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一、生命中的那場大火

你,可曾目睹過一場大火?

不是煤氣爐上那整整齊齊猶如被修剪過的草坪一般的火,是曠野裡的篝火,森林邊緣的野火,在可控與不可控的邊緣熊熊燃燒。你注視著它,大火特有的光和色、氣味與聲響在風中雀躍著,舞動的火焰像巨蛇吐出的信子,向夜空和大地延展。像一團不容置疑的意志,將周遭的一切化為灰燼。你感受到了一些不同尋常又難以言說的事物,像是一種宏大的體驗,又像一種熟悉的迴響。好似面對一種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生物時的驚奇與畏懼。你安靜地出神,卻渾身顫抖。若是這樣,你才算解鎖了“目睹過一場大火”這個成就。不過這個徽章究竟有多大的意義與價值,尚屬未知。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森林大火


赫拉克利特說,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一切的存在起源於它的燃燒與熄滅。火是秩序,是平衡,是永恆的運動。最古老的神話說,火來自波光閃爍的大海洋麵,來自獅群與雄鹿的部落,火中孕育了混亂與致命的獸。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其實火本身就是野獸,猶如上古時期的巨龍與鳳凰,亙古神秘又充滿力量。

它幻化為阿波羅金碧輝煌的馬車,在正午有如閃電劃過天幕,無人不驚歎又敬畏。時間過得太快了——直到仁慈的普羅米修斯手握來自大地的茴香枝,在太陽馬車駛過留下的火焰中,竊取了火種,義無反顧地送往人間——從此火成為了馴服的獸,成為了秩序的一部分。

但是猶如“世界與上帝只留存於荒野之中”一樣,真正的火也只留存在荒野之中曠野之上。火的野性、自由和力量在這一刻——在伊阿佩託斯與該亞之子將茴香枝上的火星撒往人間時,開始黯淡、湮滅。曾經作為天罰的火焰,也難以再帶給人們戰慄與震撼。

人們慶幸又征服了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猶如接下來我們雄心勃勃不斷做到的。這個廣袤沉默的世界,再也無法把它的惡意施加給我們。我們自信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與生活,我們不再畏懼從天而降的大火,及其所代表的無法抗拒的厄運與災難。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曠野上的篝火


我們熱愛且習慣於秩序與可預測,並對這個混沌又荒誕不經的世界稍稍放下了戒心。

我們開始忘記無能為力的感覺,也因此喪失了面對不期而至的天火的稟賦。

其實,“大火”從來就沒有熄滅過。它看似混亂卻又遵循著某些規則,在大地上滾動著。在某地某刻毫無徵兆地肆意燃起,帶著大火特有的氣息與能量,將你珍視的,甚至是僅有的一切燒為灰燼。有人在火中瞬間消亡,有人在火旁倖免於難,卻終其一生都沒能擺脫,曾目睹的那場動人心魄的大火。

你還記得嗎,那場“大火”?


1.“只要你盡全力了就好。” “我不知道。”

“在貌似平靜的形式中包含了內在的精神風暴和深刻的內在衝突”——契訶夫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你向她走近。

“你 ......你很漂亮。”你說。

你們在學校旁合住了一間公寓,在那裡可以看到遠山。你們倆在露臺上喝著啤酒。

你們幾乎在哪兒都能喝起來。生活真美好。

酒吧一次倉促的搭訕,偶然來的她,突如其來進入你的生活。把你的一切賦予美感與意義。

沉湎在過分的美好中的人,總是幻想時間無盡又漫長。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沒有創造本世紀最令人心碎的悲劇故事的計劃。它只是無意識的燃燒,燃燒。猶如天降的厄運。而越是置身於幸福中的人,越是脆弱,越是對它的降臨無所適從。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阿茲海默症有時比死亡更加容易擊潰人們的防線。

死亡反而會讓忠貞的愛情更加矢志不渝——痛苦的失去反而讓愛更加熱烈鮮活。可阿茲海默症,無法不讓你聯想到背叛、懦弱與愧疚。這個你曾經最愛的人,變成了一個陌生人。你曾經深深著迷的,優雅的談吐舉止、充滿趣味的生活品味、幽默又堅韌的性情,皆像夜幕悄然降臨一般,被陰影逐漸覆蓋。你愛的到底是她本身,還是她的美好?當這些全都逝去,你是否依然愛她?

你不知道。你又好像知道。

你終於發現或者說承認,如今那些相伴的時刻,自己是在忍受。

你開始期待其他的夜晚,其他的人。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終於,(這個詞可能會包含一些期待與如釋重負,你不願意這樣說,可是你無法抗拒自己的心)

終於,你曾經的愛人,朱莉婭病情惡化了,回到了自己的家人身邊。你承諾馬上就會去看她。可你遲遲並未動身。你恨自己,又不知道路在哪裡。你寧願自己當時也在遺忘的大火中消亡——至少與她並肩同在。也不願意在她的另一側,隔岸觀火。你發現自己懦弱,自己的愛如此脆弱。

就在這時,你看到了報紙上的招聘啟事,落基山脈中一個荒無人煙的瞭望塔需要一個火情監測員。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落基山的黃昏美極了。你置身其間,漫步於迷人的森林小徑,嗅著松脂與林木的清香,與鳥兒烏龜相伴,還有冰在河水裡的威士忌,龍舌蘭。你感受到熟悉的愜意與美好——這讓你想起了那些逝去的美好夏日。即使,你的輕鬆與愉悅,總是蒙著一層淡淡的陰影。

那團火,依然在你心裡燃著,悄無聲息地。你依然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它。

你遇到了戴麗拉,她在山林另一端的瞭望塔中,隔著無線電你聽到了另一個心碎又迷人的嗓音。她善解人意,幽默狡黠,而且也有一段難以回望的過去。你無法抗拒地跟她越走越近。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某一天夜晚,你被無線電的響聲叫醒,戴麗拉呼喚你一同觀看遠處的大火,並且向你表露心跡。橘色的火光在星空下搖曳著,你沒想到大火在曠野燃起竟然這麼迷人,可你無法不想起彷彿仍舊身處遺忘之火中的朱莉婭,以及,隔岸觀火的自己。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進退維谷。

你從來沒有學會如何面對大火。不管是曾經降臨在你和朱莉婭之間的,還是眼前的這美妙又危機四伏的,大火。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這座山之中的秘密漸次揭開。曠野始終適合所有心碎的人。

一切結束在一場無法阻擋的森林大火中。戴麗拉坐上救援的直升機先離開了,在無線電中跟你正式的告別。

“我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你說。

“這樣吧,你來為我選擇,而我替你做決定。”

……

“也許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博爾德。”

“你不會真心要我過去的。”她說。

……

“你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心理醫生。”

“你知道的,你會回去見她。

再見,亨利。”


直升機的轟鳴聲就在眼前,身後是火海中的山林,以及淹沒在其中的悔恨與秘密。你想到了朱莉婭,就這一次,你終於跟她並肩站在火中。這一次,你終於知道要如何面對大火了嗎?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這就是《看火人(Firewatch)》的故事,一個跟生活中的大火息息相關的故事。

你是亨利,38歲,一切結果都已塵埃落定的年紀。這場遺忘之火奪去了你生活的意義,你自身最鮮活明亮的一部分也隨之被奪走。“走出去,開始新的生活。”那些沒有目睹過“大火”燃燒的人輕而易舉給你的建議,看起來如此艱難,彷佛從來不可能。

我們雖然身處於同一個世界,其實又處處疏離隔閡。

什麼樣的選擇是正確的,怎樣的做法是有意義的,你必須搞明白這些——

永遠沒有感同身受,你的大火只屬於你自己。


2.“Why can't you stay?” “I can't beat it.”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戲劇性不僅僅存在於那些驚人而罕見的激變中,更重要的是隱藏於那些無關緊要的、習以為常的日常瑣事中”——契訶夫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by-the-sea),不是不列顛島上從十八世紀起便聞名世界的巨大城市。它只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寒冷的海邊小鎮,只定居了數千人。每到冬季便雪白一片,電影中天空和海洋的界限模糊不清,灰藍肅殺,冷漠寂寥。

李(Lee)曾經在這個小鎮恬靜安穩地生活,擁有親愛的妻子與三個孩子,每每歸家一定要挨個親吻一遍。週末時會帶上啤酒和魚竿,跟哥哥和侄子一起開著“克勞迪婭·瑪麗號”出海。所有的笑聲都發自內心,所有的擁抱都有溫度。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李後來離開了這個他畢生最愛的地方,海邊的曼徹斯特。因為他在一次深夜醉酒的派對後,使用壁爐不慎釀成了火災,當他從便利店回來時,他最愛的家燃成了火海。他的妻子因悲傷昏厥過去,他的三個孩子在灰燼中死去。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又一個寒冷的冬天,李的哥哥因病去世了,他不得不再次踏上返回海邊的曼徹斯特的路。往日記憶與歲月紛至沓來,他從來沒有走出來過,他從來沒有與自己、與過去和解過。他說他做不到。

冬天快要結束時,李把自己的侄子交給鄰居寄養,獨自駕車返回另外一座城市,把海邊的曼徹斯特遠遠地拋在他的身後。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我們有時會想眼前的生活是怎麼發生變化的?在恆常如斯的生活中,一切都好像本來就是這樣。我們置身其間,卻對明天將要來臨的一切永遠難以瞭解。

醉酒後忘記把防火板蓋在壁爐上,走出門去便利店買啤酒,回來時一切的一切都在大火中。蝙蝠俠說,最糟糕的一天也不會毀掉一個人。但一定會把一些印記牢牢地永遠地刻在他身上。李所擁有的一切,他都不再擁有了。

他揹負著這一切,離開了海邊的曼徹斯特,在另一個城鎮過著放逐與懲罰自己的生活。他永遠不再有劇烈的表情與真正的生活,他孤身一人做著最髒最累的活,生存得好似一個幻影。每時每刻,他曾目睹的那場大火都在自己心中重燃一遍;每分每秒,他都在用無盡的麻木與悲傷譴責自己。命運之神在那個深冬的夜晚向他露出了獠牙,他雖在彼隔岸觀火,靈魂與自我卻早已在火中消亡。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瞭解他的故事的人,也許不會跟李講這句話“走出來,開始新的生活。”哪怕整個世界都原諒了他,哪怕每個人都能跟他和往昔達成和解。但是李做不到,他永遠永遠無法做到。這是他對他自己的,永遠的放逐與懲罰,在那次生活的大火之後。

故事沒有發人深思的啟迪與耐人尋味的意義,每個人都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而這次李選擇了:不。

只有愛過的人,才能明瞭他的悲傷和選擇。

只有目睹過大火的人,才能說,我目睹過一場大火。


二、契訶夫的靜態戲劇藝術


1.行動性與靜態性

從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到古典主義戲劇的

三一律原則,戲劇藝術的規範與準則業已建立,其中包括情節的有機性與整體性 、戲劇衝突的結與解、遵循固有的程式來設置故事與人物、以戲劇行動作為根本特徵,推動情節發展等等。

整部悲劇藝術的成分必然是六個——情節、“性格”、言詞、“思想”、“形象”與歌曲——《詩學》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西方戲劇結構理論之一,亦稱“三整一律”。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

戲劇的本質是行動。動作是支配戲劇的法則。——馬克思

其中對於戲劇的“行動性”尤為重視,被認為是根本特徵之一,即演員扮演者在劇目中的表演,包括語言、動作、表情、神態等。戲劇必須通過角色之間的對話和動作,來展開激烈的衝突和交鋒,使戲劇情節得以發展,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塑造出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所以說,經典戲劇認為,戲劇是行動的藝術,也是動作的藝術。簡單說,戲劇之所以成為戲劇,

置身在衝突與故事中的人物必須有所“行動”,可以是一些改變,一些努力,一些激烈的爭鬥等等,並因此使故事推進,使矛盾得到深化與解決。

契訶夫,也許是一個安靜的人。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契訶夫(1860-1904)


1887年,契訶夫公開發表了第一部多幕劇《伊凡諾夫》。之後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首次提出了“靜態戲劇”之概念。這種

靜態性作為戲劇美學特徵,鮮明地體現在契訶夫的一系列戲劇作品中,例如後來的《海鷗》(1896) 、《萬尼亞舅舅》( 1897) 、《三姊妹》( 1900) 和《櫻桃園》( 1903) 這幾部代表了契訶夫戲劇最高水準的劇作中,這種靜態性特點則更加明顯。並且這種獨特的戲劇藝術風格對20 世紀以來戲劇思潮的演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劇目《萬尼亞舅舅》


契訶夫戲劇的靜態性呈現為人物行動的阻滯、對話交流的隔閡、言語的停頓,以及人物行動之環境的抒情氛圍的烘托等方面。——《契訶夫靜態戲劇》


契訶夫的戲缺乏舞臺性,靜態超過動態;畫面和敘述蓋過行動……這是狀態之戲,而不是動作之戲,是靜態,而非行動——Бродская 179

以此理論來看,《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兩部藝術作品無時無刻不在閃爍著契訶夫戲劇藝術的靜態之光。

亨利和李一樣,在目睹“大火”之後,並未真正做些什麼。在整個故事中,也並沒有產生推動事件向前,矛盾發展的作用。遊戲與電影一樣,皆只是細緻描繪了在這之後,二人的狀態與情致。甚至對於那場改變一切的“大火”,前者只是用淡淡的幾行文字便一筆帶過,後者也只是用閃回的方式,冷靜剋制地講述了故事經過。

事件也好,人物的狀態與情感也罷,在故事的開始和結束,皆沒有產生任何有意義的變化與發展。亨利依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何選擇,李依然選擇孤身一人離開城鎮;悲傷、愧疚與迷茫依舊,他們置身其中的故事依舊,幾乎沒有值得記述的變化。

除了行為的停滯,故事中也始終難以形成真正有效的交流與對話。亨利在與戴麗拉的交談中,也只是簡單的講述自己的經過,淡淡地傾聽戴麗拉的抱怨與感嘆,僅此而已。甚至我們還可以選擇在無線電的這一端,始終對戴麗拉的詢問與關切,保持沉默與抗拒;在電影中,無數次出現答非所問,對話被阻滯,交流難以進行的場面,不管是李與律師因信號不佳,在手機裡斷斷續續的交談,還是李與帕特里克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永遠難以真正溝通。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沒有行動,沒有交流。李和亨利心甘情願地把自己鎖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人獨自面對來自往昔的“大火”。

《火》與《海》執著於描繪這樣的狀態,講述這樣的故事,是對契訶夫靜態戲劇之美的最大讚美與致敬。

2.細小又恆常的內部衝突

“人們吃飯,僅僅是吃飯,可是在這時候他們的幸福形成了,或者他們的生活毀掉了”——《契訶夫論文學》


“契訶夫劇本中的衝突最後是以獨特方式解決的,即什麼都沒有真正解決,每一個人都保持著他原先的樣子”——波洛茨卡婭


“那些總要企圖去表演或表現契訶夫的劇本的人是錯誤的。必須存在於,即生活、生存於他的劇本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矛盾與衝突是戲劇的生命。這是經典戲劇創作的一條鐵律。以古典主義戲劇為例,戲劇必須擁有廣闊的視野,敘述宏大的歷史變革,矛盾必須尖銳激烈、高度集中、進展緊張以及曲折多變。並以古希臘,古羅馬傳統中,史詩般地敘述帝王、英雄與傳說的戲劇為佳。並以此來表現人類之偉,戲劇之美。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因為,契訶夫是一個安靜的人。

“契訶夫不僅對藝術具有現代精神的認識,他對生活的認識同樣具有現代精神。他不願意用絕對化的眼光看待人與事,他摒棄非黑即白的簡單化判斷。”

因此,他的戲劇人物也無法用傳統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加以分割,誠如他自己所說的,在他的劇本里

“既沒有一個天使,也沒有一個魔鬼”。並且,他和他的靜態戲劇弱化了外在的戲劇動作,緩解了緊張顯在的戲劇衝突,從而忽略那些轟動的大事與尖銳的個體矛盾。將戲劇的生命聚焦於那些恆常細小的事件,聚焦於個體內部的衝突。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話劇《海鷗》演出準備


在生活中,沒有涇渭分明的結局或緣由; 生活中的一切都糾纏在一起,無論是重要的與卑微的,偉大的與低劣的,悲痛的與滑稽的。——契訶夫

這種對故事衝突與矛盾的選取,也在《火》與《海》中俯仰皆是。一個大學教師(?)的妻子患上了阿茨海默症,自我意識與記憶慢慢衰退;一個工人因疏忽大意,無意間害死了自己的孩子們。這實在是難以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亨利六世的史詩壯舉相提並論。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可是這樣的事件對他們的影響確實是深遠重大的,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是普適的。並且故事始終執著表現處於亨利與李內心的,細小又廣闊的衝突。亨利不停地說:“我不知道。”不停地因自己的行為質問自己;李面對侄子的追問說:“我走不出來。”再遇妻子之後,一拳打在玻璃上直到血肉模糊。

因此猶如契訶夫選取鄉間姐妹與醫生(《萬尼亞舅舅》)作為其戲劇的主人公一般,當故事將視角聚焦在這樣的人物及其內心世界時,依然會產生不一樣的,打動人心的魅力與能量。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若普羅米修斯的仁慈勇敢最終換來了無盡的懲罰與最終的救贖、麥克白的慾望與墮落最終落得了隕滅的命運。戲劇的衝突與矛盾,會激化、會升華,並且最終會有一個解決或結果,這才是戲劇的命運的話。

契訶夫並不這樣認為,也猶如亨利與李一樣。他們故事的最大矛盾就是,那場“大火”。大火已然結束,無法挽回。而在目睹過後,他們心間與如今的生活中熊熊燃燒的“大火”,任憑誰也無法撲滅。

或者說,他們故事中的最大矛盾,就是恆常如斯、怎麼也擺脫不掉,怎麼也走不出來的、燃燒著大火,籠罩著陰影的生活本身。不像啄食普羅米修斯的,以神的旨意化身而成的巨鷹,可以被赫拉克勒斯一箭射下就此瓦解。他們面對的矛盾與衝突,是永遠也難以解決的。不管願不願意,李和亨利以及所有的他們唯一能做的,便是置身其中。孤身一人面對熊熊燃燒著的、來自往昔的、只屬於他們自己的那場大火。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大火中的靜態戲劇:《看火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


“故事被講述的方式屬於這個故事的一部分。”一個好故事應該選取被敘述的最佳方式。這個故事的質感與氛圍,確實貼合契訶夫的想象與追求。這才算是一個好故事。

從遊戲與電影中,我們依然得以領略戲劇敘事之美。

三、結

普羅米修斯(Προμηθεύς)被縛在大高加索山巔時曾說:“一個人只要認識到了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威力,他就必定會忍受命中註定的一切。”

你,會抗拒或者和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