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龍媽說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氣得手發抖。6月7日,山東16歲女孩楊瑞立在家中被父親殺害!據調查,起因是她曾因遭受父親家暴,離家出走一個月多。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其實這個女孩非常有想法,早在今年4月就曾向學校和相關部門寫過一封《求助信》,稱 “因為父親重男輕女和家暴的影響,已嚴重危害到了我的人身安全和學習生活,造成我的嚴重不適。”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然而還沒來得及參加中考,她就因“頂嘴”,被殘暴的父親用刀刺死,身上多處傷口……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事發之後,讓人寒心的是早對楊家“家庭鬧劇”見怪不怪的村民鄰居,卻堅信“是女兒過於叛逆,惹怒了父親”,不然“哪有父親殺女兒的”。

這種言論實在讓人憤怒!能失控到殺死孩子的男人,根本不配為人父!

無辜的孩子出於自保,做出反抗,居然還要被解讀為“過度叛逆不聽話”,簡直讓人寒心……

“叛逆”的孩子,都有過不去的家庭創傷

和不同的父母交流,總能聽到類似的言論:我家孩子到了叛逆期,說什麼都不聽,根本不好管。這時就有人出主意:

“孩子不聽話?欠打,就要多打幾頓!”

“毛病都是慣出來的,斷了他的零花錢,不給他飯吃,看他還怎麼叛逆!”

……

這哪是出主意啊,分明是製造家庭矛盾,虐待孩子。

在我看來,孩子到了一定年紀,有獨立意識,會為自己考慮了,和父母的意見不合是很正常的。然而小孩是沒有足夠的經歷支撐自己的判斷的,這時就需要父母的協助:

看看孩子提出的主意,究竟是發自內心的,還是在撒脾氣、求關注。

然而父母們卻忽略了另一種情況:當一個孩子能被大人評為“反常”、“太不簡單”的孩子,做出離家出走、報警求助等“出格”的事,必定有更復雜的原因。

而這些原因,往往指向了他們的父母:失格的大人,不懂如何保護孩子,反而要扼殺他們的未來。

像是楊瑞立的父親,常年家暴妻兒,然而軟弱無能的母親即使被打到拄拐,都不敢選擇離婚。這時,有主見的女兒都痛恨於母親的失敗,痛斥她“太糊塗,被打又被哄,就是爸爸的奴隸”。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而這個父親又非常重男輕女,一直認為“女兒讀書沒什麼用”,想讓成績好的大女兒早早輟學打工,“錢留給兒子買房結婚”。楊瑞立非常珍惜在學校的機會,多次央求:我比弟弟大那麼多歲,讀好書了以後還能幫你們的忙呢!

可惜的是,一個聰明孩子生在了這樣一個家庭裡,父母不僅沒有保護孩子的意識,反而極力削減提供的資源,讓她的生命枯萎……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當聽到有人評價楊瑞立為“過於叛逆”,她的班主任都憤怒地回應:

“當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見到自己是這種家庭,她絕望不絕望?當各方都退場了,再沒有救助了,在絕望的情況下,爸爸要扼殺自己的前途,那是叛逆嗎?為什麼不把它當成是對自己命運的一種掙扎?”

每個叛逆反常的孩子,心裡都有一段痛苦的掙扎,牽扯著他們的家庭創傷,急需被救助,被療愈。

憤怒冷漠的家庭,培養不出充滿愛的孩子

看到這則新聞的早上,龍媽突然想起了青春年少時大熱的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楊瑞立的韌性、機警,像極了趙薇演的陸依萍。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然而早在十多年前,依萍的角色卻要被人唾罵,同樣認為她“太叛逆剛強”、“內心充滿了恨意”,沒有妹妹如萍可愛。這樣的評價,顯然沒能理解依萍“叛逆”外表下的創傷。

依萍的父親陸振華是司令,喜新厭舊娶了新的姨太太,依萍的母親軟弱溫順,姨太太就支使司令把依萍母女趕出家門了。

十幾歲的依萍懷著羞憤和痛苦和媽媽相依為命。由於媽媽身體不好,走投無路之下,女兒只好忍著羞辱,每個月上門問父親要生活費,稍不順意,就換來一頓鞭子抽。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這樣畸形的家庭環境裡,怎麼可能培養出充滿愛的孩子呢?她只會用防禦心來包裝自己,用過度強硬的態度震懾住那些企圖傷害她的人,小心翼翼地生活。

後來趕上戰亂,傲慢了一輩子的陸司令終於病倒了,一大家子養尊處優慣了的人,反倒要靠依萍賣唱為生。這時,驕傲的父親終於不得不承認,自己當年太愧對這對母女了,沒能給她們足夠的保護和安全感。父女二人才因此得到了和解。

再重新回顧這部老片子,反而讓人從依萍身上,看到了那些桀驁不馴、不聽話的孩子背後的心聲。或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那些遊蕩著的年輕靈魂,恰恰是在這樣揮之不去的創傷中,慢慢封閉自己的內心,變得閉塞、冷酷,甚至對世界充滿恨意。

然而,這不是孩子的錯啊。充滿憤怒冷漠的家庭,就像是一片汙染了的土壤,是培養不出充滿愛與感恩的孩子的。

感恩的孩子,都有強大的父母做保護

所以,想培養聽話、懂得感恩的孩子,關鍵在於父母自己,能否在孩子成長階段,提供他們足夠的保護。讓他們明白:

不必害怕失敗,因為父母就是堅實的靠山;

不用放棄希望,因為父母會一直支持他們向前探索。

懂得感恩的孩子,背後都有強大的父母作為保護。

前陣子,吳尊帶著女兒Neinei拍雜誌封面火了,比起當年《爸爸去哪兒》,Neinei已經越來越自信、大氣,又不失教養。然而,這樣乖巧的女兒,除了因為父母教得好,也因為吳尊在孩子面前,一向是很有保護欲的爸爸。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他曾坦言,為了將來女婿制定了10條準則,如果敢傷害他的女兒,他“哪怕進監獄也要保護她”。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寵女狂魔”鄧超就更是如此,幾乎天天曬女兒小花,耐著性子被折騰,被女兒塗指甲油,還曾因為小花摟著他說“不想讓爸爸走”,揚言要“退休,不上班了”,在家當全職奶爸。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小花的自信、底氣自然和鄧超這樣的包容有很大關係,而孫儷也是樂呵呵地看著老公和孩子玩耍,給他們充足的空間培養感情。這樣充滿彈性的家庭氛圍,自然能滋養孩子,鄧超孫儷的兩個孩子也表現出了孩子的活力、天真和創造力。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小花雖然皮,但其實非常懂事,很會體諒大人。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而哥哥等等更是個小紳士,特別心疼媽媽。

女兒被親生父親殺害,神邏輯的人,認為“都是因為太叛逆”

總有父母以為,只有恐嚇孩子、震懾住他們,才能讓他們乖乖聽話、孝敬父母。其實不然,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包容,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反過來,他們才有充足的能量去回饋父母。

堵不如疏,培養懂事、“不叛逆”的孩子,前提條件是允許他們發展自己。這是一個需要相互信賴的過程,願父母能懂得這一點,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說說看:

你怎麼看待孩子的“叛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