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混合型血管瘤沒有這麼簡單

深淺混合型血管瘤起源於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由毛細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同時存在的一種血管瘤,較為常見,多發生在面頸部,也可發生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一般出生時已經存在,最初很像淺表血管瘤,但很快擴展至皮膚範圍以外,深入真皮和皮下組織。

混合型血管瘤臨床表現

1+1=3?混合型血管瘤沒有這麼簡單

顏色變化:起初的表現為草莓狀血管瘤的特點,顏色為鮮紅或是暗紅色,與正常皮膚顏色分界清楚。之後又會出現位置較深的海綿狀血管瘤的症狀,皮膚表面呈藍色或紫色,局部會隆起,粘膜顏色正常。

形態特徵:初起為大小不等的小紅斑,與單純的草莓狀血管瘤並無異樣。隨著表面血管瘤的發展,同時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皮下侵犯的範圍可超過表面病損面積,形成隆起的包塊,形態不規則。

發病部位:多見於面部以及四肢部位,侵犯的範圍非常廣,隨著瘤體的發展將會不斷的向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組織器官擴展,受到嚴重的破壞性。

混合型血管瘤富有極大的侵犯性,使正常組織受到嚴重的破壞,以致眼瞼、口唇、鼻、耳等組織都被不斷擴張的血管瘤組織所覆蓋。此外腫瘤增大還可以引起一系列繼發性問題,眼、耳被遮蔽,口唇腫大等,因而出現呼吸、飲食、視覺、聽覺等的功能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