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隨著疫情的加重,口罩成了我們出門必不可少的防護用品,一隻正規的口罩能夠阻擋90%以上的微生物,因此口罩成為當季爆款!大家可能不知道口罩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幾百年前開始,口罩就已經發明成為人們預防病毒的生活用品!!!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國

古時候,當人們遇到汙染和粉塵時,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禮疏》載:“掩口,恐氣觸人。”《孟子·離婁》記:“西子家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衛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後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記述他生活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其中有一條:“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樣蒙口鼻的絹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1910年底,一場兇狠的瘟疫在東北陡然爆發。哈爾濱遭受到了一場浩劫——很多人不明不白地死去,經調查後的處理結論是鼠疫。終於,我們等到了年輕的伍連德領命抵達哈爾濱。為了防止飛沫的傳染,伍連德就專門設計了一種雙層紗布口罩,用於隔離病患,後來被稱作“伍氏口罩”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了空氣傳播病菌會使傷口感染,從而認為人們講話時的帶菌唾液也會導致傷口惡化。於是,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製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舉果然有效,病人傷口感染率大為減少。從此,各國醫生紛紛採納萊德奇的建議。於是,口罩便在歐洲醫學界逐漸流行和推廣開來。

1897年,英國的一位外科醫生,便動腦筋在紗布內裝了一個細鐵絲的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間隙,從而克服了呼吸不暢、容易被唾液弄溼之弱點。1899年,一位法國醫生做了一種六層紗布的口罩,縫在手術衣的衣領上,用時只要將衣領翻上就行了。後來改成可以自由繫結的辦法,用一個環形帶子掛在耳朵上。現代口罩就這麼華麗麗地誕生了。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口罩從醫院走出來,變成公眾常備用品,是伴隨著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西班牙流感”而來。20世紀初,口罩首次成為大眾生活必備品。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奪走了約5000萬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禦病毒。疫病蔓延期間,人們被強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別是紅十字會和其他機構的醫護人員。此後,人們開始知道口罩的新用途——防病菌。1919年,兩位巴黎的男士手持標語,宣傳使用防流感口罩。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2003年時中國發生了非典型肺炎疾病的傳染,口罩在這時也達到了鼎盛,就連車模也顧不得美了,戴著口罩工作。同時,各種各樣的口罩來到人們的身邊。

口罩的發明—人與病毒的戰鬥史!!!

2013年,霧霾又讓口罩回到我們的視線,執勤都得戴著口罩。pm2.5口罩能深度過濾阻擋霧霾,有效過濾空氣中的隱形殺手——細菌病毒、汽車尾氣、二手菸、甲醛、塵蟎、霧霾、揮發性化學物、空氣汙染毒氣,阻隔飛沫、體液和分泌物使用、由於汽車尾氣所帶來的可吸入顆粒物影響,吸收過濾汙染毒氣等等。

因此,口罩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出門佩戴口罩,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