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獨立娛樂·出品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作者|霸王花

脫口秀這兩年還是存在感非常低。過去兩三年就推出一個池子,人設崩得比我還快”,作為中國脫口秀的頂級流量,李誕在最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上感慨如今脫口秀的處境。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脫口秀起勢兩三年,一直沒能推出更多新人,雖然王建國和龐博的微博粉絲數都有上漲,但提到脫口秀演員時難免還是隻有李誕、池子兩個人的名字。

如今脫口秀的氛圍就如同十幾年前的德雲社,郭德綱、于謙走紅之後,不僅將德雲社發揚光大,甚至有“盤活”相聲界的美名,德雲社也成了很多相聲演員夢寐以求的組織。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而《吐槽大會》火了之後,李誕、池子一夜爆火,脫口秀的編劇勸人來說脫口秀,聊到上升渠道,都會提到:“說的好的可以上《吐槽大會》。”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可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郭德綱成了大角兒之後,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捧紅自己的徒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德雲男團的造星模式,隨著德雲社的逐漸明星化,其獨有的運營模式也為大家津津樂道,以前郭德綱曾誇下海口,他想捧誰誰就能火,並且能具體到火的時間段。如今沒有人懷疑郭德綱的造星能力。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這季的《脫口秀大會》,李誕、池子“退居二線”,把舞臺和機會全部留給新人,一切都在按照商業的流程嚴格打磨。對李誕和背後的公司笑果來說,他們的目的不僅是《脫口秀大會》,而是要把脫口秀真正商業化。

捧新人,李誕是認真的!

脫口秀的批量“明星化”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任何一種文化,只要出了一個“明星”,接下來的推廣就會事半功倍,就像相聲界的郭德綱、小品界的趙本山、鋼琴屆的郎朗和脫口秀屆的李誕。

可一個明星往往不夠,要想發展一種文化,需要更多的明星選手,才能把整塊蛋糕做大,脫口秀到了要批量“明星化”的階段。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在造星方面,德雲社和笑果有著異曲同工的策略,線上增加曝光舞臺、線下孵化新人演員是他們造星的兩大法寶。

郭德綱想捧誰確實很明顯,當初捧岳雲鵬的時候,先讓他在小劇場攢點人氣,接著在自己的專場上不斷給他露臉的機會,相聲圈吸了一波粉之後,開始像大眾發力,但凡有郭德綱的綜藝節目,一定就有岳雲鵬的身影,這番洗腦、刷屏式的栽培不火也難。

之後的郭麒麟、孟鶴堂、張鶴倫都是套路,一捧一個準。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笑果也是如此,先在線下通過開放麥的形式挖掘和孵化新人,之後讓他們在熱門綜藝刷存在感。

本身在《今晚80後脫口秀》、《吐槽大會》裡就略有名氣的王建國、思文、Rock在“星素結合”賽制的《脫口秀大會》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成為名氣僅次於李誕、池子的笑果脫口秀演員,此後笑果推出的情景劇+脫口秀節目《冒犯家族》又將另一批素人推向觀眾。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到了今年,《脫口秀大會》就更加直接的選拔新人,方式也更加殘酷。每名選手需要先參加“殘酷開放麥”,排名前列的才有機會錄製正片。常規錄製還做成了積分賽,排名前列才能進入半決賽、總決賽。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也就是說在正式錄節目比賽之前,這些選手要先經歷一輪車輪戰,然後才能正式參加比賽,壓力和競爭可想而知。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我們在節目中確實看到了不少有才華的新面孔,比如講述奶奶“小愛好”的23歲豆豆,又或者工廠女工人趙曉卉,能讓觀眾看到這些新人本身就是《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的成功之處。

小劇場才是主戰場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事實上與線上孵化新人相比,笑果文化的人才輸送源頭主要集中在線下。

目前笑果文化的脫口秀生態包括線上綜藝和線上演出培訓,線下板塊由笑果文化全資子公司笑友文化負責,其已經形成由噗哧學院和噗哧俱樂部為核心的演出與培訓一體化的商業模式。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這也與德雲社的策略不謀而合。

目前德雲社常規演出場地共有德雲劇場、三里屯劇場、黑龍江德雲社劇場、廣德樓戲園劇場、南京德雲社等九個劇場,而在九個劇場裡進行巡迴演出正是德雲社從“一”到“九”九個演出隊的隊員。基本每週有六天時間演出,而票價從20元到200元不等。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甭管多大的腕兒,即使是郭德綱也是從小劇場走出來的,就算現在如日中天的岳雲鵬、張雲雷也仍然在小劇場演出,一方面相聲演員的業務能力就是靠著劇場演出不斷打磨的,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最直接的可以跟觀眾互動的方式。

脫口秀演員更是如此,小劇場才是他們的主戰場,能夠在舞臺上暴梗的段子,都是在現劇場多次打磨才能出現的。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從2017年的《吐槽大會》,到今年7月21日開播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笑果文化已經制作了3個系列共5檔喜劇網綜,其中4檔播放量突破10億。

受益於綜藝的影響力,三年間脫口秀線下演出市場整體保持持續增長,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脫口秀這種喜劇形式,並願意到線下場景觀看演出進行消費,但節目的帶動依舊是週期性的。

說到底,只靠李誕、池子的明星效應是遠遠不夠的,目前脫口秀產業要發展下去核心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是維繫人才體系的持續產出。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脫口秀大會》節目製作方的線下品牌“噗哧”脫口秀已入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餘座城市,每月進行脫口秀演出活動,吸引觀眾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學習和接觸脫口秀。

但實際上,這僅僅只是脫口秀行業的“個例”,國內的脫口秀演出場所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的小劇場或酒吧裡。中國的脫口秀之路要往何處去,道路依然很艱難。需要適應、拓展的東西還有很多。

成功路上的脫口秀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與一些業內人士對脫口秀的前景唱衰不同的是,獨立君對脫口秀的市場很看好,雖然不至於虛火,但至少已經在成功的路上了。

其實在我們國家做脫口秀本身就很難。相較而言,歐美單口喜劇的取材內容要廣泛得多,政治、經濟、種族、總統選舉、黨派鬥爭等無所不包,以揶揄、嘲笑、諷刺等形式對某些社會弊病及陳規陋習進行針砭,甚至故意“冒犯”觀眾的刻板認知,好笑之餘也注重於觀點的傳輸。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而在我們國家目前的狀態,很多題材是要被規避的,許多人把中國喜劇脫口秀的生存視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確,在我國現有的政策體制和國民習慣的情感接受程度條件下,做出有品位、有新意的喜劇脫口秀節目並非易事。

雖然《脫口秀大會》像戴著鐐銬跳舞,在題材上確實有所收斂,但聚焦在新人本身已經是一個新的方向,一檔綜藝的力量很容易提升大家對脫口秀的認知。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三年前曾經有業內人士自嘲說,“我們這個行業不敢辦峰會,萬一包輛大巴,出了什麼事,中國喜劇就要倒退30年。”

也就是說國內的脫口秀人才一輛大巴就能裝得下,如今這樣的狀況已經在慢慢改觀。

而站在笑果文化自身來看,藝人無疑是其價值最高的資產。當越來越多的李誕、池子出現時,對於其自身來說意味著未來更豐富的商業模式和更穩健的競爭籌碼。

李誕能成為脫口秀屆的郭德綱嗎?

笑果對此的策略就是儘可能的多做節目,多給年輕演員提供成長的土壤,試圖構建一個“線下供給線上,線上反哺線下”的脫口秀生態。《吐槽大會》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脫口秀大會》則做的更加徹底。

脫口秀市場發展的越快就越缺少優秀的演員,在不斷嘗試的工業化體系下,相信很快會有“流水線”一般的方式來養成更多優秀的脫口秀演員。捧出一個李誕很難,但只有培養出更多的“李誕”,脫口秀才能不斷的向大眾文化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