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少年》

哥舒意 |《沙雕少年》

【插畫/+空+】

哥舒意 |《沙雕少年》

一般來說,描述美好青春的電影裡,主角大多是青春期未成年的少女。

我們都知道,即便對女性自身而言,少女也是一種奇妙的生命形式。因此人們或多或少忽略了她們的對應存在物,這種生物學名少年。

事實上全稱應該是沙雕少年。

沙雕少年這種不折不扣的現實生物散落在我國所有地方。每個城市、城鎮和鄉村都隨處可見,尤其以小縣城的少年最為本色演出,少年們通常兩三個一起蹲在河邊,一邊抽菸一邊惆悵地望著河流遠去。

當然也有獨自一人把玩孤獨的另類。其中一個叫村上春樹的孤僻少年回答,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是不亂交沙雕朋友罷了。

至於他們為什麼惆悵,除了青春本身以外,那就只能為了另一種生物了。那物種名字叫少女。

對於少年來說,少女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事物,是甜美和蛋疼,星星和板磚,無處排遣的孤獨和鮮活的性愛慾望的共同體。和少女們美麗的青春期相比,少年的青春期顯得無比的黯淡,除了慾望滿分以外,頭腦愚蠢,舉止幼稚。

即便如此,仍然有善良的女孩願意接近這樣的男孩,給他們初愛的自信和永不磨滅的回憶。這樣的幸運比中彩票的概率更低。大多數少年最為熟悉的還是愛情動作片裡的女孩。

少年這種生物其實很容易折舊。每個少年都有蛋疼的生活和姑娘。沒錢,粗俗,荷爾蒙過剩是共同特點。

熬過幼年期後迅速轉職為靠譜大叔,青年才俊,以及怪蜀黍。其中多數會和女性成立家庭繁育後代。可惜那時他們已經不是少年了,於是他們開始懷念自己沙雕的青春。

所以,真正讓人感動的青春片一定都是這些曾經的沙雕少年拍出來的。這些影片或許故事不同,可是它們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那些年,沙雕少年。

願故事與你同在。

(原文發表於“歌書故事”個人公眾號)

哥舒意

作家,有作品《惡魔奏鳴曲》《夜之琴女與耶穌之笛》等。

微博:@哥舒意

往期精選

【靈色】|《生就相思贈河神》

【聽風】|《無心城》

【銘記】|《兔子》

小線 |《念秧》

容易 |《塗山》

哥舒意 |《沙雕少年》

想要留言請前往

微博@映色showingstart發表留言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