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1.

這兩天看到一個男生獨自在印度旅行的視頻,他的鏡頭下古怪的印度食物,對著鏡頭比“v”手勢的小攤販,再次點燃了我想去印度看看的熱情。

拍這些視頻的博主在討論到“去印度玩安不安全”的話題的時候,他說:“我覺得印度還可以,至少我碰到的一些印度人都還是挺熱情的,最差的情況也就是在買東西的時候,小販看我是外國人,想多賺一點小錢。

我馬上去問我弟:“你今年有去印度的打算嗎?有的話帶我一個。”心動歸心動,但我還沒有心大到一個女生獨闖印度。

我弟很快回我了:“打死不去印度。”還反過來把我教育了一頓:“首先要保證安全,有命才能玩。

只能作罷。

開始我覺得可能是我弟對印度的刻板印象,讓他覺得印度很不安全,從那位旅行印度的男孩的視頻裡來看,印度只是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雖然貧富差距很大,但是都很客氣,看起來並不恐怖啊。

等到衝動冷卻下來之後,我發現自己忽略了兩個重點:第一,這個視頻博主是個男孩。第二,他是個身高一米九的小魁梧。試問有誰會閒著沒事去招惹一個一米九的外國男人?

但是本著對印度人的公平原則,我還是去網絡上轉轉,看大家對去印度旅行這件事都怎麼看,希望能收穫“印度的大城市治安已經有很大進步”之類的時效性發言。

然而,卻撞見了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2.

在知乎上有一個關於女生單獨去印度一個月是否可行的問題吸引了我,這是14年提的一個問題,題主在問題的後面又追加了描述。提問的女孩想去印度尋訪佛陀的蹤跡,但是很多答主都表示對印度的治安很擔憂,題主在看了大量回答之後,也表明自己基本放棄一個人去印度的想法了。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但是翻著翻著回答,發現開始有人在問題主從印度回來了沒有?

點進女孩的主頁一看,她已經四年沒有更新動態了·····

在她問題描述的評論裡,有一個人(應該是男生)評論女生自己明年打算去,看能不能安排結伴。題主在下面回答:我也考慮明年(2015年)去,希望有緣同行。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後來在網友的詢問下,當年的那個男生出面澄清,15年並沒有同去,所以並不瞭解題主現在的情況。

已經四年過去了,題主的主頁靜悄悄。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最好的情況就是題主因為當年部分知乎網友語言粗鄙,不堪入目而憤然卸載知乎。也希望她真的只是退出知乎而已。

至此,當年那個曾經對印度心懷嚮往的女孩再也沒有出來和我們講講她的故事。

3.

其實在旅行中,往往也存在一種倖存者偏差,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悖論。

當有人問XX地方一個人去安不安全的時候,回答的人往往是平安歸來的人,而那些中途遇難的人往往是無法再來作出回答的。因此在大多數的攻略或者經驗貼中,都繞不開命運的仁慈和自己的僥倖。

有個答主說自己在印度過海關的時候,就遭遇過警察的性騷擾,幸好她丈夫帶著翻譯及時趕到現場,答主才免受侵擾。另外在印度,本國女性或者外國女性遭遇的其他一些騷擾、性侵甚至強暴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

有個回答說得很對,拿印度性侵害事件和美國槍擊事件、巴黎偷竊事件類比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為大部分美國人自己也討厭槍擊事件的始作俑者,大部分巴黎人自己也討厭小偷,而

大部分印度人卻會覺得,這都是受害者的錯,她穿得太暴露/太晚出門了,這類人根本是無法與之講道理的。

或許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是從影視作品中認識印度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引起了我對印度的好奇心。而後大學時期喜歡上了印度電影,凡是在國內上映的印度電影,《額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神猴大叔》、《廁所英雄》等等,都會去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很享受看印度人載歌載舞,有一種被感染的快樂,加上印度片普遍色調特別豐富,我喜歡這種明亮的感覺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後來大四的時候讀了妹尾河童的《窺視印度》讓我透過妹尾先生的圖畫對這個文明古國認識得更多了一些。再後來,接觸了Coldplay樂隊的《Hymn for the weekend》,這首歌的mv瀰漫著印度灑紅節上各色的顏料,真的讓人被快樂感染了。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但是這是影視作品,不是現實。

這不是現實。

我喜歡的是屏幕上呈現的印度和自己腦海裡幻想出來的彩色印度,而不是那個流淌著混著骯髒之物的恆河、那個在貧民窟下罪惡頻現的真實印度。如果不是真實地瞭解過印度,直接去那個國家或許會無法接受,甚至奔潰。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4.

其實每個人都是孤膽英雄,想一個人慢慢地走在旅行的路上,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但是我弟說得沒錯:“有命才能玩。”

對於陌生而又危機四伏的目的地,只有最大程度地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1>有人結伴。這當然是旅行最好的方式了,三五即可,人多行動起來倒是多有不便。想找人結伴既可以找身邊興趣相投的朋友親人,也可以再網絡上尋找信得過地網友(當然,儘量在靠譜的平臺上,睜大眼睛找)。
  • <2>如果實在無法結伴,可以試一下知名志願者活動的項目,如果正好有目的國或者目的地,那就再好不過了,食宿一方面可以減小壓力,另一方面也會相對安全。當然,一般找比較知名的義工旅行平臺為佳,比如easin、君行等等。
知乎上那個要獨自去印度的女孩,已經四年沒更新了

  • <3>獨自旅遊帶來的感受大不相同,這點不可否認,非得一個人出行的話,建議先選擇安全係數比較高的地區或者國家,反正也是看世界,去哪看不是看?慢慢自己能夠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經驗了,再對相較危險的地區作詳細打算。

的確,一個人旅行很酷,但是這不是逞英雄的時候,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均為對題主的提問和底下回答所作的一些隨想,希望大家出遊時都能做好準備,一路順風。最後,仍願題主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