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最近看了一部比較火的電影——《大贏家》。頭條可以免費看哦。


這部由大鵬和柳巖再合作的喜劇電影,就像從前書上的小寓言故事,輕鬆快樂,有教育意義,又沒有一味的假大空、唱讚歌。搞笑的底蘊,溫暖的結局,一個半小時的時長,讓人看看的如沐春風,有笑點、也有思考。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故事的主角是大鵬飾演的“嚴謹”,人如其名,認真、且嚴謹的過分。


“嚴謹”到底有多嚴謹?


這位銀行職員,每天穿著整齊、髮型一絲不苟,嚴於律己的同時,還嚴於律人。


死板、軸、一根筋、不懂變通的他,被視為職場上的“災難”。


電影中,銀行行長為了支行業績,迫切想把貸款放出去,但因為一個法人手續還沒完成,嚴謹不給放款。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行長苦口婆心地開導他,甚至搬出自己和夫人先懷孕再辦婚禮的案例,但在嚴謹這得到的回覆卻是:“孩子很有可能不是你的……”


公安局決定開展一次搶銀行演習,嚴謹被選中扮演劫匪。


自此,故事開始進入主題。


沒有人認真看待這件事情,大家都認為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而嚴謹,是認真的。不會搶銀行怎麼辦?他認真研究起來。


一張百元新鈔1.15克,10萬就是兩斤半,100萬23斤,300萬就是69斤。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嚴謹意識到搶銀行是個體力活,他開始增強體力,練習拉著一百斤的拖杆箱跑步。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運鈔車什麼時候來,幾點搶比較合適,備用逃跑路線有哪些,紅燈、探頭,事無鉅細地瞭解透徹。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他還自建模型,研究如何綁架人質,威脅櫃員,控制顧客。真正開始搶銀行,嚴謹對領導、公安、和同事們來說,都成了災難般的存在。


他們認為演習很快會結束,有急著去邀功的,有安排了去見丈母孃的,有約了牙醫的……


而他們的計劃,都被認真的嚴謹一一打破。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為了對付不聽話的女職員,嚴謹對她實施“強姦”;為了送出要生產的孕婦,堅持找兩個替換人質進來。


這些其他人都心不在焉、甚至嗤之以鼻的擰巴行為,在嚴謹看來,是必須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或許會讓很多“聰明人”不解”,明明敷衍一下,就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為什麼要大費周章,搞得自己疲憊、旁人難堪呢?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其實生活中,這種人很常見。



一次,公司邀請到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波來做演講。


當時,編輯部全員出動,我負責圖文直播。但在開播前,主編告訴我,你旁邊的這家媒體,你看他們的圖文發啥,你就簡單發一下就好。


我很費解,為什麼要照搬人家的內容?那我們媒體存在的意義在哪?


照抄別人?我做不到,作為一個新員工,我不想違背主編的安排,但是我更不想違背自己內心的意願。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我把吳先生演講的所有重點內容和相應配圖,全都上傳到圖文直播,每編輯完一條,都仔細檢查有沒有錯字,再發送。


兩個小時的活動,我累到老眼昏花、雙手抽筋,拍照的編輯也不得不按照我的要求,拍更多的照片。活動結束,我發現主編對我的態度,比對任何人都冷淡。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還有一次,寫老城區房地產新聞。因為大家都不瞭解那些老房子的具體狀況,零下30度的天氣,我跑去市中心老舊樓區,拍照,瞭解老樓房的現狀,我覺得真正去了解過,才能做到對讀者負責。


回到公司,凍成狗的我跑去和同事分享我拍的照片,讓他們有需要拿去用,同事的回答是:“你還跑市中心去拍照,有病吧,網上有的是......”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費力不討好,為什麼要做?因為價值、因為心安。


因為,認真做完之後自己內心會很充實,我知道自己有努力去嘗試過,也因為,做一件事情的核心意義,不是儘快做完,而是做完的同時,我得到了什麼、我讓別人得到了什麼。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後來,在這家房媒公司發生過幾次類似的事情,最終,我沒能像《大贏家》裡的嚴謹一樣,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我曾一度懷疑自己錯了,我受不了直屬領導對我的冷漠,我試著按照同事的做法、主編的要求去做事情,試著合群。


但努力了一年多,我發現自己還是不適合這個群體,便選擇離開。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後來,我去了一家大型公司的銷售部就職,但名義上是銷售,卻一直在做著會員管理的工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財務那邊聽說,公司每年都處於賠錢的狀態,每次發工資都靠總部補貼,而當月總部遲遲沒有打款。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恰巧,聽到總經理和部長們在辦公室商量,要不要賣會員卡試試。


我想,作為銷售部員工,我得努力幫公司賺點錢。我開始聯繫周邊的旅行社,讓他們幫忙推薦有意向的客戶,期間不少東西需要部長幫忙確認,但他總是顯得很不耐煩。


後來,財務部的一位姐姐偷偷告訴我,不用太認真,領導就是那麼一說,總部最終會撥款給我們。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我不解。


不賺錢?為什麼要養著這麼多員工呢?


為什麼連試都不試,就否定賣卡的計劃呢?


難道我們來上班的意義,不是自己想辦法提升業績,只是等著總部發錢嗎?


我的直屬領導不給我任何協助,我經常主動貼錢買咖啡、買水果做成果盤,給來場的意向用戶送去。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就在一單馬上要成的時候,需要部長確定一個細節,他突然對我大發雷霆:“旅行社到底給你多少回扣......”(那是一個外資球場,只希望賣卡給韓國人,在他們心中對中國球客是瞧不起的。)


我委屈的淚眼婆娑:“我只是想讓公司能正常發工資,沒打算要回扣......”


看著同事同情的目光,默默走出辦公室。


我懷疑自己又錯了,好不容易談好的40萬金卡,之前的工作全都要打水漂。


我開著球車,跑到球場一個隱蔽的角落,大哭了一場。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哭完,又跑回去找到正在試打的意向客戶。跟他說明情況,最終,那單沒談成。


那位客戶走時說過一句話,我印象深刻。


他說,姑娘,你這種性格在大多數公司,都會經常碰壁,但是你的這股認真勁兒,對創業型公司來說很珍貴。如果有需要,可以來找我,我有適合你的職位。他遞給我一張名片,走出了公司大門。


那張名片我至今珍藏著,但從未撥通電話。它在我後來創業的路上,給到我莫大的鼓勵。




寫在最後:


究竟是繼續主動和群,還是,堅持自己的“認真”。我選擇了後者。


出來創業後,我的年收入幾乎是上班時的12-15倍。雖不能說單純以收入來衡量做事原則的正確性,但這確實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認真、嚴謹、軸,這些詞在某些方面,是一種極為優秀的品質。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如果你也和曾經的我一樣,經常因為自己的認真工作,被迫懷疑自己。可以看看以下幾個建議。


1.不刻意合群,如果合群很痛苦,那我們就體味孤獨的快樂。


2.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比如自媒體中的某個分支,認真並努力地堅持下去,創業的過程中,你的“認真”會大有用武之地。


3.我不是在鼓勵你逃避現在所處的環境,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現在的工作,這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安全穩定的環境,認真按照流程做事,堅定地做自己,無論在哪個行業,你都會成為期中的中流砥柱。

《大贏家》:那些認真的“傻瓜”,只是在堅持事情的意義所在

在看影片《大贏家》時,我彷彿一直在看曾經的自己,雖沒有嚴謹那般堅定,但影片荒誕與溫暖的底色,讓我們這些對形式主義的嗤之以鼻的小人物,得以治癒。


影片前半部分的擰巴,在後半部分,卻漸漸擰著擰著“正”了過來。


曾有知名電視人說:老老實實說假話,認認真真走過場。這是一種活法。


但認真,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堅持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