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獨立娛樂·出品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作者|妤十一

“如何建立核心競爭力”“你的人脈怎樣變現”“個體能否證券化”,女性知識付費的風口正從情感轉向職場。這場勁風颳過了朋友圈和社群,吹進了家庭主婦、白領精英和社畜少年的世界。

去年,ayawawa、咪蒙、馬小婷等女性情感大師先後陷入輿論風口,私房情感教學正式進入大眾視野。而ayawawa和咪蒙兩位教主折戟禁言後,“好嫁風派”接棒登臺但卻未能掀起狂瀾,女性情感市場一度陷入真空。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如今,ayawawa低調傳教後在微博重生。咪蒙團隊捨棄了情感領域,試圖轉戰美妝時尚。缺課整年的學員,終究沒能用捕手理論、階級密碼和戀愛厚黑學修成“撩漢大法”。割情感韭菜的美好願景落空,抱著及時止損的心理,她們轉頭加入了職場學習的陣營:既然無法成為優秀的妻子,那就用商業思維擁抱價值人生,活他個精彩紛呈。

“你這種思維特別侷限,互聯網最大的價值是讓個體實現證券化。你不用刻意地去強調你是哪家公司的誰誰誰,而應該是你是誰。”糖仁(化名)打斷了獨立君的自我介紹,一臉“誓要拯救爾等小學雞”的表情。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後來的採訪中,糖仁保持著專有名詞和新奇觀點的高頻輸出。認知賦能、私域流量、能力模型等詞語雜糅在對話裡,反覆著她“新商業女性導師”的特殊身份。

此前,王石妻子田樸珺創辦的承禮學院爆出99萬元/年的天價學費,引發了全網熱議。田樸珺和她的貴族論空降熱搜,惹得吃瓜群眾吐槽不斷。事實上,田樸珺們早已散落在各大社交平臺,以微商模式在各自圈子中佈道,掘金職場課。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誰在組織職業分享課?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無論是情感課還是職業課,本質都是滿足了用戶對功能型知識的迫切需求。而私房情感教學飽受詬病的關鍵在於將感情物化為工具,讓人容易產生冒犯感。尤其是以蔑視情感和女性為目的的PUA,更是挑戰大眾道德底線,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而搞職場教學則避免了這種尷尬,甚至在“發揮自我價值”理念的包裹下,徹底降低了輿論風險。用糖仁的話來說,鼓勵女性規劃人生、自我蛻變還能有錯?只不過把大學必修的職業規劃,往後挪了挪。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追溯糖仁投身女性職場教學的源頭,其實是一次免費的“試吃體驗”。遭遇職場瓶頸的她,常年混跡於各大趣緣社群,結交了天南地北的好友。而在群內好友的邀請下,她在一場名為“新女性商業思維碰撞大會”的分享活動充當了群眾演員。

從事運營工作數年的她,早已見識過知識付費的新奇模式。最初,羅振宇、吳曉波和樊登這類精英群體,率先完成了知識型網紅的轉變,靠著精品課程、線下年會和讀書會享受了風口紅利。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相較之下,糖仁參加的那場分享會親民太多。那些站在臺上大談商業的嘉賓,不再是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大V,而是某個公司或是領域表現突出的尋常百姓。她們分享的故事有著相同的主語,也有著相同的發展和堅決。簡言之就是,曾經思想貧瘠、錢包乾癟的我,在XX學堂接受了培訓服務,打開了商業思維實現了價值,贏得了社會地位和富足生活。

“聽她們的分享,我一度覺得自己參加的是比慘大會。離異的流水線女工拼搏成人脈女王,曾經的自卑胖妹逆襲為能量女神,還有喪父喪母的大齡女青熬成了大企高管。”那場活動糖仁記憶深刻,嘉賓在臺上哽咽,聽眾在臺下抹淚。

活動尾聲,活動創始人再度用獨立、自由和堅強來強化“新商業女性”的定義,無縫地切入了“現在加入學堂八折”的廣告如期而至。或許是因為嘉賓的平民屬性更能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在替代性滿足中增加衝動消費的可能。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見識過種種營銷套路的糖仁,以絕對理性避開了情緒誘惑。但作為嘉賓的好友,靠著半個小時分享就拿到了五千酬勞的事情卻勾起了糖仁的興趣。仔細諮詢後,她才知道原來好友其實是xx學堂培養出的首批導師,早就負責過數場相同活動。

而更讓糖仁覺得驚訝的是這種職場課創辦組織的形成和運營:學堂創始人通過社群聚攏了大批原始用戶,而後在其中篩選培養幾批導師。導師們集體參與教程編寫和設計,再經過微博、抖音、知乎等渠道吸收新用戶。當社群滾動到足夠體量後,她們順勢推進付費課程、電商銷售、線下活動和“合作人培訓”計劃。

一場分享會不過是職場培訓的微末註腳,而在這背後圍繞內容付費形成的龐大微商體系。大批偽職場培訓導師正藉助社群佈局著養蠱計劃,通過精神傳銷完成韭菜收割。

賣課和入會,韭菜的收割第一步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其實,情感課和職場課的商業模式有著高度重合之處。

2017年11月30日,風頭正盛的咪蒙上線了名為《咪蒙教你月薪5萬》的音頻內容,將商業觸手伸向了職場付費課程。開賣半小時訂單破萬,首日總銷量破5萬筆,足見覆蓋範圍之大。而在這之後,同為情感大號的新世相也推出了《新世相營銷課》,“十大爆款全覆盤”的噱頭引爆了群眾好奇心,分享海報瞬間刷爆了朋友圈。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時至今日,賣課仍是情感和職場兩大領域創作者變現的重要方式。相較於咪蒙簡單粗暴的銷售方式,新世相採用的分級營銷更加吃香。所謂課程分級營銷,多數是用戶購買後通過朋友圈分享課程二維碼,而後引導其他用戶掃碼購買,原分享者能夠獲得相應佣金。

對於創作者和分享者來說,這都是賺錢的好機會。分享者越多,意味著創作者的付費內容宣傳力度和覆蓋範圍越廣,更能觸達潛在消費者。而分享者則能通過不斷髮展下線賺取佣金,妥妥的空手套白狼。

光聽模式,分級營銷和傳銷極其相似。一時間,新世相的銷售模式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微信團隊火速查封了相關二維碼,表示嚴厲打擊多級分銷等違規行為。

在微信的限制生態下,大規模的分級營銷無法順利展開,但這並不影響賣課黨摸索更多銷售噱頭。據糖仁介紹,她服務的培訓組織每次發佈新課程時,就會配套推出誘人福利。早鳥價、好友折這些都是常規操作,而打卡退錢、內推返點和點贊解鎖的花式玩法層出不窮。

這,真的不是抄襲健身房拉客和追星少女打榜那套嗎?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賣課看中覆蓋率和復購率。從拉新到轉化還需要磨合很久,如果不是粉絲忠誠度高其實性價比很低。”糖仁說道。

當初因好奇入圈的糖仁非常懂得把握用戶心理,所有她有著自成體系的一套玩法。對糖仁來說,什麼線下峰會、賣課電商都不如先拉人入會明智。她的小分隊活躍在各種平臺,獵捕具有價值焦慮和商業瓶頸的對象,然後將其轉化為私域流量。

獲取流量後的糖仁,並不期待能夠將實體課程售賣出去,而傾向於銷售職場輕諮詢服務。她團隊合作的平臺能夠提供心理諮詢師的培訓,成員只需要在此付費完成相應課程,便能獲取相應證書、擁有獨立“接單”的能力。

糖仁口中的“會”其實就是社群,這裡擁有參訪學習、導師輔導、心理諮詢多種配套服務。原本售價幾千的教程和服務,直接被99元/年的會費取代,聽著無疑性價比更高。更重要的是劃定圈子後,群友和自己能夠形成更多情感聯結,穩固雙方關係鏈,以便於發展穩定、長期的付費用戶。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看似不可思議的商業模式,卻真正擁有穩定的消費群體。一來,孤島社會許多人急需服務型社交。99元/年就能獲取職場規劃、去喪除頹的功效,堪稱學習圈的“口紅經濟”。二來,信息爆炸、焦慮四溢的時代,吃力的年輕人實在太愛學習了。掏點錢,完全是為了進群從“教你經營自我IP”“用認知提升助力財富增長”裡尋找點精神安慰。

內容付費的混亂江湖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事實上,入會也不過是糖仁社群運營的開局一步。而培養導師和新人群主是團隊實現裂變,獲取可觀經濟效應的關鍵。

培養導師,就是從現有會員中尋找具有故事性的選手,讓他們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這些導師要分佈在不同地區和專業領域,才能保證線下活動、輔導服務的多樣性。當然,想要成為導師人選也並不簡單。除了要經過前輩的考核外,還需要繳納相應費用。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糖仁進入xx學堂摸索門道時,就砸入了1999元的敲門磚。可等糖仁完全摸清了這行的套路後,她突然明白不是自己選擇了xx學堂,而是那位好友早已“選定”了她。“我很歡迎團隊的人挖掘身邊有膽識、有故事的人,內推成功的話會有紅包和分成的。”糖仁反覆詢問獨立君是否有興趣,嘗試下新的生活。

不過,團隊簽訂導師時也會約定提供線下演講、會員服務的“就業機會”,承諾在一定時間內讓其收回成本。當供給側達到足夠數量後,意味著團隊需要開掘更多生產線(社群),才能避免庫存囤積。糖仁團隊的專職導師單人同期服務會員不得超過十五人,而兼職導師不能超過五人。超出比例後,就意味著要尋找新的客源來平衡業務,這時候就需要快速培養新任群主。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導師尚且通過內容掙錢,群主則完全是以人脈掙錢。進入原始群的成員,可以通過學習“社群運營”“人脈變現”“私域流量轉化”等課程,培養自己管理和運營社群的能力。如果具有足夠熱情和興趣,成員經過原群主團隊的考核打分,就可以自己獨立門戶。新任群眾只需要圈進流量,再由“總部”提供導師資源,便能構建新的學習圈子。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說到底,野生的職業培養師吃到的是社群福利。準確點說,不過是以分級營銷思維包裝的社群傳銷型福利。許多會員並不想學習也沒有職場焦慮,她們跟著前輩薅一筆。

值得一提的是,職業課的走紅也帶動了做課團體的崛起。據糖仁介紹,她們團隊因為一年要為會員提供十二次完全不同的課,導師沒有時間的話多數都會選擇買課。從做課黨那裡入手對應內容,進行簡單梳理和增刪轉化為具有個人特色的內容,再用於實戰。

不過,糖仁代表的不過是混亂江湖的蝦兵蟹將。號稱首家職業女性成長與傳播平臺的睿問,早已獲得了優客工場領投的千萬投資。不乏正規團隊也在發力職場內容,試圖以垂直課程殺出一條血路。

微商化的知識付費,偽職場導師在割哪茬韭菜?

到底誰在購買情感課、職業課一直是外界熱議話題。這些砸錢入手的人,也許懷揣著成為鐮刀的偉大夢想,就不知道能不能趕上那茬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