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老先生愛運動,噴子們卻愛“野味”,以後疫情該怎麼防?

當科比墜機和新冠疫情這兩個新聞槓上的時候,有兩個邏輯值得深刻思考:

一、媒體、新聞、輿論···信息總是以受眾的情感和情緒為導向的。網絡時代,一條新聞會激起大眾的情緒情感,大眾的情緒情感也會影響新聞的傳播,可怕的是這兩者相互迎合。

美國時間1月26日,籃球巨星科比不幸墜機去世,國內球迷沉痛緬懷,這時網絡迎來一片罵聲:年輕人關心科比,卻沒有關心在一線和病毒抗戰的鐘南山老先生。

事實是,在科比還沒失事之前,朋友圈大部分發的是鍾南山老先生的頭像,一片讚揚和感激之聲。說明老百姓並不是不關心鍾南山先生,而且緬懷體育巨星科比,並不代表不關心鍾南山先生,更不代表不愛國。這兩天鍾老先生熱愛運動又上了各大媒體頭條,不知道那些噴子看到這樣的新聞又有何感想?

鍾南山老先生愛運動,噴子們卻愛“野味”,以後疫情該怎麼防?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死亡多為60歲以上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很多年輕感染者症狀不明顯,類似普通流感,說明人的自身抗體對病毒有相當強的抵抗力,感染後的嚴重程度取決於人體自身免疫力;症狀嚴重的感染者治癒後會有一定後遺症,特別是使用過激素的情況下。

鍾南山老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提升免疫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特別主張年輕人參加競技運動。正因他老人家是運動愛好者,一直保持強健的體魄,才能在84歲高齡還能親自掛帥,對抗疫情。

鍾南山老先生愛運動,噴子們卻愛“野味”,以後疫情該怎麼防?


二、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墜機是意外,新型冠狀病毒雖然突然,卻像蓄謀已久的報復。近些年幾次大規模病毒性傳染疾病,其中兩次發生在中國,而且都是因為食用野生動物引起,這還不值得深思嗎?

目前已經基本確定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蝙蝠,蝙蝠為源頭宿主,水貂為中間宿主,蛇最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此次病毒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該市場雖以海鮮冠名,但實際卻是個綜合市場,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

中國人喜歡吃“野味”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脫了貧的,真正貧的主要是抓野生動物拿去賣錢。就拿我老家來說,近些年退耕還林初有成效,沒人砍伐後野生動物變多,野喂貨源就多起來了,雖然有法律規定不準捕殺野生動物,可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不要太招搖就行”。每個村寨聘請兩名“護林員”,從名稱上看“護”基本就是保護森林裡的植物、動物,聽說每人900元一個月,但是我們村把這兩個護林員名額給了有關係的“貧困戶”,這兩個人一個是文盲,一個是酒鬼,基本連什麼是保護動物都不知道,更別說為什麼要保護它們。

鍾南山老先生愛運動,噴子們卻愛“野味”,以後疫情該怎麼防?

國家重點保護“三有”野生動物


食物多樣性在過去是為了果腹、為了生存,而這個全民奔小康的時代 ,就是貪婪加無知了。

我們文化和認知上的落後助推了這些“吃貨”的貪慾,看人家印度,人口密度並不比我們小,沒我們發達,衛生條件還很差,但是人家有信仰,不亂吃動物。

我們在監管和教育上也很缺失,看看人家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島國,可是安全和衛生深入人心,有強大的應急和防禦能力。

2003年的非典到現在才短短17年,再一次爆發來自同一宿主的大規模病毒傳染疾病,這不像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嗎?或者說是對人類侵略後的反抗。


沒有詆譭國人的意思,我們可能已經是抵禦災害能力最強的國家了,而且相信疫情很快會撲滅,只是我們應該思考一下“將來如何防範於未然”吧。

安全是人的本能訴求,不要讓無知和貪慾讓我們把本能都忘了;健康是所有人追求的生活狀態,運動是保持健康狀態最有效的方法。

我朋友圈裡健身的人更健康,而且很多吃素,或者只吃雞肉和牛肉,他們自律、工作高效,只因他們視體育競技為一種信仰。

鍾南山老先生愛運動,噴子們卻愛“野味”,以後疫情該怎麼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