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科普

年例,是以遊神擺宗臺(有的地方叫擺醮)為核心並伴隨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

,其主旨是敬神、拜祖先、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年例從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各村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日,一般年例日期就一天,有的村是1至3天 ,翻秋年例則會出現在農曆三月份以後。

非遺科普 | 年例

年例盛行於粵西鑑江、羅江流域一帶 ,以茂名、湛江為主,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是當地一個獨特而盛大的傳統文化節日。年例節慶活動表達了粵西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說法:"所謂年例,即是年年有例!"

年例主要的盛行地方有:高州、化州、電白、茂南、吳川、信宜、遂溪、廉江、赤坎、霞山、坡頭、麻章、雷州、徐聞,以及廣西北流一帶。

2012年,年例正式上榜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年例,是粵西居民在春節過後的賀歲方式,是粵西地區一項盛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是一個獨特的節日。其隆重和熱鬧程度從交通狀況就可見一斑--不少圩鎮和村莊,會有交警專門到場指揮,下午5、6點高峰時間段交通近乎癱瘓,甚至有心急的客人將車子從農田裡直接開過去 。

非遺科普 | 年例

在遙遠的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薄弱,對天地萬物心存敬畏,於是祭祀之風盛行。在偏遠封閉的粵西地區,祭祀之風更盛,歷代因戰亂、官宦、貶謫、經商等原因,在歷史上經過多次大規模南遷的中原漢族人,輾轉來到這裡落腳、生活、繁衍,生生不息。中原文化、儒道佛文化、越楚文化、漢閩文化、海洋文化與土著民俗相互滲透交融凝聚,形成了一個具有粵西特色的地域民俗。而由同一宗族發展而來的村落或者部族,會在每年初春或者清明前後農閒時節,舉辦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動,祭天祭地祭神祭祖,然後大家聚在一起大吃一頓,為了豐富活動內容,還開展舞醒獅、燃社火、演木偶戲、鳴銃炮、插彩旗等活動,祛除兇災惡毒,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身體健康、百業興旺、國泰民安。這種約定俗成的活動慢慢演變成一種包括祭祀、民俗、飲食等在內的大文化體,這就是年例

粵西地區的農村,從農曆年初二開始(電白有個別村子是年初一就做年例),每一條村都有固定的農曆日期作為年例日,各村有不同日期,也有不同村莊的年例節是在同一日。

大多數的年例舉行範圍是以社廟、土地廟、祠堂為中心,一條村或者數條村莊一起舉行。年例一般是一條村一天,少數兩天,個別村會有三天時間做年例。

非遺科普 | 年例

年例有大年例和小年例之分,大年例,每個村都有,集中在過完春節的農曆正月、二月份,來的客人最多傳統習俗項目最豐富氣氛最熱鬧;小年例被稱為"翻秋"年例,只有部分村莊會有,一般是在秋收之後舉行,也有翻秋年例是在三四月份舉行。

年例盛行於粵西鑑江、羅江流域一帶 ,以茂名、湛江地域為主,不區分民系,只和地域有關。在這些地域內,無論是講白話、涯話(客家話)、黎話、雷話的各村,都會舉行年例。

年例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慶祝的形式,表現出粵西民眾的淳樸、厚道、熱情、樂觀的精神狀態,表達了粵西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年例的獨特性也增強了當地人的鄉土歸屬感,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節日,使得粵西人民說起過年的年味、民俗時倍感自豪。

年例,以獨具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習俗表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士,一些民俗專家和學者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粵西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再加上特有的年例風俗節日,其融入文化內涵的特色旅遊將有廣闊的前景。

非遺科普 | 年例

年例起源

一說:相傳,粵西的"年例"也是由元宵節衍化而來。自漢唐以來,中原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過年和元宵節持燈嬉遊的習慣也被接受,與本地習俗慶祝豐收、祈禱祭祀日子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日。

一說:它實際上是元宵節、廟會、粵西地方各村村民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綜合起來的節日。

一說:年例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關聯。年例活動由冼氏家族祭祀祈福而興起,長期演化後成為如今的年例。

"年例"節日,一般被認為是形成源於明朝。宋朝末年,在鑑江、羅江流域各地,隨著南遷而來的漢族人數越來越多,漢族文化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當地的俚文化與漢文化融合;至明朝時,進而全部漢化 。中原移民和北來的官員宣傳中原文化,將祭社稷為主的民俗節日社火(廟會)傳至當地,跟當地古俚人流傳下來的鬼神文化漸漸融合,形成祭灶、燃灶火、遊廟神、上刀山、過火海、鳴銃炮、送瘟神、燒紙船、插田旗、送吉貼、出花燈等一系列習俗。這種習俗也成為當時一種村慶文娛活動。

非遺科普 | 年例

年例與元宵不同,主要區別在於:

一、 年例是沒統一日子,它多集中在農曆正月至二月間,還有"翻秋"年例(在秋收後的一個月舉行,大都是在農曆三月至十一月)則每個月都有,少數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一天,有的地方舉辦兩三天。而元宵則固定在農曆正月十五一天,過了這天不叫元宵。

二、信仰不同,元宵稱上元節,與道教三元說信仰有關,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而年例宗教信仰廣泛,它祭祀的神靈有道教的三官大帝,也有佛教的觀音菩薩,本土的冼太夫人,社稷土地,康王以至祖宗、樹神、鬼等等。

三、元宵節是吃元宵,燃燈等,年例沒有這方面的習慣,在古時,年例注重於鄉儺驅魔逐鬼儀式。

四、年例盛行地區與古代俚人生活的區域相重疊,具獨特的唯一性,是其它地區所沒有的,在該地區內,無論是講白話、客家話、黎話、雷話的各村,都會舉行年例。元宵則地域廣泛,是全國的節日。

每當中國大地正在為過年而忙碌準備的時候,仍保留年例這一習俗的粵西人民卻會在過年後不久各自的年例期忙碌起來。因在市區裡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並且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也慢慢將春節轉化為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農村,為民眾所喜歡的還是年例,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農村民眾不變的節目,許許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

非遺科普 | 年例

在文革時期,因政治原因和年例中會穿插一些遊神等迷信活動,曾被下令停止。但隨著動亂的過去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開放,年例這一獨具粵西特色的節日再度盛行。傳統的年例也有不少改變:迷信色彩的活動相對減少,而更注重親朋戚友之間的感情聯絡。

可以說,年例已變成粵西人民的狂歡節,是慶祝新一年的來臨、聯絡感情的節日。粵西人常說"睇年例"和"吃年例",一般的年例都以吃為主,更多的習俗在農村還保留著,所以要了解地地道道的年例還是要深入農村中。

非遺科普 | 年例

年例期間,家家張燈結綵,村鎮街道佈置綵樓、彩廊、畫廊等,路旁插滿彩旗,鞭炮聲及鑼鼓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力竭所能,盡獻於眾。粵劇、電影、歌舞、木偶戲、採茶戲、跳花棚、飄色、舞春牛、舞龍、舞獅、雜劇以及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紛紛亮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