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六籍火未熄,龍興芒碭雲。呼韓朝渭上,已納王政君。”—方回《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一》

王政君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在古代醫療條件如此匱乏的環境下,她竟然活到了八十四歲。更讓人驚歎的是,她在這八十四年裡,享有六十多年的政治管理權,這是絕大多數女性可望而不可及的。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歷史上的王政君

《紅樓夢》第十八回,賈元春歸省慶元宵中,有一個情節,當元春單獨和自己的祖母母親相見時,相擁而泣並說到: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

畫外音是:深宮豪宅其實是一座禁錮人的豪華牢獄。

繁華與富貴的外殼,內裹孤獨和殘酷。這就是真實的後宮。無數佳麗在爭奪權力的戰爭中,前赴後繼。輕者遍體鱗傷,重者粉身碎骨,甚至誅連本族。所有的角逐都是為這個顯赫的職位——皇后。這個回報高風險大的高位,幾乎沒有常勝將軍,有的做幾天,有的做幾年。

西漢卻有一位了不起的女子,打破了常規,在後位上穩穩地坐了61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

《漢書》被後世譽為“千古絕調”,書中專門為兩個女子單獨立傳,一位是高祖的皇后呂雉。一位就是她,孝元皇后王政君。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影視劇中的王政君

漢元帝劉奭之妻、王莽的姑姑 約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王政君是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作為一個女人,她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只有後來的武則天和慈禧太后能比。但不同的是,王政君所造成的後果,是她本人不願意看到的。

王政君的爸爸是漢朝時的司法幹部,他很好色,經常娶老婆,孩子也多,有四女八男,其中兄弟王鳳、王崇與王政君是同母所生。

少女時的王政君是大家閨秀,很守婦道,但卻命硬剋夫。王政君曾被許配給一戶人家,還沒過門,男的就死了。後來,東平王要娶她為妾,聘禮剛下,王爺就一命嗚呼。兩次出現同樣的情況,周圍人的議論和目光可想而知。父親心裡七上八下,於是找來術士給王政君看相。術士非常吃驚,然後說此女大貴,貴不可言。父親暗喜,忙請來老師悉心教導,幾年的功夫,王政君才藝純熟,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十八歲那年,她被父親送進皇宮。正因為家庭環境複雜無愛,她才會波瀾不驚、柔韌寬厚,從小養成的良好品性,陪伴了她一生,也為她開啟了幸運之旅。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影視劇中的王政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紛爭。

入宮時,王政君也只是普通的侍女。一年後,命運突然轉機並極具戲劇性,這要歸功於一個女子的離世,別人的謝幕給她帶來上場的機會。

年輕的元帝還是太子時,非常寵信一個侍妾——司馬良娣,她臨死前悲憤地對元帝說:

我的死並非天命,而是您後宮中其他女人嫉妒我受寵,天天詛咒的結果,活活要了我的命啊。

劉奭聽信此言,覺得寵紀死得可憐,於是他整天悶悶不樂,抑鬱成病。太子遷怒於家裡的女人,從此一個都不見。劉奭的爹漢宣帝劉詢得知此事,心疼兒子,就讓皇后在自己的後宮裡找幾個女人,供兒子挑選使用,王政君便在其中。

等太子上朝時,皇后把這五個本供皇帝使用的女人一起叫了出來,問太子想要哪一個。劉奭還沒從愛妃之死的重創中解脫出來,對這些女人一點感覺也沒有,但又怕辜負了父母的好意,就應付道:“這裡邊就一個人還湊合。”當時,王政君坐的位置離太子最近,又別出心裁穿著一件絳紅色的寬大上衣,顯得與眾不同。皇后以為劉奭指的是她,於是,王政君就稀裡糊塗被送進了太子宮。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影視劇中的王政君

瓜熟蒂落,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生下一子。

宣帝給這個嫡皇孫取名劉驁,希望他成為一匹千里馬,對他給予厚望,直接加封為皇太孫。

黃龍元年(前48年)宣帝駕崩,劉奭登基,史稱元帝。

王政君的兒子劉驁被立為太子,王政君則被冊封為皇后。儘管皇后位高人尊,但在這位子上的人很少是舒心的,王政君也一樣,活得不僅累,而且苦。自打她生下兒子之後,劉奭就很少寵幸她了,而是和另外一個姓傅的侍女打得火熱,並且有了一個兒子劉康。

漢書中對傅氏記載的筆墨不少。傅氏原來只是上官太后宮裡的小女官,因容貌絕美,聰明伶俐,被元帝寵幸後,火速提拔,寵冠後宮。

元帝因沒能冊封傅氏為皇后,為了補償對傅氏的愛和愧欠,專門為後宮設立昭儀位。這是他的一大發明,為自己心愛的女人設置等級,昭儀,僅次於皇后,又高於婕妤。從他開始,一直延用了近千年。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影視劇中的傅昭儀

《甄嬛傳》中敬妃見甄嬛,有幾句臺詞,道盡後宮失寵女子的心酸落寞:

我宮裡共有三百二十六塊磚石,可這每一塊,我都撫摸過無數遍了,其中還有三十一塊,已經出現了細碎的裂紋。

別人都在爭奇鬥豔,王政君卻心靜如水,在皇后位上盡職盡責。

都說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是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卻不見風霜。她吞嚥著寂寞,和別人秋毫無犯,只求相安無事的度日,可一場陰謀猝不及防的到來了。

竟寧元年(前33年),元帝臥病在床,野心勃勃的傅昭儀,完全獨霸掌控著元帝的飲食起居,後宮嬪妃一個都無法靠近。

王政君母子想元帝一面,勢比登天。

在元帝病重的關鍵時刻,傅氏的枕頭風,以洪荒之力,24小時不停地吹,可勁地挑撥離間,導致劉驁與父親關係僵化。

元帝對傅氏母子寵愛有加,還派人調出漢景帝時期廢立太子的卷宗,這些危險的信號已經很明顯。

王政君和劉驁每天戰戰兢兢。千鈞一髮之際,她的救星也出現了,這要感謝她自己,上天不會虧待厚道人,平時的好人緣,幫她扭轉了危局。元帝有名寵臣叫史丹,史丹藉著寢殿探病的機會,恰好傅氏母子不在,他跪伏在元帝床前,聲淚俱下力保太子。元帝大為感動,表示不會廢黜太子,並囑託他以後要好好輔佐太子,效力江山。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影視劇中的王政君

在提心吊膽的日子裡,王政君終於把老公元帝熬死了,兒子劉驁繼位,史稱漢成帝,尊母親王政君為皇太后,她像歷史上所有農民心理的太后一樣,開始分封孃家人,光宗耀祖。她的胞兄王鳳獲升大司馬大將軍,牢牢控制了兵權;另一位胞弟王崇受封侯爵,王氏外戚開始登上西漢的政治舞臺。

守得雲開見月明,可接下來的事,更讓王政君操碎了心。

劉驁不成器,執政後,把朝堂上的事都甩給舅舅們,經常喬裝改扮去宮外花天酒地,就是這樣的機會,他偶遇趙飛燕。趙氏姐妹,以買一送一的形式,被劉驁偷偷弄進宮。但王政君並不承認她姐妹的身份,劉驁為哄母親開心,費盡心思。

那段時間,他認真處理國事,鑽研儒家經典,見到母親鬆口,劉驁又想立趙飛燕為皇后,王政君是百般阻撓。最後劉驁派出幾個重量級的人物遊說,王政君才勉強答應。大權在握,這對蛇蠍美人,居然聯起手來,陷害嬪妃,殘害皇嗣。

掉落在溫柔鄉的劉驁,不理朝政,夜夜承歡,身體被掏空,於綏和二年(前7年)暴崩。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左為趙飛燕,右為趙合德

因劉驁無子,想立太子只能從同父異母的兄弟或者侄子中選,最後定陶王劉欣入選,他是傅昭儀的孫子,傅昭儀就是差點害劉驁丟太子位的那位。傅昭儀,精於算計,通過她多管齊下,重金賄賂趙氏姐妹,又巴結劉驁的舅舅王根,百般討好王政君,最後終於如願以償。

劉欣繼位,改元建平。

傅昭儀也跟著尊貴之極。鹹魚翻身的她,吃穿用度和王政君級別一樣,對待王政君傲慢輕待,見面直呼老太婆;她趁勢打壓削弱王氏家族,還把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免職。

在險境與淫威下,王政君只能隱忍。

劉欣空有大志,行事荒謬。男寵董賢,憑一張漂亮臉蛋就擔任大司馬的要職。他還想禪位於董賢,又想和董賢一起合葬,折騰出許多啼笑皆非的奇葩事。

他和董賢的戀情,婦孺皆知。有一天,董賢和劉欣同塌而眠,劉欣醒來,發現袖子被董美人壓著,他不忍心叫醒他,於是抽出寶劍,把袖子割斷。

因縱情酒色,元壽二年,年僅二十五歲的劉欣暴崩。

他在位七年時間,留給後世的,大概只剩下 “斷袖之癖”這個響亮的典故了。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斷袖之癖

國不可一日無君,劉欣無子,西漢又鬧起了“皇帝荒”,最後選定漢成帝的侄孫劉箕子劉衎(音“看”)繼位,史稱漢平帝。

平帝當皇帝時只有九歲,年逾七旬、已是曾祖母級的太后王政君鹹魚翻身,開始臨朝聽政,同時她把自己的侄子王莽提拔成為大司馬作為幫手。但王莽卻有更大的企圖,他想從姑姑那裡把聽政的權力奪過來。

王莽知道王政君常年居於深宮,早已厭倦這種生活,於是他想通過讓老太太高興的方式,讓她放權。王莽精心策劃,分春夏秋冬,按四時節令,安排王政君外出旅遊,飽覽大漢的大好河山。

間時,還有意組織一些諸如打獵、採桑、祭祀以及會見孤寡老人和貞節烈婦等隆重的活動和儀式,逗老太太高興。王政君每到一地,都是前呼後擁,奉承不絕。她也不斷向歡迎的人群賞賜錢物,自我感覺極其之好。

王政君有一次不經意地說:“我剛嫁到太子家時,見過一個大殿,五六十年過去了,現在還能想起來。”在一旁的王莽趕緊討好說:“太子宮離這很近,咱娘倆現在一起去看看,一點都不麻煩的。”於是王政君到他老公劉奭的老宅參觀遊覽了一下,非常高興。

王莽對姑姑王政君的馬屁拍得有時過分到令人作嘔的程度。一次,王政君身邊的一個侍從的兒子生病,王莽以一個大司馬的身份,居然跑到宮外那個侍從的家裡去探望。當然,老糊塗了的王政君對這個侄子也是相當的滿意。

漢平帝更是短命,十多歲就早夭(也有稱是被王莽害死的),當然留不下後代。這時王莽在朝中已經羽翼豐滿。他下令,這次選皇上要用看面相的辦法。結果在漢宣帝后第五代玄孫輩中找了一個年紀最小的人,叫劉嬰,僅兩歲。這當然是王莽的安排。他讓人奏請立劉嬰為孺子,由他攝政。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王莽

又過了幾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直言“亡西漢者,元后之罪通於天矣。”

看人要有耐心,看歷史要細心。把國力衰微、苟延殘喘的西漢滅亡,打包歸罪於一個耄耋老人,太過偏激。

元帝時,頹敗之象已經出現。

《漢書.卷九.元帝紀》中記載:宣帝說“亂我家者,太子也。”

宣帝之後,哪怕出現一位匡國之君,能夠力挽狂瀾,也不會大權旁落,可惜沒有。如果非要說她難辭其咎,也是對手太狡猾,演技太高超。王莽了無痕跡的表演,騙過了所有人。

她忠於漢室,當王莽差人來索要玉璽,她痛心疾首大罵不止。她歷經五朝七帝,在暗潮湧動、雲詭波譎的後宮生活了66年,最後以84歲高齡走完人生道路。以平常心看她,這在古代,實屬不易。


“婦人之仁”——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

晚年的王政君

周國平有句話:“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除了結局,她的一生堪稱圓滿。

蔡東藩在《前漢演義》中這樣評她:“孝元皇后,無傅太后之驕恣,又無趙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謂母后中之賢者。”

像這樣糊塗、固執而又有些許可愛的老太太,中國歷史上有不少,離她近的就有漢景帝之母竇後,離她遠的有戰國趙惠文王之妻趙威後。

班固在《漢書》中對王政君的評價是:“婦人之仁,悲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