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拐点会在5月来临?美官员: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美国疫情拐点会在5月来临?美官员: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4月12日,两名戴口罩的女子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保持距离交谈。新华社发(沈霆摄)

美国疫情拐点会在5月来临?美官员: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4月12日,美国旧金山知名景点渔人码头附近行人稀少。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4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13日零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为1800791例,死亡病例为110892例。截至美东时间12日20时,美国确诊病例已达556044例,累计死亡超过2万例。数据显示,从3月4日至4月12日,美国病亡率已从0.6%升至3.97%。美国成为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批准怀俄明州进入“重大灾难状态”,美国全部50个州及首都华盛顿特区等均已进入“重大灾难状态”。

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卫生官员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疫情防控效果理想,美国或许从5月开始迎来“解封”。美国疫情的拐点将在5月到来吗?

新闻事实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12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也许下个月开始会从某些方面解除限制。”他表示,解除限制措施的过程将会是一个渐进过程,而非瞬间完成。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哈恩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对5月1日开始解除限制措施这个时间点“抱有希望”,但目前下定论“为时尚早”。

美国近期整体疫情与形势最严峻的纽约州疫情走向一致。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称,医院收治新病患的速度已有所放缓。对此,有媒体认为,纽约入院人数降低是因为床位不足。此外,美国一些地区因较早实施居家隔离等举措,疫情正呈现向好的势头。

事实上,4月以来,尽管个别日期美国单日新增病例数回落,但对比检测数量可发现,检出率基本维持在19%左右,并一直处于增长趋势,美国疫情总体趋势尚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深度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各州情况不同,并非每个州的疫情都在放缓,仍有不少州呈现新增确诊数上升趋势,新的重疫区正在出现。马里兰州州长霍根警告说,到4月中旬,华盛顿特区和相邻的马里兰州与弗吉尼亚州疫情有发展到纽约州地步的可能。

在与曼哈顿隔河相望的新泽西州,以及伊利诺伊、俄亥俄等州,疫情蔓延势头依然严峻。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底特律,这个衰落的工业城市是美国最贫穷地区之一,当地不仅医疗资源匮乏,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卫生条件都难以得到保障。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也处于类似状况,市区人口密集,贫困人口多,病例数正迅速增加。一些专家警告说,这些地区正面临成为下一个纽约的风险。

对于美国整体疫情所处阶段的评估,美国企业研究所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近日联合发布《国家新冠响应:重新开放的路线图》,将美国疫情的响应分为四个阶段,称美国当前仍处于开始应对疫情后的第一阶段,即减缓病毒传播阶段,应严格遵守“保持物理距离”原则。报告指出,只有达到一定指标后,应对疫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这些指标包括:某州的报告病例持续减少至少14天;地方医院可以安全治疗所有需要住院患者;该州具有测试所有有症状人群的能力,并具有对所有确诊病例及其接触者进行主动监视的能力。

就目前而言,显然美国距离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尚有距离。

即时评论

美国疫情拐点出现的时间,取决于美国政府用多大力度应对疫情,以及政策执行情况。

对于拐点的出现和解封日期,美国各州、市地方官员显得格外谨慎。纽约州州长科莫12日表示:“我们希望尽快解封。但需要注意,对于解封应当理智应对。”

新泽西州州长墨菲12日表示,只有疫情被完全控制后,经济才有可能恢复。基于目前数据,如果我们过早重启,我担心这相当于火上浇油。

只有当所有州的每日新增确诊数据开始连续下降,美国疫情才会真正出现“隧道前面的光”。

(综合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新闻链接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呼吁美中合作

新华社纽约4月12日电(记者 潘丽君 张墨成)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新冠疫情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威胁,需要全球共同努力遏制,而美中两国合作推动这一进程至关重要。

罗奇表示,新冠疫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跨越国界,美中两国也正在全力防控疫情。全球战疫的唯一途径是协作,美中两国在引领和推动这一进程方面大有可为。

他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美中两国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在科学研究、公共卫生、信息共享、公私部门倡议等多个领域的合作。现在是高瞻远瞩、搁置分歧的时刻,希望美方明白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

罗奇指出,有些美国政客利用新冠疫情进行污名化的做法对美中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令人遗憾。他说,现在正是两国摒弃对垒、携手合作的时候,“我希望,在这危急时刻,美国内部能像过去那样展开自我反省,从而在应对全球疫情这一难题上寻求与中国合作,这是唯一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