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的閃亮明珠


齊長城的閃亮明珠


齊長城的閃亮明珠


齊長城的閃亮明珠


齊長城的閃亮明珠

$.66.齊長城的閃亮明珠

春秋時期,長清西南無險可守、是一個南北大通道。這裡的齊國邊境,南通曹宋滕邾魯楚周諸國,西通衛晉鄭,乃兵家必爭。平陰之戰,晉主領導的多國部隊,即從此殺入。因此,齊國不惜巨資用土坯垛厚城牆,西端築雙牆設防門,中間置關卡(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戰時關閉。

這是齊長城西段的情況。

到了戰國時候,齊又向東拓長城,一直修到海邊,至齊宣王時侯完工。前後花費了170多年,齊魯界牆長城才告竣!

(1)名列世遺。

齊長城距今已2600多年,是春秋首霸的鼎力之作。西起濟南長清孝裡黃河,東至青島黃島琅琊臺入海,長達641千米(2017年確認),故名“千里長城”。比秦長城早了490年,被稱作“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

建材就地而取,牆體通常建在險要處,雙牆,中間城池。牆高4~5米,厚2~3米。每條單牆又分內外牆,內牆較低,一般1.5米,供士兵巡視,叫作“馬道”。城內石屋有的靠牆而建,有的散於兩邊,多幹壘攢頂。門之外,一般設小窗瞭望。

有些地方還是複線,比如長清大峰山往北到大寨為西線,往東到黃崖寨石小子寨為東線;到馬山,也是東馬山、西杜莊寨,同時往北走。

這一龐大的工程,必須有較高的測繪建工技術和強大的經濟基礎才成。

1987年,齊長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長清段可圈可點。

長清段既是齊長城的起點,建成最早;同時,各種建制形態基本齊全:西端是黃河沖積平原,無丘無山,只能用粘土夯築,甚至有時挖壕助守一一“掘溝廣一里”,故名“廣裡”。中端孝雙馬萬四鎮有高山,便在山頂砌石蓋屋。東端釘頭崖往前,不用修牆了:岱北峰險,易守難攻。至於中間兩山銜接處如陳溝灣村南,是孝雙二鎮交通大動脈,此處設了城門關卡,相當於立交橋加哨所!

有幾處,無論規模大小、設施完備,還是外形的完美,在整個齊長城當中,均屈指可數。比如杜莊寨,每兩組石牆組成一城,此處設了“雙城池”。外城高大堅固,主防禦;內城低矮些,側重於生活和練兵。

這次我們上去探察,一是弄清了寨子方向是東西走向。南牆為外牆,稍厚重。東城為副,面門石屋較整,餘屋石板攢頂。西城為主,石屋環列,守重兵。第二個收穫是,把幾個不同的寨門拍照,別而留存。雙城三牆三門,均靠邊據險而設,但堅固情況不同:西城西門,門首石屋齊整又有套間,許是邊關首長的官邸。

尤其是城牆頂垛口,讓長城看上去古樸美麗。大峰山齊長城也有,卻低矮得近無。杜莊寨垛口,尺寸標準,宛若明長城。且瞭望孔、槍口俱全,高低相錯,自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萬德段繞了個“幾”字形,斜峪 ~轆轆道山口~九頂寨~夾子山~蓮花盒山~黃巢寨~五花巖~桃尖山~西寺崖~曹莊北山~大寨~北馬套北山~釘頭崖~老鴰尖~摩天嶺~大麻子峪頂。多數長城低矮或坍塌,像北馬套北山的長城嶺,甚至連碎石塊都快讓雨水衝沒了。所幸,沿途有歷史遺痕,如“大寨”“長城嶺”“長城村”,長城村還有孟姜女祠呢!

(3)齊長城何用?

有人說,長城開始是用作擋人擋水防洪的,有此可能。翻閱史書我們發現,春秋初期,魯強齊弱。後來,齊借半島漁鹽鐵之利,以及管仲改革之措,才迅速崛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有錢了,兵強馬壯,開始向外發動侵略。為保後方國土無虞,得先築好城池。於是,將境內各軍事要衝障水堤堰加固連接。

到平陰之戰發生,長達400年間,齊無君亡都滅災難性戰事,長城功不可沒。

《史記》上說,“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到戰國時,強楚滅魯,從背後操縱變成了與齊面對面。這時候,更顯現出齊國築城之遠謀。齊國也不得不將長城東延,從章丘一直建到海邊。

這叫作“鉅防”。初中語文《公輸》中講到,公輸盤為楚國製造了攻城的雲梯,楚王準備攻宋。墨子從齊國出發,急忙去找魯班勸阻。雲梯,咱不知啥樣,但邊境城牆大致就像這齊長城。

長城防禦作用明顯,但未必是齊魯齊楚的邊界,齊國只是以此為守備駐兵的最前沿罷了。和則由此據守,戰時從此發兵,到鄰國搶人掠地。齊國曾多次外侵,已經證明了這點。

(4)齊長城的源頭。

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孝裡廣裡”,這是大多數人的意見。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不是廣裡村,而是平陰。孝裡廣裡和平陰搭界,此觀點有相當大的誘惑性!

事實如何呢?

前幾年,洛陽太倉古墓出土了一批編鐘。每個編鐘各鑄三五個銘文,合起來就是魯襄公十八年那次“齊晉之戰”:“徵齊,入長城,先會於平陰。”

古平陰城,什麼位置?

《平陰縣誌.疆域志》雲:“孝裡鋪南有村曰東長,再南三里有村曰廣裡……古平陰城,即今東長村其地。遺址猶存。”故,齊長城西起點是:今廣裡村東北500米的“嶺子頭”。東徑116度34.5分,北緯36度21.6分。

廣裡村北田間有碑刻“齊長城起點”,就一個土埂子;村南為“防門”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