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鎮:復工復產助脫貧穩就業

“我們鎮疫情防控抓得實,沒有出現疫情,緊接著為企業復工復產做準備,落實消殺測溫等措施,俺村的企業、商戶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4月7日,說起今春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夏邑縣馬頭鎮白廟村村委會主任馬步青信心滿滿。

“俺以前在上海打工,疫情期間聽到村裡‘大喇叭’宣傳鎮裡扶貧車間招工,就立即報了名。幹了一段時間,不僅離家近,而且一個月能拿到3000元工資,俺決定不再到處奔波了,就在這幹了。”已在鎮碩泰食品扶貧車間上崗的貧困人員李秀英高興地說。像李秀英這樣留在家鄉務工的人員,僅碩泰食品扶貧車間就有近60人。

在北劉樓村劉守華的中藥材種植基地,40多位村民正加緊採收何首烏。“我把俺家的2.4畝地租給劉守華,又入了股份,加上俺兩口在車間裡和田地裡打工,年收入不低於1.8萬元,今年脫貧摘帽沒問題。”該村貧困人員劉西賢說。

馬頭鎮每年有近2萬人外出務工,儘快把外出打工的村民送出去,是穩定脫貧的關鍵。鎮黨委、政府組織鎮村黨員幹部,一家一戶走訪瞭解今年村民外出務工的打算,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企業對接,有1萬多名村民順利外出就業。

該鎮開展“暖風助企”專項行動,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鬆勁,一手抓經濟建設不放鬆,“點對點”嚴把復工安全關。對選擇在居住地所在村扶貧車間、種植養殖基地等處務工的人員實行健康碼上崗、進廠測量體溫、消毒等措施,確保防疫不留死角,復工不漏一人;對在鎮區以及縣外務工的人員提供外出就業直通車和本縣輸送員工直通車,保證返崗員工“下車門”就能“進廠門”,使意向務工人員與企業無障礙對接,解決務工人員的心理憂慮和後顧之憂,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雙勝利。

“我們企業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盈血’狀態,員工到崗後全線復產,我們正努力把之前損失的訂單追回來,這一切得益於鎮政府助企幫扶團的鼎力相助,讓我們企業復工復產更有信心。”該鎮食品工業產業園負責人張玉超說。

該鎮對397名從武漢返鄉人員隔離管理到位,沒有一人感染;27個農技服務隊,深入全鎮135個自然村宣傳何首烏、迷迭香等中藥材種植政策和小麥春管技術,開展田間地頭送技術1000多場次。

截至目前,23家龍頭企業及“雙創”示範工程基地,已全部復工復產,復工復產率100%,帶動貧困人口672人,返崗復工直通車累計運送返崗復工人員17260人。

說到防疫和脫貧攻堅的具體措施,鎮黨委書記經文濤如數家珍:“建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形成黨委書記統領、鎮長指揮、班子成員包村、村黨支部書記為主力的責任體系;築牢復工復產防線,嚴格督促預復工企業落實一人一檔、消殺消毒、個人防護、食堂衛生、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準確掌握底數和健康狀況,全面管控疫情風險,經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工生產;做到排查網格管理到位,返鄉人員隔離到位,外創人員服務到位,督促檢查指導到位。今年還有173戶、332人沒脫貧,我們決心抗疫脫貧都要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