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10年做了3家上市公司,有2個觀點對我影響非常深!

歷數中國互聯網的傳奇創業者,季琦絕對是其中翹楚。


創業10餘年時,他已是三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攜程、如家、漢庭(現“華住集團”)的締造者。


面對這樣一位成功的創業者,你可能會好奇他眼中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什麼?創業多年,他有什麼值得與年輕創業者分享的觀點?創業帶給他最大的收穫和他的下一個人生目標又是什麼?


季琦:10年做了3家上市公司,有2個觀點對我影響非常深!

文|季琦

來源|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


1.三家公司的五個共通點


從1999年到2010年,差不多十年的時間裡,我創立和參與創立了三家企業(攜程、如家、漢庭),最後這三家企業都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了,市值也都超過了10億美元。


綜合起來看,這三家企業有許多共同點。

第一個特點:實際商業模型和最初融資的不完全一樣。

攜程從網上旅行社到訂房中心,如家從酒店聯盟到經濟型直營,漢庭從中檔有限服務到經濟型酒店。

這過程中關鍵的是創業團隊要有變通的能力,不斷摸索和創新。如果守在當初不現實的理想模型裡,這些初創企業可能都會夭折在搖籃裡。當理想的模型在實踐中經受檢驗的時候,我們要能夠敏銳地找到一條現實可行的道路出來,然後不斷堅持,擴大戰果,才能成就大業。

第二個特點:基本上這三家企業都在三年左右就已經成型了。

攜程1999——2002,如家從2003——2005,漢庭從2007——2010。

就像生長髮育一樣,三年之中,這個企業的商業模型、團隊、框架、性格、特質、文化等基礎都長好了,後面就是進一步的生長。

中國創業企業,三年是一個坎兒,三年內能夠達到一定程度,將來的希望就比較大。這是因為中國的創業企業成長速度比較快,仿效、跟進者眾多,沒有能夠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脫穎而出,就容易混雜在一群同質的企業裡,平庸下去。

第三個特點:都經歷過一次重大的考驗。

攜程經歷過互聯網泡沫,如家經歷過非典時期,漢庭碰上了金融危機,而我也同意危機往往是企業的催化劑:

  • 一是因為碰到危機,內部為了應對危機,企業需要將自己最優秀的部分調動出來,將自己的潛力逼到最大。危機反而成為了我們成長的動力。就像高爾基的《海燕》裡所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 二是危機同時也消滅或削弱了許多同行和競爭者,使得危機過後一些具備優秀基因的企業更加容易生長。危機是對投機與否的檢驗,認真執著的企業才能經歷風雨而更加強大,而不是被泡沫淹沒,或者被暴風雨摧毀。

第四個特點:都是企業家精神和專業管理者的完美結合。攜程由我開局,建章(梁建章)奠定紮實基礎,範敏發揚光大,南鵬(沈南鵬)在融資、法律等方面也是絕對專業和優秀;如家是我奠定基礎,孫堅順利接棒;漢庭也是我開局,張拓、張敏加入和我一起奠定基礎。

光是我這種企業家精神極強的創業者,如果沒有系統的管理經驗和知識,要造就一個大企業很困難,風險也很大。而專業管理者在初創期優勢不強,甚至會礙事。不管是有意無意,但我們這三個企業都將這兩者結合得很好。


在中國,企業家(Entrepreneur)和經理人(Professional)都是寶貴的稀缺資源,應該相互尊重,平等相處不要「有錢人」看不起「讀書人」,也不要「海龜」看不起「土鱉」,其實這兩種人誰也代替不了誰,誰不遵循這個規律,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當前的商業生態環境下,一個理想的企業家應該貫通中西:不僅要熟悉本土的商業邏輯和環境,還要深諳東方歷史文化和傳統;不僅要懂得西方做生意的語言和規則,還要學會運用現代企業的高效管理手段和工具。


第五個特點:都是傳統行業再造。攜程是傳統旅行代理升級為現代旅行服務公司;如家和漢庭都是傳統酒店業升級成現代酒店連鎖。也都是我經常鼓吹的「中國服務」的代表案例。


在借鑑歐美髮達國家商業模式的情況下,結合中國具體情況,進行改造式創新和應用,變得很有成效。因為人類的物質、精神需求和享受,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歐美的服務業已經先於我們發展,已經經過了客戶的需求選擇。


中國的服務業也大體會遵循他們的發展軌跡,因此,在服務行業,繼承歐美的成熟商業模型特別有價值;研究他們成長的軌跡和成敗的原因,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非常有益。


2.團隊管理的三個“shu”


這些年我有一個發現,企業的創始團隊都是人才,一個企業做大了以後,能幹的人都是最早加入公司的人。從我創辦的三個企業都驗證了這一點,我們企業的這些幹部都是最早就跟著一起打拼出來的。


相信有很多創業者,在早期都為組建團隊而發愁過,我過往對此的經驗就可以總結成「三個shu」,怎麼理解呢?


第一個shu:熟人,你一定要找自己身邊的人,熟人、朋友、同學、親戚,我覺得這是一種找人的方法,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個shu:俗人,也就是平常人,但你一定要找有飢餓感的平常人。


第三個shu:淑人,也就是品德好的人。才能不好還可以給他換崗位,但是品德不好替換的成本就很高了。在初始團隊裡面,成員的品德或者人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3.影響最深的兩大創業觀點


在我創業的過程中,有兩個觀點對我影響非常深:

第一個觀點:叢林法則。

很多人以為“叢林法則”僅僅是你死我活,弱肉強食,但他們忽視了叢林法則的另一面——“共生法則”,這指的就是大樹會和苔蘚、小草、灌木叢、鮮花一起生長。沒有這些,大樹的營養就沒法來;這些東西沒有大樹的庇護,也沒法存活。

一顆參天大樹,在成長的過程中,跟同類爭奪陽光、雨露,失敗者只能萎縮、折斷、腐朽。最後,在大樹的周圍形成一個多姿多彩、繁榮和諧的共生世界。一個社會你往廣了看,那就是一個多彩的共生叢林。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就必須會和社會各態共生,自私自利、唯我獨尊是不行的。

怎樣去說服、打動資源主,我覺得就是共生共贏。每一個交往、交易、相處,都是共生原則的試驗場。夫妻、父子、戀人、公司企業之間,都是共生關係。學會共生,這個世界才會和諧。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合作,就會心平氣和許多。

第二個觀點:順水推舟。

創業應該是順水推舟,而所謂的順水推舟,就是順大勢,不要指望一個小公司去掀起波浪,這不太可能。你可以用木頭,順著這個水流、水勢走,這就是最好的創業渠道。

具體到中國,現在中國人創業要把握的五大行業就是五個字:衣、食、住、行、娛。中國的優勢是人多,而且是中產階級最多。同時,中央政府實行重商主義的政策,地方政府在招商上更是不遺餘力,在稅收、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而今中國移動、工商銀行、騰訊、阿里等已經是全球同行內最大規模的企業,這樣的情形將會在許多服務領域出現:電子商務、遊戲、旅行預訂、服裝、餐飲……從基本的吃、住、行出發到進一步的消費升級,如果從這一塊來創業的話,能夠覆蓋最基礎的消費,贏得市場空間。

所以,我建議你在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兩點:

  • 要選貼近民生,衣食住行娛;
  • 要考慮到消費升級。

我覺得現在跟過去五年前、十年前一樣,還有很多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時代你不創業會後悔的,如果要創業,我建議你能做順水推舟的事情,而不要做逆水行舟的事情!


4.最大的收穫:向善、單純和簡單


一般人以為,我創辦了三家十億美金級的上市企業,收穫最多的應該是金錢和名聲。我不會矯情地說:我視金錢和虛名如糞土。金錢確實讓我們實現了財富上的自由,從此不必為了生計而奔波,讓我們可以更加自由地去選擇。


但我又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的不是賺錢,是討論尼采,非常有人文精神、有情懷。那個時候我們缺錢,但心裡不想錢,那時候的書都很便宜,而現在這個時代缺精神、缺人文,所以大家要去賣精神和人文。

但是,真正的精神和情懷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創業者要多看人文的東西,多看哲學、歷史、詩歌、文學等等,把你的人文視野打開,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歸屬,你要思考,要想人類終極的命運,你要理解物理學的定義,你開心的時候可以用詩歌來表達,而不是靠卡拉OK去抒發。

對於我而言,創業帶給我最大的收穫絕不止是財富自由。

做攜程,我實現了原先的財富夢想,沒有了生活的壓力,心態變得從容和淡定。

做如家,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但這些鍛鍊了我,讓我心胸更加開闊,學會了寬容和容忍。

做漢庭,讓我看清了自己這一輩子的使命,知道我這輩子要什麼。但在前面兩個企業沒有這種境界。當時充斥自己內心的是慾望:金錢的慾望,名氣的慾望,個人成就的慾望。所謂“去人慾,存天理”講得很有道理。你內心的慾望平靜下來,能夠更加明瞭和清晰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季琦:10年做了3家上市公司,有2個觀點對我影響非常深!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鏈接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