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人-逆行的抗疫英雄

最可愛的人-逆行的抗疫英雄


最可愛的人-逆行的抗疫英雄


最可愛的人-逆行的抗疫英雄


最可愛的人-逆行的抗疫英雄

今天零時,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持續76天的“封城”宣告結束。在這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我們要格外讚頌“逆行”的抗疫英雄們,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可愛在於他們是真正置生命和愛情不顧,奮不顧身爭取“自由”與“解放”的勇士。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1847年創作了一首短詩,經由左聯作家殷夫的翻譯,魯迅的傳播,被廣大中國讀者熟知。後來一度被引入中學語文教材,成為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外國詩歌之一。這首詩名叫《生命與愛情》,詩中寫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詩人一生的信念與追求,充滿強烈有力的呼聲,因而能給人巨大的感染,在五湖四海傳誦,激勵無數愛國志士為爭取自由和解放而不斷奮鬥!

在4.2萬名援鄂的醫務人員中,有年逾七旬的院士、專家,有20歲上下的年輕人,他們都有父母親人、老小妻兒,都有一個完整的家,特別的是都有“可貴的生命”、“價更高的愛情”,但是面對疫情時,在危險時刻,他們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是爭相向前,自覺自願承擔起重任,聽從召喚,逆行而上,從四面八方,支援湖北支援武漢,來到了抗疫鬥爭的第一線。幾十個日日夜夜,他們戰鬥在重症監護室,戰鬥在重症病房,戰鬥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戰鬥在方艙醫院,戰鬥在與死神賽跑與病魔搏鬥的一切戰場!沒有親眼目睹親身經歷抗疫鬥爭的人,體驗不到抗疫鬥爭的艱難困苦,體會不到醫務人員的辛苦勞累,只有親身經歷者才有深切的感受。在抗疫初期,醫務人員緊缺,毎個人連續十幾個小時都下不了班,勞動強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援鄂醫療隊到來後,一線醫務人員鬆了口氣,可以正常排班,輪流休息,即使如此,依然非常辛苦。曾反覆報道過這樣的細節,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即使一個班6個小時,穿脫隔離服共要一個小時左右。在著裝以後,隔離服即使不是為了節約也不允許隨意脫掉。為此,當班的醫務人員為了確保安全,只能儘量才進食少喝水,避免多次穿脫隔離服。有過穿戴隔離服體驗的人都會有體會,這絕非享受,而可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試想體力消耗大出汗又多而又不能多進食多喝水,飢渴交加是什麼樣的感受?本來就通氣不良,穿戴幾層厚厚的隔離服裝更加憋氣,你會是什麼感受?一般人穿上隔離服啥事不做也難堅持2小時,而醫務人員需要6小時一班的長期奮戰,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進入隔離病房,就喪失了“自由”,必須遵守嚴格的管控制度和措施。但是這種“自由”的喪失是值得的和必須的,這樣的付出才能贏得更大更多人的“自由”和“解放”。是援鄂醫療隊與本地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們打贏了這場抗疫阻擊戰!人們由衷地感謝他們,永遠銘記他們。而最好的銘記就是繼承和發揚他們凝聚的抗疫精神。 什麼是抗疫精神?可能有不同的詮釋,但我認為很重要的是,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迎險而上,置“生命”與“愛情”不顧,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戰鬥精神。我們爭取的是所有人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是個人的“自由”。每個人對“生命”、“愛情”、“自由”會有不同的詮釋和踐行。可能會有人為了個人的所謂“自由”,無視生命,輕視愛情,這種人其實很卑微、低賤,毫無價值。逆行而上的抗疫英雄們是以生命守護生命,是犧牲小我、小家為了大我、大家、整個國家,他們有可能也會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拋棄甜美的愛情,但是為了更多人“自由”、“解放”,他們義不反顧,他們的犧牲、付出的價值重於泰山,他們的表現無比高尚,與日月同輝,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