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引言

國家由不同的人群構成,每一種人群都對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兒童。兒童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但是在古羅馬帝國的建設前期,由於地理位置和政治制度以及對公民人數的控制,使得兒童的地位卻非常低下。

兒童的成長環境一直籠罩在壓迫和剝削的黑暗中,而這種情況延續了幾百年之後,最終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得到了改變。

一、佔領地中海之後的羅馬開始了城市化的建設,羅馬經濟向多樣化發展,公民數量以及公民權利增加,為兒童地位的變化奠定了基礎

古羅馬是世界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在神學的基礎上運行,並且統治西方世界的時間非常久,甚至有“永恆的羅馬”這樣的稱號。在羅馬帝國佔領整個地中海世界之後,隨著歷史潮流的推動,羅馬帝國在部分重點國家開始了城市化的建設,城市化的進程也大大改變了羅馬帝國原有的許多狀況。

在早期的古羅馬帝國,沒有擴建之前佔地面積並不大,人民數量也不多。由於公民可以享有很多權利,是一個國家的主要受益者,因此,國家對公民有著嚴格的要求,以此來控制國家的運行和發展。

“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但是在征服地中海地區之後,地理面積擴大,人數倍增,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如果按照以前的公民選拔方式,顯然不再符合當地的需求。

因此統治者將當地的居住人口變成了公民,神廟、農村等地也獲得了城市權利,整個國家從原本的小城邦變成了一個個城市,而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行政機構,便於城市的管理與運行。

政治上的改變也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活,由於公民權利的擴大以及公民數量的大幅度增加,自主權利也開始在這樣上的社會背景下覺醒。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政治上原有階級的打破,使得許多人的婚姻變成合法的,受到法律的保護。

家庭的建立是所有自由人所共同擁有的,而不是奴隸主獨有的特權。因此,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家庭原有的制度也分崩瓦解。

除了政治制度以外,城市化進程還推動了羅馬帝國經濟的多樣性的發展。在羅馬帝國還是城邦制度時期,經濟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展開,人民之間開始進行交易,同時擴建自己原有的產業,對奴隸的需求也就進一步加大。

當羅馬帝國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地區之後,被征服的國家與原本的羅馬帝國之間會進行一系列的交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羅馬帝國的經濟發展。

“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由於古羅馬帝國的實力進一步擴大,因此統治者開始向外征服新的土地,公元前二世紀完成了地中海地區的征服,而領土面積的進一步擴大,也使得統治者在部分重點國家展開了城市化的進程。

而城市化進程的順利展開,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治經濟發生變化,對人民的生活也有巨大的影響,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他們的地位也相應發生了改變。

二、早期的羅馬,受到公民權利的限制,兒童地位低下,在羅馬城市化進程中,《十二銅表法》中對兒童限制條例被廢止,兒童獲得了更多的合法權益

在早期的羅馬帝國,兒童地位非常低下,這一現象的產生於羅馬時期的傳統家庭制度脫離不了關係。因為早期的羅馬帝國對公民有著極高的標準,只有成為了公民才可以享受社會的福利,才能獲得政治權利,才是這個國家的受益者。

“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而一個傳統的家庭模式是以父親為主的,因為只有年滿十六歲的成年男子才能成為公民,這個家庭裡往往只有父親是公民,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因此在家庭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家庭的經濟也是由父親負責,早期家庭的經濟發展主要是為了滿足家庭成員的生活需求,滿足一日三餐所需,因此父親就成為了這個家庭制度的中心軸承。

與此同時,《十二銅表法》裡對兒童的權利也有這樣的規定:

“一、對畸形怪狀的嬰兒,應即殺之。二、家屬終身在家長權的支配下。家長得監察之、毆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賣之或殺死之;縱使子孫擔任了國家高級公職的亦同。三、家長如三次出賣其子的,該子即脫離家長權而獲得解放。四、夫得向妻索回鑰匙,令其隨帶自身物件,將其逐出。五、嬰兒自父死後十個月內出生的,推定其為婚生子女。”

這些條例極大的反映出了兒童地位的低下,生殺大權全部掌握在了父親的手裡,同時,對於先天畸形的嬰兒法律則認為應該立即殺死。

這極大的損害了兒童的自主權,更是使得許多嬰幼兒剛出生就因為先天條件而被拋棄殺害,這表現出了兒童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掌握在父親手裡,沒有自己決定的可能。

但是縱觀整個社會的組成,會清楚的發現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從兒童時期成長而來的,每一個人的成長都籠罩在父輩的壓迫中,這使得整個社會風氣黑暗,兒童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了羅馬帝國征服地中海地區,國家領土擴大,城市化進程展開之後才得以好轉。先是原有的家庭制度分崩瓦解,父親不再是家庭制度的中心軸承,權利大大下降。

與此同時,經濟也不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獨立經濟,而是開始了狂熱的社會經濟進程,許多原有經濟規模都進行了擴建,父親一人不能全力負擔,使得青年兒童開始參與管理,兒童的經濟地位得到了大規模提升。

在社會的不斷髮展中,越來越多深受壓迫的兒童站了出來,要求自己獲得合理合法的權益,這一現象也被國家所重視,在公元二世紀,《十二銅表法》裡對兒童壓迫的條例、父親掌握兒童的生命權的條例都被徹底刪除。直到這個時候,兒童的社會地位才真正得到了提升,不再是完全受到壓迫。

“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當家庭的政治制度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父母對兒童發自內心的喜愛,開始參與兒童的成長過程,為他們的進步而感到驕傲,在有孩子不幸離世時,父母也會感受到極大的悲痛,兒童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成為了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普林尼對妻子這樣評價到:

“她腦子機靈,喜愛文學,她對我的書妥善保管,小心閱讀,有些段落甚至會背誦,我如果當眾朗誦自己的作品,她便坐在旁邊的帷幕後全神貫注的聽大家對我的讚美,她還演唱我寫的詩,甚至把它們譜成曲子。”

足以表現出一個家庭的溫馨,同時他也認為不應該對兒童過於嚴格的管教,至此可以清楚的看到兒童終於脫離了黑暗的壓迫時期,開始感受父母帶給他們的溫暖與愛,這對兒童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三、城市化進程使得羅馬原有的政治體系發生變化,兒童地位提高的背後是人民權利的提高,這不僅是羅馬文明的進步,同時也是世界文明的進步

在兒童地位提升的歷史進程中,不難看出原有的法律條文《十二銅表法》對於兒童甚至女子有著極大的偏見,而對成年男性公民則賦予了很多權利。這種現象使得社會出現不平等, 兒童的權利極少,無法在社會里獲得平等的權利,這也是羅馬帝國重要的社會問題。

“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古羅馬帝國,公民認為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共有財產,因此對兒童的身體處置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也是早期小國寡民的城邦中的重要歷史現象。

然而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這一社會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人民自由權利的意識也得到了覺醒,兒童和婦女的地位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這是因為城市化改變了原有的政治制度,使得國家的構成因素髮生了改變,同時也就帶動了經濟模式的發展,例如地中海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帶動力航海業,使得羅馬帝國從小國寡民的城邦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原有落後的地方,也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被廢除,新的文明國家開始建立,這不僅僅是羅馬帝國的蛻變,也是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

結語

在早期的古羅馬帝國,由於小國寡民的政治制度,傳統的家庭模式,《十二銅表法》的規定,以家庭為單位的經濟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兒童地位的低下,生死權利都掌握在父親手裡,甚至父親可以憑藉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安排婚姻,這是對兒童權利的極大剝奪,兒童生活在黑暗的壓迫環境裡。

“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羅馬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權利有何影響?

然而在二世紀之後,羅馬帝國征服了地中海地區,部分開始了城市化進程,公民權利擴大,人數也相應增加,傳統家庭模式的瓦解,新經濟模式的發展,《十二銅表法》中有關壓迫兒童的條文被徹底刪除。

兒童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兒童不再生活在黑暗中,而是可以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著良好的成長環境。這一城市化進程的成果,對於後世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為羅馬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參考歷史文獻:

《十二銅表法》

《古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