想圈錢,老乾媽有充足的現金流。

對以上5位大佬的言論,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搞金融是不是“圈錢”?5位大佬各抒己見,任正非更是直言不諱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